“这么微妙的会, 为何赶在过年前开?” 一场“新中间地带”之争正蠢蠢欲动

✪ 康杰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

【导读】2022年1月25日,中国同中亚五国举行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围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展开沟通对话,引发海内外关注。随着全球形势剧变,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如本文所指出的,近年来,美国霸权优势的相对萎缩及其战略重点的向海收缩,在欧亚大陆造就了后霸权的“新中间地带”。

作者分析,部分美国地区盟友的自主性和机会主义显著抬头。以土耳其、波兰为代表的地区中等强国,试图通过制造历史叙事整合区域合作,复兴其历史性势力范围,成为欧亚大陆新一轮地区变局的主要推手。中等强国的复兴野心一方面加剧西方阵营的内部分化,挑战西方政治价值,另一方面也使“新中间地带”的大国竞合博弈更趋复杂微妙。面对中等强国及其开启的地区整合进程,中国的对策原则应当是:一方面尊重中等强国的战略自主,防止与中等强国完全对立,防止地区整合进程走向封闭排外,另一方面增进与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作者还建议,中国要与“新中间地带”的最大守成者俄罗斯保持密切的战略协调,共同探索如何接触和应对以“突厥语国家组织”为代表的新兴地区机制。在杜尚别峰会上启动新一轮扩员的上海合作组织,也许是一个现成的接触平台。现在,已经到了各国开诚布公地探讨两个机制之间的接触、对话与合作,消除误解的时候了。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2年第1期28-37页,原题为《霸权之后的“新中间地带”》,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霸权之后的“新中间地带”

2021年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分化重组的重要节点,以美国“单极时刻”为特征的30年后冷战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从年初公开的《印太战略框架》将美国在第一岛链内军事目标从“压倒性优势”降为“拒止”,到8月“喀布尔时刻”美军仓皇撤出阿富汗,再到9月澳英美三边安全协议出台,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后冷战时代美国全面战略优势、全球干涉政策和“由海到陆”态势的终结。为了维持和强化对华战略竞争和对俄遏制,拜登政府一方面集中资源推行“印太战略”,打造澳英美海权同盟,另一方面显著降低了对欧亚内陆地区的直接战略投入,或是将地区议程下放至盟友,或是放任与搁置。即使在最热点的乌克兰方向,美国和北约也仅保持了极为有限的对乌军事援助和周期性黑海巡航,无意增加部署以扭转对俄常规军力劣势。

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战略调整,是2008年以来美国霸权优势相对下降和自特朗普政府以来战略收缩的缩影。近年来,美国在欧亚大陆腹地的战略收缩,造就了一个广阔的、后霸权秩序的“新中间地带”。海洋霸权退潮后,大大小小的滩涂和湿地显露出来,被霸权长期遮蔽的行为体开始活跃。这一地区的国际秩序正在“回到未来”,呈现出多强竞合博弈的传统多极体系特征。正如俄罗斯学者发现的,今天俄罗斯周边的国际政治,似乎“回到了17和18世纪的地缘政治现实”。积极干涉俄罗斯周边事务的对手,都不再是一流的世界大国,而是二流的、在综合国力上远逊于俄罗斯的波兰和土耳其。

500

什么是“新中间地带”

长期以来,“中间地带”及类似概念存在于一系列对外政策构想和地缘政治理论之中。在“中间地带”的内涵上,它或是指超级大国、大国、大国集团之间的地域,侧重于权力竞争与实力对比的维度;或是指文明中心或海陆权力中心之间的断层线和交界线,侧重于特殊的文明或发展模式特征。其具体地理范围,也因内涵重点的区别而变化。在“中间地带”的政策含义上,论者或是强调其作为大国潜在统战对象或结盟伙伴的意义,或是突出其相对摇摆和“左右逢源”的特征,即不愿在大国竞争中站队;或是强调它作为地缘政治竞争前沿甚至火线的“脆弱性”。

在美国霸权退潮的背景下,当前欧亚大陆的“新中间地带”主要指中国、俄罗斯和欧盟这三个力量中心之间的广大地区。它西起波罗的海沿岸,横穿白俄罗斯、乌克兰,越过黑海,翻过南高加索和里海,到达中亚内陆。

“新中间地带”的核心特征,一是多极性,其中的主要行为体既包括中、俄、欧三个欧亚力量中心和收缩但未退场的美国,也包括地区内外的多个中等强国,如土耳其、波兰、伊朗等。在主要行为体矛盾缓和时,多数地区中小国家选择多方求利、多头平衡;当主要行为体矛盾激化时,追随强国(Bandwagoning)便成为中小国家的主导策略。这一地区原本是美俄欧中博弈的前沿,但随着美国霸权的退潮,中等强国开始积极填补“生态位”和“权力真空”,在地区博弈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使多极性特征更趋强化、更具不确定性。二是多元性,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见证了多个帝国、多样文明、多种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多种发展模式之间的较量、共存与融合。它涵盖了俄罗斯以外的“后苏联空间”,是过去30年间美国和欧洲“由海到陆”推行同盟体系扩张及民主与市场“转型”的走廊。三是复杂性,该区域多数国家独立后,发展道路与方向不断摇摆,政治力量与社会身份认同持续撕裂,内部困境与外部矛盾交织叠加,兼具脆弱性与复杂性。

“新中间地带”的多极、多元特性,为综合实力并不占优却对这一地区有地缘优势、历史羁绊和战略野心的中等强国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土耳其、波兰这两个美国同盟体系内部的中等强国,借助特定的历史叙事和地理禀赋,积极推动地区整合进程,成为“新中间地带”最活跃的行为体。要把握“新中间地带”的变化方向,必须认真分析土耳其、波兰这两大中等强国的政策实践和动因。

中等强国的兴起:战略自主与机会主义

作为抢占新滩涂生态位的两条“鲶鱼”,土耳其和波兰有一系列共性。

第一,两国都是美国和西方同盟体系的重要成员,都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都是北约对俄遏制的前沿。另一方面,两国也都是美欧阵营中的“刺头”,都拥有强烈的自主性诉求。2016年未遂政变后,土耳其与美欧关系持续恶化。土耳其执意购买和装备俄制防空导弹,美国禁止向土交付F-35战斗机,并将驻土空军向罗马尼亚转移。土耳其与欧盟之间也在东地中海争端、难民潮等问题上矛盾重重。美欧攻击埃尔多安政权“民主倒退”,土耳其则谴责美国庇护居伦主义者(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变的发起者)。波兰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则因波兰执政党干预国内司法独立、欧盟推迟批准波兰疫后复苏基金、欧盟法律与波兰宪法地位之争等事件而陷入危机,其中宪法地位之争实际上已触及欧盟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甚至一度引发了“波兰脱欧”(Polexit)论。美国媒体最近甚至把土耳其、波兰两国归入“流氓国家”之列。

500

第二,两国近年来都希望复兴历史性大国地位,整合历史上的旧疆界和想象的共同体,争取地区领导权。土耳其自“阿拉伯之春”以来向西、向南积极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在叙利亚、东地中海和北非等奥斯曼帝国故土扩展影响力。2018年以来,土耳其又向东加速突厥语国家合作,推进所谓“突厥世界”的一体化。波兰对外政策也逐步转入“雅盖隆政策”(Jagiellonian policy)。14~16世纪,雅盖隆王朝治下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是欧洲人口最多、疆域最大的国家,统治着波罗的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广大领土,版图囊括今天的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与莫斯科公国、奥斯曼帝国、瑞典帝国竞逐东欧霸权。2016年后,波兰积极致力于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故土扩展影响力。2021年以来,两国在“新中间地带”的机会主义政策更趋明显。

第三,两国都把基于历史符号的身份认同和基于区域连通的务实合作作为推动“新中间地带”地区整合的抓手。土耳其和波兰在综合实力上充其量只算中等强国,无法与美欧俄比肩,但两国都致力于输出特定的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以建构“共同身份”推动地区整合;并利用相对优越的地缘禀赋推广能源和交通倡议,吸引“新中间地带”的内陆国家。

第四,两国的对外战略都长期存在西向与东向的争论,但近年来都经历了从“西方优先”到“东方优先”的重要转向。这种争论和转向,与两国国内政治的保守化转向有关,也受到美国和西方霸权收缩的影响。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AKP)在其建立初期和执政前10年,是以坚定的亲欧盟政策著称的。但在今天的土耳其对外政策中,西方已从融入的目标,转变为怀疑和批判的“他者”。波兰对外政策史上,也长期存在着拥抱大西洋文明的“皮阿斯特政策”(Piast Policy)和经略东欧的“雅盖隆政策”两大传统之间的争论。1989年后,波兰全心西向,全力加入北约和欧盟,融入跨大西洋文明,对扩展在东欧的影响力缺乏兴趣。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以提出“三海倡议”(3 Seas Initiative)为标志,波兰开始积极寻求在东欧建立能源、政治和安全影响力。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1
最热 最早 最新

  • 地缘政治犹如地壳板块挤压运动。
    欧亚大陆。很显然,几百年来直至可见的将来,英国、北欧、俄罗斯都处于挤压外缘,除非俄罗斯分裂,否则拿它没办法。东欧、中欧、南欧依然是挤压激烈的地区。西欧一直受到英国现在加上美国的挤压,处境也不佳。土耳其也在欧洲板块边沿,主要是受到俄罗斯的压力。未来可能:俄罗斯分裂;欧洲再次重组。
    东亚。日本目前无力施压反而被中俄美挤压,朝鲜半岛是被挤压的中心,东南亚是被挤压的次中心,美国板块虽然强大,但是过于遥远(虽然触角达到日韩等地)它能挤压上述国家,却无法从根本上撼动中俄。中国虽然处于美印日澳的挤压中心,都因为挤压板块过小过弱过远而无近忧,反而是中国板块非常强大,形成强大的外挤压力,足以长期震慑周边,甚至挤掉某个外沿板块。未来可能:中国力量外挤压,与美国板块形成拉锯;中国能挤掉某些板块,美国基本无法扳回。美国如果全力挤压中国,结果最可能的结果是美国被迫退出周边。
  • 文斯莫克真香吉士 我香吉士打死也不会用杰尔马的战斗服 真香
    全部楼层
    红霞映雪
    士兵是可以训练的,装备是可以生产的。你说的这些算得了什么呀!
    昔日元首在凡尔赛和约限制下不也是最初很老实吗?只不过现在比那时更严格,因为美国人的驻军蹲在德国本土看着呢。如果美国人撤走你再看,现在都是假的。
    这套论调我听过很多年了,可他从未实行过🙄
  • 红霞映雪 无条件拥护政府!!!
    全部楼层
    酒精中毒
    那是一战没有打到德国,德国生产力还在,就是缺钱,后面各种援助计划解决了。至于士兵的问题,当时德国可是精锐的军官阶层都得以保存,现在不一样了整个欧洲没一个拿的出手的。
    你看看现在德法是不是有主导欧洲大陆的趋势?就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只不过美国不肯放手,只要时间允许,德法都会活起来。
    一个是诞生了太阳王和拿破仑的国家,另一个是有腓特烈大帝和卑斯麦的国家,就这,要说甘心做小弟,鬼都不信。
  • Jeff杰夫 做一个理性的爱国者
    很深刻的文章
  • 全部楼层
    红霞映雪
    士兵是可以训练的,装备是可以生产的。你说的这些算得了什么呀!
    昔日元首在凡尔赛和约限制下不也是最初很老实吗?只不过现在比那时更严格,因为美国人的驻军蹲在德国本土看着呢。如果美国人撤走你再看,现在都是假的。
    那是一战没有打到德国,德国生产力还在,就是缺钱,后面各种援助计划解决了。至于士兵的问题,当时德国可是精锐的军官阶层都得以保存,现在不一样了整个欧洲没一个拿的出手的。
  • 红霞映雪 无条件拥护政府!!!
    全部楼层
    文斯莫克真香吉士
    凭什么?就凭28℃徒步3公里的肥宅兵?还是妥善率不到3成的300来架3代机?还是只会浪费吨位的德国通海阀?
    士兵是可以训练的,装备是可以生产的。你说的这些算得了什么呀!
    昔日元首在凡尔赛和约限制下不也是最初很老实吗?只不过现在比那时更严格,因为美国人的驻军蹲在德国本土看着呢。如果美国人撤走你再看,现在都是假的。
  • 文斯莫克真香吉士 我香吉士打死也不会用杰尔马的战斗服 真香
    全部楼层
    红霞映雪
    你这么容易被骗吗?
    你想想:
    1、德国到现在为止洗刷了二战的问题吗?
    2、迄今为止,美军在德国的驻扎撤走了吗?
    3、德国现在恢复了多少常备军呢?
    所有这些你还看不出来,德国在蜷缩着吗?你以为诞生过菲特烈大帝和卑斯卖的民族会那么没有脾气吗?你压根就想错了。
    反倒是,波兰这个国家不断被别国瓜分,自己基因里就已经烙印下不安和恐惧的种子了,所以他才上串下跳,其实它那点地方毫无地缘回旋空间。
    凭什么?就凭28℃徒步3公里的肥宅兵?还是妥善率不到3成的300来架3代机?还是只会浪费吨位的德国通海阀?
  • 擒贼先擒王啥意思
    作为中等强国,波兰想统一东欧,土耳其想统一西亚北非和中亚,巴西想统一拉美,南非想统一黑非洲,印度想统一南亚。
    除了印度,其他中等强国其实主要是侵犯美俄的利益,与我们关系不大,美俄肯定会出手阻止。
    英法德会看着眼前两个怪兽疯狂生长吗?
  • 如海苍山2
    上合和突厥语联盟之间的问题是误解吗?恐怕是历史旧账的翻新成分更多吧。三千年的北方边患一直是中原文化的噩梦,历史不会重演吗?

    这些年,我们看见原以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类基本问题重新翻上台面。随着国际共运的退潮,跨越地域、种族、文化,能团结全世界底层民众的政治信仰崩溃,资本战胜了劳动,本已步入现代的人类重新回到元初,饥饿、贫困、种族、文化冲突又成了国际社会的主调,只不过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遮人耳目罢了。

    此时此刻,中国最要紧的是不要被良善的政治幻想蒙蔽,一心想和谐天下不准备好残酷的文明竞争。“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算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境界,因为太过美好而远水难救近火。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一带一路”这个本为人类走向共同进步而设计的伟大计划会不会为野心国家所利用,反而成为敌对势力的帮手?具体的,我们为中亚国家搞得基础设施建设会不会成为土耳其领军的突厥国家东扩的大通道?不得不防啊。

    历史剧情的主线永远是利益而非美好愿望。儒家文化的愿望太美好让我们常常忘了其他文化的差异。突厥是游牧文化的基因,冷血残暴是常态,血腥的纪录史不绝书。只是在苏联时期被共产主义信仰抑制和改造,文明多了,一旦回归种族部落,难保不旧病复发。在欧亚大陆东部诸文明中,只有三个是重人性的—— 中国、俄罗斯和波斯。遏制野蛮的游牧文化复兴是三大文明的历史责任也是生存必须。哈萨克是俄国的软下腹也是中国西北疆的屏障,必须保护它不因生存危机投靠突厥。塔吉克属波斯文化圈比较安全,剩下一个小小的吉尔吉斯掀不起大浪。一个意外是匈牙利,它为什么会对突厥国家联盟有兴趣?是对匈奴的恋情吗?

    站在现在的世界展望前景,真怀念那个“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时代,那至少没有后来的血腥种族屠杀吧。
    分析的很有道理。一方面以诚相待,一方面防人之心不可无,强大自身才是硬道理。不论世道如何发展,永远是拳头硬的天下。
  • 不能允许土耳其把手伸进中亚,中国应该出动出击,完成对于中亚的经济整合,带动中亚的经济复苏。与俄罗斯合作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完成中亚的安全整合,打破过去对于使用军事力量在周边维和的自我束缚,建立一体化安全机制。
  • 擒贼先擒王啥意思
    作为中等强国,波兰想统一东欧,土耳其想统一西亚北非和中亚,巴西想统一拉美,南非想统一黑非洲,印度想统一南亚。
    除了印度,其他中等强国其实主要是侵犯美俄的利益,与我们关系不大,美俄肯定会出手阻止。
    能动手就别叭叭!面对大国博弈,中等国家的应对无非上中下三策,下策:伺机而动,倾巢出击,挑战所有,土鸡当如是也。中策:紧跟一方,留有底线,因势利导,本本感触最深。上策: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人类命运共同体!巴铁兄弟真心体验!
  • 上合和突厥语联盟之间的问题是误解吗?恐怕是历史旧账的翻新成分更多吧。三千年的北方边患一直是中原文化的噩梦,历史不会重演吗?

    这些年,我们看见原以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类基本问题重新翻上台面。随着国际共运的退潮,跨越地域、种族、文化,能团结全世界底层民众的政治信仰崩溃,资本战胜了劳动,本已步入现代的人类重新回到元初,饥饿、贫困、种族、文化冲突又成了国际社会的主调,只不过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遮人耳目罢了。

    此时此刻,中国最要紧的是不要被良善的政治幻想蒙蔽,一心想和谐天下不准备好残酷的文明竞争。“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算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境界,因为太过美好而远水难救近火。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一带一路”这个本为人类走向共同进步而设计的伟大计划会不会为野心国家所利用,反而成为敌对势力的帮手?具体的,我们为中亚国家搞得基础设施建设会不会成为土耳其领军的突厥国家东扩的大通道?不得不防啊。

    历史剧情的主线永远是利益而非美好愿望。儒家文化的愿望太美好让我们常常忘了其他文化的差异。突厥是游牧文化的基因,冷血残暴是常态,血腥的纪录史不绝书。只是在苏联时期被共产主义信仰抑制和改造,文明多了,一旦回归种族部落,难保不旧病复发。在欧亚大陆东部诸文明中,只有三个是重人性的—— 中国、俄罗斯和波斯。遏制野蛮的游牧文化复兴是三大文明的历史责任也是生存必须。哈萨克是俄国的软下腹也是中国西北疆的屏障,必须保护它不因生存危机投靠突厥。塔吉克属波斯文化圈比较安全,剩下一个小小的吉尔吉斯掀不起大浪。一个意外是匈牙利,它为什么会对突厥国家联盟有兴趣?是对匈奴的恋情吗?

    站在现在的世界展望前景,真怀念那个“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时代,那至少没有后来的血腥种族屠杀吧。
  • 作为中等强国,波兰想统一东欧,土耳其想统一西亚北非和中亚,巴西想统一拉美,南非想统一黑非洲,印度想统一南亚。
    除了印度,其他中等强国其实主要是侵犯美俄的利益,与我们关系不大,美俄肯定会出手阻止。
  • 红霞映雪 无条件拥护政府!!!
    全部楼层
    文斯莫克真香吉士
    想屁吃,德国肥宅兵保佑不被波兰入侵已经谢天谢地了
    你这么容易被骗吗?
    你想想:
    1、德国到现在为止洗刷了二战的问题吗?
    2、迄今为止,美军在德国的驻扎撤走了吗?
    3、德国现在恢复了多少常备军呢?
    所有这些你还看不出来,德国在蜷缩着吗?你以为诞生过菲特烈大帝和卑斯卖的民族会那么没有脾气吗?你压根就想错了。
    反倒是,波兰这个国家不断被别国瓜分,自己基因里就已经烙印下不安和恐惧的种子了,所以他才上串下跳,其实它那点地方毫无地缘回旋空间。
  • 文斯莫克真香吉士 我香吉士打死也不会用杰尔马的战斗服 真香
    红霞映雪
    1、可以这么说,波兰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很大概率会被德国灭了。当前的波兰因为历史领土问题,毫无疑问占据了原德国的很多土地,就这一点来说波德之间其实是不可调和的零和博弈,只不过现在德国并没走出历史阴影。未来德国一旦驱逐了驻扎的美军实现完全满血复活后,倒霉的第一个就是波兰。
    2、关于土耳其这位,未来如何完全取决于它的站队。他想实现旧日土耳其帝国的往事不可能,因为几个大国不会允许。就他目前来说能站对了一边,实现地区枢纽,有区域话语权已经是最高可达了。如果不知足把几个老大都得罪了,那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它没啥好结果。
    想屁吃,德国肥宅兵保佑不被波兰入侵已经谢天谢地了
  • 红霞映雪
    1、可以这么说,波兰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很大概率会被德国灭了。当前的波兰因为历史领土问题,毫无疑问占据了原德国的很多土地,就这一点来说波德之间其实是不可调和的零和博弈,只不过现在德国并没走出历史阴影。未来德国一旦驱逐了驻扎的美军实现完全满血复活后,倒霉的第一个就是波兰。
    2、关于土耳其这位,未来如何完全取决于它的站队。他想实现旧日土耳其帝国的往事不可能,因为几个大国不会允许。就他目前来说能站对了一边,实现地区枢纽,有区域话语权已经是最高可达了。如果不知足把几个老大都得罪了,那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它没啥好结果。
    毫无波兰
  • 红霞映雪 无条件拥护政府!!!
    1、可以这么说,波兰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很大概率会被德国灭了。当前的波兰因为历史领土问题,毫无疑问占据了原德国的很多土地,就这一点来说波德之间其实是不可调和的零和博弈,只不过现在德国并没走出历史阴影。未来德国一旦驱逐了驻扎的美军实现完全满血复活后,倒霉的第一个就是波兰。
    2、关于土耳其这位,未来如何完全取决于它的站队。他想实现旧日土耳其帝国的往事不可能,因为几个大国不会允许。就他目前来说能站对了一边,实现地区枢纽,有区域话语权已经是最高可达了。如果不知足把几个老大都得罪了,那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它没啥好结果。
  • 清风 奋六翮而籍东风,飘摇乎高翔
           聪明的生物,会选择“大树底下好乘凉”;
           在大树下,除了“细草微风岸”的诗意外,什么都不存在。
           就看你怎么选择。换句话说:“新中间地带”仅仅存在于专家提出的概念之中。但是要变成一股制约力量,太难太难。
  • 星垂平野阔 幸亏我及时的护住了脸……
    没看到所谓中等强国的兴起,只看到了回光返照般的作死,大国之间的对抗,可以给中小国家一点左右腾挪的空间,但不会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挑战自己的核心利益。
  • 逍遥叹 寇可评,我复亦评。
    过去美国一超多强,那么次强国家,也就是中等强国们,能站出来维护一点地区自主性,是我们乐见的多极化趋势,说白了就是别被轻易颜色,必要的来两句中肯话。而现在美国战略收缩,这些个中等强国跳出来,搅动浑水,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纯碎是地区野心如土耳其,未来与守成崛起大国都会冲突,有的是为抵美生存如伊朗,经济利益为先 政治未必多可靠,有的是盲动投机如波兰,希望摆脱不利地缘处境,有的是替美国临时守摊如澳韩,一心做个绊脚石,剩下巴西阿根廷就不谈了。过去西方民主国家治理的再烂,也不担心被颜色,只要立场“坚定”,现在也有变化,有被颜色后进一步炮灰化 的价值。所以纷纷自建各种组织,占山为王,毕竟解放以后还要清匪。要辩证的看待利弊,从难点入手,不能一味支持 所谓多极化,因为时过境迁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