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B站用户为何想做她的狗?
字节跳动和乐华的合作
如果要问字节跳动旗下的游戏官网是谁,很多人大概会一脸茫然:
“啥?字节跳动也做游戏?”
这就是字节跳动的游戏官网朝夕光年的尴尬之处,没有做出过国民性特别强的游戏,也就显得并不知名。
但朝夕光年并非没有知名作品,其目前为止最知名的作品是A-SOUL。
A-SOUL是朝夕光年和乐华合作的女团。
说起女团,国内能够大火的只有选秀限定团,而爱奇艺的THE9已经解散,腾讯的硬糖少女303也会在今年解散,今后选秀节目也会叫停,未来不会有靠选秀走红的女团了。
而乐华自己的女团,新出的“NAME”暂时还是靠成员自己的热度维持,未来怎么样并不好说;everglow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韩国火,“限韩令”下在国内也火不起来,也就王怡人不给韩国人下跪能上热搜了。
这么一看,A-SOUL已经算乐华旗下发展较好的女团了。
只不过A-SOUL有些特殊,它是个虚拟女团。
这就涉及到“虚拟偶像”的定义了。
“虚拟偶像”顾名思义,不是生活在三次元的真人,而是依托现代影像技术和手段创造出来的二次元偶像。
“虚拟偶像”也并不算很新的概念了,十多年前初音未来就靠一首魔性的“甩葱歌”不仅火遍日本,也在中国十分知名。
国内也有对标初音未来的虚拟偶像,知名的有洛天依,去年还上了春晚,着实破圈了一次。
随着直播的兴起,CG和动作捕捉等技术的进步,“虚拟偶像”有了新的发展。
有日本公司推出了虚拟主播,通过对真人的动作捕捉,创造动画形象进行直播。这种新模式在Youtube上大获成功,也一度在B站培养了基数相当大的虚拟主播爱好者。
然而日本虚拟主播本来就和中国受众有着语言文化上的隔阂,后来因政治敏感事件基本退出了B站。
这就给很多国内虚拟主播创造了机会。
2020年11月,朝夕光年和乐华合作的虚拟女团A-SOUL出道了。
朝夕光年提供了后期处理、动作捕捉、CG等技术,乐华则提供了五名练习生作为A-SOUL的“中之人”(即为虚拟形象提供捕捉动作和声音的真人)以及娱乐圈相关资源。
A-SOUL的出道,按理说是恰逢其时。当时日本虚拟主播政治敏感事件余波未散,在B站走向全面衰退。国内虚拟主播趁机要抓住机会,但此时入局的A-SOUL在动作捕捉、虚拟形象展现、策划运营乃至练习生水平上,对绝大多数国内虚拟主播都是降维打击。
朝夕光年的技术水平,显然不是一般的小公司能比的。乐华练习生水平高,本来可能就有女团出道的潜力。乐华本身还有完善的培训体系,能够对“中之人”进行音乐、舞蹈、直播培训,后续还会发布新歌,直播也有策划,这些又和真正的女团类似。
A-SOUL前期还准备了特定的人设,运营上可以说是有备而来,碾压其他虚拟主播似乎不成问题。
口碑逆转的偶像
然而A-SOUL刚出道时恶评如潮。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以B站的风气,资本就是原罪,A-SOUL被字节跳动和乐华两大资本伺候着,这骂声能少得了吗?
一时间,A-SOUL成员评论区往往充斥着阴阳怪气的小作文。
这个开局显然是噩梦般的,毕竟A-SOUL这一类虚拟偶像是有“中之人”的,在恶评如潮下虚拟偶像不会有心理问题,可是“中之人”会,如果承受不了可能会提前毕业。
当然,一个字节跳动和乐华合作的娱乐产品主阵地却在B站,也挺神奇的,毕竟平台之间的文化氛围是完全不同的。一开始不适应B站文化,以为套个二次元皮就能融入,是很多产品在B站折戟沉沙的原因。
但A-SOUL很快就调整了运营策略,加深了和粉丝的互动。
在互动中,A-SOUL原有的“人设”也在变化,这是一个艰难的和粉丝再创作过程,这一过程中还是发生了奇迹。
在2020年底的一次直播中,A-SOUL的嘉然阅读了一篇来自粉丝的小作文,文中这位粉丝描述自己每天早起晚睡,在工厂干活加班,忍受无聊却压力大的工作环境,回到出租屋只能很晚的时间凑合着吃饭,当嘉然要读到“家里的老人手机坏了”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背过身啜泣。
当然,嘉然在转过身的时候,还是面带笑容的,因为A-SOUL表情设定里没有哭泣。
这种真正和粉丝的情感互动,里面的真情是虚拟形象挡不住的。
B站用户能够感知到这种情感共鸣,愿意放下对A-SOUL的成见。
而且,假如真的放下A-SOUL的成见,很快就能“真香”。
毕竟A-SOUL的形象、练习生水平和运营能力都在那里摆着。
A-SOUL的运营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粉丝的互动更加熟练,也越来越能造梗、抛梗、和粉丝一起玩梗,这对融入B站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虚拟主播和真人主播在有一点上是相似的,那就是催促粉丝打钱,也因此在直播过程中会偏爱打钱的粉丝。
然而背靠乐华的A-SOUL,其“中之人”生计是有保障的,乐华也并不指望靠粉丝的打赏来取得收益,这一点A-SOUL的直播倒是有些类似于真实女团的直播:就是为了扩大热度,稳固并增长粉丝群体,赚钱靠的还是商业合作,所以并不催促粉丝打钱。
所以A-SOUL在直播时,有底气对所有粉丝,不管打钱的还是没打钱的,都一视同仁。
这反倒更显得A-SOUL“单纯不做作”了。
但不引导打钱不代表粉丝就不打钱了,在这种情况下粉丝打钱反倒更活跃了。
比如去年7月16日,A-SOUL的贝拉在B站举办了她的生日会直播。到生日会结束时,她7月的舰长数目已达11395人,成为了B 站虚拟偶像的第一个万舰。
“舰长”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包月的打赏,一次管用一个月,哪怕优惠之后都要花费138元/月。
可依据此大致估算,这几十万粉丝的活跃程度和掏钱意愿都是相当高的。
即便是现在,A-SOUL粉丝打钱的疯狂程度还是很惊人。截至今年1月21日的B站舰船名人榜上,A-SOUL五个成员里有四个进了前九名,向晚、嘉然和乃琳甚至包揽前三。团内第四名贝拉也能在榜单上排到第七名,甚至把曾经被热议过的LexBurner和冯提莫都远远甩在了身后。
完全不同的粉丝圈子
A-SOUL的粉丝很活跃,消费意愿也高,但其模式很难复制。
从时机上看,A-SOUL抓住了日本虚拟主播退出B站的时间空档,靠硬实力和运营完胜大多数国内虚拟主播,从而占据了原本由日本虚拟主播培养出来的虚拟主播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那从实力的角度,采取类似的办法,比如用运营女团的方法切入虚拟主播赛道,是可以和A-SOUL竞争的吗?
恐怕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
除了48系出身的女团之外,女团的受众群体,目前其实主要是女性了,其生态系统也逐渐成熟,粉丝多数局限在女性主导的粉圈内,主阵地是微博。
从某种意义上,男性粉丝在粉圈的话语权不大。
上一个非48系出身、男性粉丝占大多数的女性偶像,印象中还是杨超越。她的男性粉丝也很狂热,主阵地也不限于微博,因此也有了很多迥异于传统粉圈的玩法,比如有人在贴吧开办杨超越杯编程大赛,还有人在雪球搞以杨超越命名的投资组合。
但杨超越显然很难复制。
目前A-SOUL并未像杨超越那么火,但其主阵地在B站(虚拟形象肯定在二次元大本营更好),粉丝群体以B站年轻男性为主,这是其和传统女团粉丝构成的不同之处。
而另一方面,A-SOUL又和B站其他大部分主播不同,并不催促打钱,还有稳定的女团培养体系,会发新歌练新舞,这是和其他主播的不同之处。
当然,A-SOUL的粉丝群体“一个魂”尽管和传统粉圈不同,但也有很魔怔的表现,毕竟迷上某个偶像就是一个逐渐疯魔的过程。
只不过这种表现也和传统粉圈不大一样,一个魂会去各种游戏中宣传A-SOUL,这种做法显然不是微博主阵地的粉丝群体能大范围做到的。毕竟游戏领域很二次元,目前也还是男性主导。
当然,一个魂也会渗透到传统粉圈的领域,去年“7.17 乐华家族演唱会”之前,他们也会上微博找孟美岐、王一博等人的粉丝,请求他们为A-SOUL应援,态度很是谦卑。
然而他们的恳求没有收到回报,A-SOUL 作为全场唯一虚拟偶像表演时,被台下观众喝起了倒彩:
“别唱了!下去!”
一个魂和传统粉圈是迥然不同的,也会引起冲突。
说句题外话,乐华旗下其他艺人可能也就everglow的粉丝和一个魂群体的互动相对好一些了,毕竟everglow不够火,其粉丝群体能够感激这种谦卑。
在传统粉圈,红人粉丝趾高气昂,狐假虎威,已经是常态了。
说到一个魂和传统粉圈的不同,就不得不提,其实哪怕是男性粉丝之间差异也很大,把他们视为同一个整体也是有问题的。
一个魂有的来自贴吧,甚至是来自那些被称为“互联网下水道”的贴吧;有的是B站原本的用户,甚至有可能是日本虚拟主播培养出的市场群体,尽管对日本虚拟主播的文化隔阂也有所不满;有的则来自游戏玩家;还有的,现实生活挺充实的。
他们大多数是年轻男性,刚入职场没啥钱,很多像上面小作文的男主一样背井离乡拿着低工资承受高压力打工,或是压根没毕业没收入;但也有“后浪”,那么多“舰长”就是证明,有采访还提到有人入坑A-SOUL四个月已经花掉了四五万块。
这些群体平时之间的矛盾可一点都不小,能够作为一个魂共存,简直是奇迹。
奇迹的复制难度很大。
虚拟偶像赛道该怎么跑?
A-SOUL 又是怎么抓住一个魂的心的呢?
曾经有一位著名演员说过:
“网络的东西都是虚拟的。”
然而几个月之后他就转身直播卖酒,让人一时分不清是虚拟还是现实了。
在娱乐圈,虚拟和现实的区分很大吗?
你们看到的三次元偶像们,也都是包装的产物,凹着本不属于他们的人设,本质也不过是娱乐流水线下的精致商品罢了,还是要迎合市场的需求。
像本是男团出道的王一博和肖战,原本的男团都不火了,还是演了耽美剧才火的。这确实迎合了女性粉丝的喜好,但我觉得说他们“媚女”也过于严重,毕竟谁都想火,市场要什么自己做什么也很正常。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实力的人可未必能选上。还是我们都熟悉的老朋友Dante,本身是有实力的,但参加某节目时被要求交一笔大钱,没钱的他只能作罢,所以至今查无此人。他的音乐还是值得一听的,在网易云音乐就能听到。
反面就是,大资本想捧谁,设定人设抓住市场就能火,所以会让人有想捧谁就捧谁,还能捧火的感觉。
但另一方面,粉丝对偶像“塌房”容忍度变得低下了,甚至背弃原有的人设都能算作“塌房”。有些人会因此指责粉圈过于极端,但我认为换个角度也能部分理解:这种偶像是迎合市场需要存在的,在塑造过程中要粉丝付出很多的劳动,可以说这个形象本身就是粉丝和艺人共同建立的。“塌房”塌的是这个形象,粉丝自然会为自己白白付出的劳动感到不值,反应激烈也就可以理解了。
B站主体是看不惯这样打造的流量明星和主流粉圈的,几年前和蔡徐坤粉丝的冲突即是一例。因此他们对大资本包装的明星很是反感,A-SOUL一开始就因此遭到了抵制。
A-SOUL能翻身,靠的还是刚才提到的嘉然直播的啜泣。
这一哭,让很多B站用户意识到了,虚拟形象下面的五个女孩,是真实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维持人设的流量明星。A-SOUL和他们能共鸣,是“自己人”,哭泣按理说是虚拟偶像的“塌房”,然而这一反人设举动反倒彻底打破了隔阂。
从那以后,各种小作文成了A-SOUL评论区,尤其是嘉然评论区的独特文化。
比如这种
还有这篇著名的“我好想做嘉然小姐的狗啊”
这是一种极其卑微的情感,和很多人对男性“普通而自信”的印象不同。
小作文已经成为嘉然评论区的一景,嘉然也会玩这方面的梗,这种交流气氛是宽松的。
某种程度上,A-SOUL的评论区已经是现实中不如意的年轻男性,能找到的最和谐的网络空间了。
A-SOUL的人设也在因此调整,原本“中性”成员的人设也被打破,这放在微博上可能就被打上“媚男”的标签,但其实也无可厚非,偶像就是要宠粉的。
而从A-SOUL目前的商业价值看,往往被忽视的男性市场其实是有很大潜力的。
资本涌入元宇宙概念,不代表这一概念就能很快成功,目前虚拟主播已经是这一概念里发展势头很好的部分了,但A-SOUL还是难以复制。
毕竟年轻男性群体被忽略太久了,和他们的情感交流,大资本打造的形象很难做到自然。
但这会是未来的一条路。
这话也不能说太绝,毕竟前段时间《虚拟偶像行业舆情风险管理前瞻研究报告》发布了,说“虚拟人近乎甚至超越真人的体验,会让用户情感得到极致的满足” 。
哎,看来年轻男性情感满足还阻碍生孩子了。
在新的一年里,他们还能继续做嘉然小姐的狗吗?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王泽霖.永远年轻、永不“塌房”,品牌的未来是虚拟偶像?[J].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1(09):60-62.
叶大扬.虚拟偶像:超真实、符号化与审美的幻象[J].中国文艺评论,2021(10):79-85.
虚拟偶像不是换皮生意 | 深氪lite-36氪 https://www.36kr.com/p/1436321818377857
营收增长亏损扩大、选秀综艺叫停,爱奇艺下一步怎么走? https://www.yicai.com/news/101232750.html
“洛天依”上春晚 小众文化的“破圈”出击_微言大义_新苏时评_苏州新闻网 http://www.subaonet.com/2021/xssp/xssp_wydy/0224/180698.shtml
杨超越杯编程大赛?可内推BAT,程序员追星如此硬核-虎嗅网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88152.html
潘长江败走直播间:从受人敬仰的老艺术家到全网群嘲的潘子|潘长江|直播间|带货_新浪科技_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29/doc-ikmxzfmk9585213.shtml
虚拟偶像行业舆情风险管理前瞻研究报告丨重磅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42815079&ver=3573&signature=J4vN5*2PtOKdJ1q4hBiXfgZC7SQghLctAyrc1WIhLASCn2cTCIA*huZqlEMfQS7t6QP0BSwrhhyIA6X4jxQRadj1SMOnC-*kFI*757T-PQaD1Avu0RcNGPuJ44B8p9PQ&new=1
文章用图:B站,A-SOUL直播,表情包
本回完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