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工作了15年,视野最狭小就是美国人,他们最擅长的职业就是能说爱吹的
【本文来自《中国迎头赶上,美国有点慌:要广纳全球理科英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老马识途
闺女数研在读(计算图形学及算法应用,属应用数学与CS的交叉),没有在国内上过大学,从她接触的国内留学生,就数学及CS这个专业本身而言,讲真,美国的水平还真不差。国内985学校出来读研的人(比如北航一类我本科时的学校)强在理论基础,但美本的学生视野更开阔一些,举一反三的能力更强一些。闺女与其互助模式为:国内的学友帮助她做证明题,她帮助对方建模写码。
三大受虐人种(除美国人外):华人,韩国人,印度人。我问她有没有黑人。她说在这个专业从来没见过。
不要拿在校学生的采样和评判比对来说事,我在美国高科技工业界工作了15年,从500强名企到50,60来号人的小公司工作了5,6家,招聘共事过的各路豪杰多得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论学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只有两所~清华和IIT,毕业生中没一个掉链子的。
美国名校的,本科读上来的碰到有伯克利,斯坦福,UIUC,康奈尔,与我前面提到的两所学校毕业生对比,不是很出彩。这两所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挑选出来的尖子。这就是一个生物学规律了,其实跟什么制度,环境都没啥关系了。
我工作过的半导体企业,一进实验室,要么就是黑头发黄皮肤一片(老中),要不就是黑压压一片(烙印),白人几乎无法生存。曾经有白人同事,最终被公司扫地出门去了军工企业(白人养老的地方)。在学校呢,全班大概有一两个白人面孔,不懂中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问题。学生聚会没法参与。当然了,这是加州的情况,其他地方可能会好点。不过我发现,上本科课程时,还有点白人面孔,越往上越少。理论基础不行的本科毕业就去找工作了。
另外,CSEE方面,理论基础不扎实走不远。你可以做个普通工程师到熟练工程师,依靠攒经验吃饭。但是真到工业界会碰到很多的烂活,所谓的chore,做的东西技术含量不高。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在美国才花了7年的业余时间重刷数学题去读博士。我老板是EE系主任,IEEE Fellow,他的编程实践能力远不如我,但人家看不上这个,只是专心做研究。
这种实践上的能力熟练与否对于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只是愿不愿意去学,去用的问题而已,并非人家不能。然而,理论的门槛就要高很多,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需要打好数学基础外加天赋。我小时在北京的好友现在在谷歌硅谷做AI,10多年了,还写了本讲解移动端人工智能的书。
也有相似的经验,都是到美国在工作中发现了短板,然后大量刷数学题把短板补上。别再拿在校学生的认知来说事了,不靠谱,工作中社会中的坑还没踩呢,路长着呢~~~
我还发现,总是有人用很虚的,很主观的什么视野开阔来说事儿,是没别的硬性的东西可拿来炫耀么?尤其在美国,很多所谓的视野开阔是他们以为自己视野很开阔。从幼儿园就是有这么一种教育,你是最牛的。基础教育里一路的就是爱吹牛。我在北京工作,后去北欧工作3年,之后被公司外派去美国工作,一呆15年。
我饶了地球一圈了,最觉得视野最狭小的就是在美国碰到的人。视野真开阔的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比较谦虚,美国人身上毫无这点特质。因此,美国人最擅长的职业是汽车销售,保险推销,房地产经纪人,能说爱吹。刚到美国时,房地产经纪人带我找房子,说这房子好,有view。
我去一看啥啊,能看到光秃秃的山谷和远处的freeway?这叫view?他是没见过什么叫住在花园里吧?我跟他说,回头我带你去北欧见识一下吧。。。。在美国的环境里呆久了吧,很多华人也染上这个恶习。动不动就是视野开阔,见过市面,一种从没住过高档宾馆,一进三星级酒店大厅就发感慨的既视感,让人笑掉大牙了。美国人的自大我是真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