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要发展必须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时候,越大规模越便宜
【本文来自《南科大院长: 太多人误解“碳中和”, 尤其是一些经济学家 | 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专家文章有逻辑问题
1.他提到,在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线,进行测算的时候,能源全生命周期分析非常重要,不能只看其中一个阶段。比如只要电网里的电不是清洁电,那么电动车的减排意义就不存在,而电池的成本、回收利用等环节也要考虑。
(首先,电网里不可能是完全清洁电,只要有相当一部分清洁电,电动车减排意义就存在,其次,即便不是清洁电,电厂的排放与上亿量燃油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完全是不一样的,其减排意义仍然存在)
2.他说,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谁脑子进水了会认为太阳能风能完全取代火电,部分取代火电不也是巨大进步吗?)。
他说太阳能大约在1/6–1/5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5/6-4/5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
(这也是逻辑错误,我们是为了环境,为了减少碳排放,稍微贵点难道不也能接受吗?况且从这些年的实践看,火力发电的成本基本稳定,而光伏发电成本一直在下降)。
他说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大约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
(我们从来都是把风电,太阳能作为一种发电形式,一种补充,火电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主要的发电方式,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进步,会逐步解决供电稳定的问题)
3.他说现在我们的电池是梯级利用,今天的电动汽车用了5到7年,把退役动力电池用作储能电源,比如放到5G基站底下做储能,可能还可以再延迟一二十年。但是储能电池是有寿命的,里边有很多对自然有害的化学物质,不可能无限期使用,一二十年后仍然需要回收。如果不回收,当几百万个甚至将来上千万个电池分布在中国大地,如果任其泄露,那是环境的灾难。
(怎么会不回收呢?锂电池啊,锂多贵知道吗?一方面文中讲锂矿价格贵,稀缺,另一方面又假设不回收,这逻辑这感人)
4.就按今天的价格,电动车的成本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数。我列出来,每辆车需要铜53.2公斤,锂8.9公斤,镍39.9公斤,锰24.5公斤,钴13.3公斤,石墨66.3公斤,稀土0.5公斤,其他0.3公斤。最近,磷酸铁锂电池出来,钴的用量可以降来,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冬天温度一低它的性能不好了。所以,今天的这个价格,一辆最好的宝马、奔驰的内燃机成本在2300美元左右,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则是在2万美元左右。一个工业要发展必须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时候,越大规模越便宜。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第一条流水线是福特的流水线。这都不是偶然的。这些问题我们大众不清楚,但是行业里面是清楚的。现在资本市场很热,但是一旦补贴政策停止了,能不能挣钱冷暖自知。
(按作者的说法是电动车电池会越来越贵,然而事实是电动车电池价格是越来月低的,而且一直在降低,并且伴随着电动车产量的越来越大,补贴这些年一直在减少,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