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剧前瞻丨甜宠强势出击、古装轻量瘦身

撰 文丨艾   杰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今年的剧集市场,主旋律剧接连出圈可谓是最大的亮点了,豆瓣三部破9分的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和《功勋》无一例外均是主旋律题材,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这三部剧细节拉满、人物立体、令人回味无穷,不仅一改主旋律题材被观众“冷落”的市场境遇,也越来越成为爆款剧的主要输出地。

从主旋律题材受到热捧,到垂直细分的现代剧和悬疑剧不断出圈,今年逆袭的黑马无一例外都是创作本身有亮点,跳出了同类剧固有的叙事模板化套路,在内核上和观众实现了情感共鸣,这也再次证明“内容为王”才是好剧的硬指标。

即将到来的2022年,国产剧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哪些剧目和题材有望成为爆款?行业寒冬明年是否会加剧?价值官将从多个数据和维度一一进行展望。

“现实+甜宠”题材占据大半江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已经有237部新剧杀青待播,此外,在拍的111部新剧也有望于春节前后杀青,除了临时撤档等意外,这348部新剧都将于明年陆续开播,成为剧集市场的主力军。

这348部新剧中,现实题材和甜宠题材几乎占了一半,而在现实题材中,都市生活和都市情感几乎平分天下。

都市生活题材中,杨烁、蒋欣主演的《梦想城》,江疏影、刘敏涛主演的《女士的法则》,林更新、谭松韵主演的《请叫我总监》,秦昊、任素汐主演的《亲爱的小孩》,奚望、张陆主演的《第五立面》,徐璐、陈都灵《我们的当打之年》,郭晓冬、李小冉《一起来传承吧》,袁姗姗、杜淳主演的《妻子的新世界》,海清、童谣主演的《心居》,秦岚、魏大勋主演的《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张若昀、白鹿主演的《警察荣耀》,潘粤明、王鸥主演的《理想的房子》,孙莉、袁文康主演的《妻子的选择》囊括了婚姻、职场、房子、教育、医疗等多个热门社会话题,不过,这些剧能否跳出国产剧的老套路,还需要播出后才能揭晓。

500

都市情感题材中,金晨、王子异主演的《不会恋爱的我们》,张云龙、宋伊人《独一有二的她》,高圆圆、张鲁一《完美伴侣》,杨幂、许凯《爱的二八定律》,郭京飞、贾乃亮《追爱家族》,杨颖、赖冠霖《爱情应该有的样子》、张雨绮、李泽锋《妈妈的战争》,刘涛、陈赫《假日暖洋洋2》,秦海璐、金世佳《她们的名字》都比较受关注。

由于都市情感剧要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在创造性上有所收敛,缺乏大胆的设计,而且多年来都市情感剧一直是国产剧的主力题材,数量众多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从待播作品可以看出,“情感+”的模式依旧是明年都市情感剧的主要方向,通过题材创新、深耕内容,都市情感题材将在小切口处做精细化创新,延展出具有话题性的故事,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观剧需求。

这两年,投资小回报大的甜宠题材很契合当下影视剧圈层化的创作规律,成为一批新公司打开市场局面的利器,明年,甜宠题材在新剧中数量最多,目前确定播出的剧集超过70部。《曾少年》《冰糖一夏》《龙日一,你要怎样》《那是青春的声音》《明明我先喜欢你》《芥子时光》《当你年少时》《陪你一起好好吃饭》《不会恋爱的我们》《我的刺猬女孩2》《我才不要和你做兄弟》《亲爱的小美人鱼》《初次爱你》《亲爱的农夫先生》《我的卡路里男孩》《我的女友是解药》等新剧均已杀青,正在陆续确定开播档期。

500

凭借特有的题材优势,靠着“不撩到底死不休”的剧情设置,甜宠剧让无数姨母心观众欲罢不能,占据着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对长期处于高压的生活状态,紧绷的精神世界中的80、90后而言,甜宠剧的纾解和治愈作用是明显的。对他们来说,通过追剧补“糖”可能是成本最低的减压方式了。

从行业和投资层面去看,在政策收紧和市场寒冬的双重压力下,大量无法生产优质内容的中小影视公司倒闭,传统的老牌影视公司也面临转型困境。泡沫散尽后,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重视内容本身,低投入、低风险、精耕细作的圈层化作品逐渐成为剧集行业的主流创作逻辑。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小投资轻体量的甜宠剧将会是市场最主流的题材,当然,随着同质化作品的增多,甜宠剧的市场会加速饱和,将很快触及发展的天花板。

古装剧集体轻量化瘦身

上周一,腾讯视频今年播出的最后一个“S+”项目《斛珠夫人》正式收官,这部大IP、双顶流、大制作加成的古装剧开播后就因诸多槽点口碑一路下滑,最终豆瓣评分勉强从4.9分升至5.1分,并没有实现一些粉丝预言的慢热和逆袭。

不仅仅是《斛珠夫人》,今年播出的古装剧豆瓣评分多数都在4分上下徘徊,《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大宋宫词》等剧均不及预期,全年目前播出的56部新剧中只有7部剧达到了及格线以上,古装剧热度和品质依然处于泥沼中。

从官方统计数据来看,2021年1—1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总集数为14804集,其中古装剧为17部、632集,总集数占比为4.27%,去年同期,古装剧占比为6.7%。随着近几年来针对古装剧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剧集市场整体的寒冬局面,古装剧数量减少已成为大趋势。

不过,作为剧集市场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受众对于古装剧的需求依然强烈,空间依旧存在,即使存在诸多限制,这两年扑街的大剧也不少,但古装剧比起现实题材仍然有无法替代的优势,易出高热度、高流量作品,制作方仍在这一领域努力。

500

在目前已经杀青的237部新剧中,古装剧数量约为40部,虽然占比进一步下滑,但就绝对值而言依然不容小觑。整体来看,经典翻拍、小说影视化仍是古装剧作品主要来源,《我家娘子不好惹》《清风朗月花正开》《花溪记》《错嫁世子妃》《潇洒佳人淡淡妆》《祝卿好》《月落书院》《我才不要当盟主》《半城花语伴君离》《择君记》《亲爱的天狐大人》《千金难逃》《云中谁寄锦书来》《美人逆鳞》《皇后刘黑胖》等剧多数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倒逼下,古装剧这两年在长度、创作方向、产能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调整,相比前几年大男主、大女主古装IP盛行,明年古装剧将继续进行轻量化瘦身,首先剧集长度进一步被压缩,以上的新剧基本都在40集以内,过去动辄70集上下的超级古装剧被政策和市场淘汰。

其次,从题材来看,以往最热门的古装剧往往主打权谋、仙侠、玄幻、历史传奇等元素,明年的新剧则大多规避“宫斗”、“权谋”、“戏说”等色彩,转向更为“轻巧”容易操作的甜宠爱情、家庭故事、人物传奇等风格,片单中类型更加细分的中小体量古装剧变多了,其平民化、生活化、轻量化创作风格让昔日习惯于宏大叙事与庞大架构的古装剧正在集体“瘦身”。

“瘦身”之后的古装剧整体调性更为治愈、舒缓、轻松,不少剧还打出了励志、家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等关键词,将过去习惯于宫斗、开挂与玄幻的古装剧更多地和现实生活找到合理的嫁接点,以小人物的成长奋斗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核心。这种趋势说明,平台依旧看好古装剧的未来市场,随着中小体量项目不断发力,古装题材在夹缝中已经逐渐找到了适合市场和政策导向的发展空间。

悬疑剧有望挽回男性观众

今年初,电视剧《赘婿》成功出圈,斩获了不少话题和流量,在复盘这部剧时,业内和观众普遍认为,《赘婿》成功的核心原因是把一部男频爽文改成了讨好女性的甜剧,而同期播出的《斗罗大陆》热度相距甚远,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把一部男频经典IP改编成了平庸之作,既没有讨好原著粉,也难以吸引女性增量观众。

事实上,《赘婿》的取巧也再次透露出男性观众在电视剧市场的尴尬,文娱行业一直有“得女性者得市场”的说法,调查显示,国产剧(包含卫视剧和网剧)61%的观众为女性,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一头是越来越多女性从事文娱相关的工作,另一头是女性成为最主要的消费群体,可以说女性已经全面成为文娱产业的支撑,对电视剧而言也是如此。

500

观众群体的变化和需求,最终会反应在影视产业的内容制作、主演选择、营销造势等各个维度,一方面,女性剧已经成为当下国产剧创作中影响力颇大的主流题材,另一方面,古装、都市等中性题材的女频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情节到人设,变着花样用各种迎合的方式来收割女性观众。当女性观众的话语权过于庞大,男性观众就会被逐渐忽视,整个行业的创作生态会走进一个死循环。

500

无论女性观众如何重要,占据半壁江山的男性观众都不能被忽略,而男性观众不是不爱追剧,只是面临无新剧可追的尴尬,要么只能看美剧韩剧,要么反复去刷《雍正王朝》、《士兵突击》这样的经典老剧。其实,影视剧市场不是不需要男观众,而是要做好男女受众的细分内容场景,为他们提供更垂直精准的剧集内容。

目前,悬疑剧很可能会扛起吸引男性观众回流到国剧市场的重任,明年的新剧中,悬疑剧占比稳步提升,《淘金》《一日为囚》《胆小鬼》《夜妆》《猎罪图鉴》《法医秦明之读心者》《重生之门》《庭外》《江照黎明》《纯属巧合》《无间》《暗夜行者》《刑侦笔记》《芳心荡漾》等近40部悬疑题材都将陆续上线。与此同时,爱奇艺等平台也在加大对迷雾剧场等厂牌的投入力度,这不仅是打造一个剧场IP,也是在加速培养以平台为核心的悬疑剧上下游产业链。

500

德塔文统计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年龄段观众中,悬疑剧的兴趣度都几乎是第三名的位置,且各年龄段观众对悬疑剧感兴趣的都几乎在15%以上。其次,悬疑剧在平均年龄渗透率和性别渗透率上,具有优势表现。无视观众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的特点,让悬疑剧开拓男性市场和全年龄段市场,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悬疑剧正在由过去的小众冷门题材成为大众范围内、观众最感兴趣的剧集之一,其兴趣强度已经有望媲美市场最主流的都市剧与古偶剧。

可以预见,随着数量井喷,悬疑题材未来的市场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成为剧集市场新的“香饽饽”。而就在业内一直争论究竟是国产剧放弃了男性观众,还是男性观众放弃了国产剧时,一旦悬疑剧能够真正吸引他们,他们自己就会回来的。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