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必然带有模糊性,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统计也是如此

很多国人都为没能统计出一个高度精确地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感到可惜,但本人却觉得不必如此。因为大家只要按照常理想一下,就知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背景下,这种大规模、长时段发生的群体性屠杀事件是很难统计出绝对准确的遇难者人数,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所以,中国统计出一个大致准确的南京遇难者人数是正常的,你真要把遇难者人数精确到个位数,反而是反常的、不现实的。

其实即使是纳粹屠杀犹太人,它的数字也未必准确。虽然根据现有资料可以列出很多犹太人遇难者名单,但这真的就是全部真相么?会不会有的犹太人还没被抓进集中营就在半路上被杀死了?会不会有犹太人伪装成其他种族的人(毕竟都是白种人,谁能一眼分辨出来),结果还是倒霉的以其他种族的身份被杀?会不会有人父母之一是犹太人,或更早的祖先中有犹太人,那他被杀到底能不能算进犹太人遇难名单呢?甚至会不会有人伪造身份,把一个非犹太人装成犹太人送进集中营处死?你可以说我的这些猜想没有证据,但谁能说这些事情就绝对不存在呢?

犹太人遇难人数如此,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也是同理,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你知道你知道的东西,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事情都是既无证据证明,也无证据证伪的。很多历史信息(甚至是大多数)必然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消散,再也找不回来,只要时间是不可逆的,人类不能回到过去,那后人研究历史,还原历史就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其历史研究在大致保证准确性的同时也必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才是历史研究的真相。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可以把历史绝对的复原出来,那一定是骗人的,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不能百分百的还原历史,还原历史的全貌,能说他的研究是假的么?

综上所述,历史研究必然带有一定模糊性,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也不必强求绝对精准,不必强求精确到个位数,中国人与其在遇难人数问题上反复纠缠,不如强调南京大屠杀的恶劣性质及反人类本质,这才是舆论战的关键。试问,30万遇难者是大屠杀,难道29万就不是大屠杀,就是可以原谅的,就是可以遗忘并否认的么?当然不是,某些人非要得出准确一个数字,往好的说是强迫症,是在自行烦恼,但也不排除一些人是别有用心,妄图通过对数字的质疑扭曲南京大屠杀的反人类性质,对于这批人,大家应当高度警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