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发动大清洗什么原因,是排除异己吗?

500山水田园无5,76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讲清楚一个道理,很多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单纯的二极管思维是讨论历史的大忌。马克思主义者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功劳而洗白错误,也不能因错误而掩盖功劳,当然,没功非得抢功,没错非得背锅,则同样不可取。如果认可以上观点,那我们就可以认真讨论斯大林的问题。

大家都清楚“大清洗”的直接原因,就是彼时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的遇害。作为斯大林的左膀右臂兼亲密战友,基洛夫的莫名遇刺及之后调查的离奇走向都彻底激怒了斯大林,并直接成为斯大林发动大清洗的开端。但正如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般,大家都在历史书上学过,早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前,整个欧洲上空早已乌云密布,萨拉热窝只是大战的导火索,同样地,基洛夫之死也只是大清洗事件的导火索,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斯大林或许会为了挚友严办一批官员,但不可能为了基洛夫发动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清洗运动。所以我们必须重点探讨的,是“大清洗”发动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得先复盘当时苏联面对的内外局势,只有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弄清楚大清洗的底层逻辑。

首先,先来看看苏联当时面临的国际局势。1934年,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6年,英法列强勉强保住了欧洲霸主的地位,在德国,纳粹法西斯已经上台,欧洲局势越发波云诡谲。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法西斯国家对共产主义苏联是天生憎恶,生怕共产主义思潮向欧洲扩散,因此,这些列强对苏联普遍采取敌视态度。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方面是为了对付苏联,一方面是希望以此为名进行扩张,而英法则希望看到法西斯与苏联互斗,自己坐收渔利,为此积极支持法西斯。总之,苏联当时的国际环境极其恶劣,它没有多少盟友,西边是亡我之心不死的英法列强和野蛮生长的德国纳粹,东边是虎视眈眈的日本法西斯。而这一切的结果,就是进一步坚定了斯大林对苏联工业化进程的决心。斯大林早在1931年就意识到,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是不稳定的,新的世界大战很有可能在10年内爆发,届时红色苏联必然是众矢之的,为此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业化,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1934年的苏联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突飞猛进,国家产能飞速提升,但还未使苏联变成顶级强国,而届时的国际局势已和斯大林早前的预判如出一辙,战争的火药味愈发浓烈,留给苏联变强的时间不多了,因此斯大林所考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继续坚决快速地推进国家工业化,这是他一切政策的核心,任何人都不能挡道,而这使得斯大林在面对政治斗争时不得不更加激进。

其次,再看看当时苏联的国内政治局势。1924年斯大林上台后,先后通过政治手段摆平了托洛斯基、布哈林等苏联元老,坐稳了最高权力,但此时苏共内部仍然有巨大的政治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国家的路线问题。斯大林和托洛斯基、布哈林等苏联元老的路线分歧由来已久,举例子简单说一下就是:斯大林的路线是苏联优先,先利用苏联地大物博的资源,把苏联做大做强,撑过新一轮战争,之后再考虑世界革命,为此必须把重工业建设放在第一位,用工农业剪刀差发展重工业。而托洛斯基的路线则是世界革命路线,他不认为社会主义能在苏联首先建成,为此应该马不停蹄地用苏联的火点燃其它欧洲国家。布哈林则反对重工业优先,他认为应该先照顾农民利益,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先农后工。可以看出,托洛斯基和布哈林等人的想法和斯大林背道而驰,如果托洛斯基和布哈林只是普通认还好,问题是托洛斯基和布哈林都是苏联元老,即使他们在与斯大林的政治斗争中失势了,他们的路线在党内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当年苏联刚建立的时候,也是首先得先考虑活下去的问题,因此斯大林与苏联元老的路线问题暂时搁置了,而且那是列宁也还在,如今列宁走了,苏共打败了白匪,暂时站稳了脚跟,斗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接过位子的斯大林必须重新面对苏联的路线问题,因为此时的路线选择直接关系到苏联的生死,因此再不能搁置,苏联急需统一思想和路线。

其实在斯大林通过纵横捭阖搞定托洛斯基、布哈林等大佬后,他的统一路线的手段还相对平缓,也就是启提拔任用新人,换掉路线不一致的老将,温水煮青蛙。本来这一进程还算顺利,但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时间,不同于抗日战争的急不得,斯大林认为苏联的重工业慢不得。就像前文所说的,在1934年纳粹上台后,欧洲局势愈发不稳,这和斯大林的判断如出一辙,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功更让斯大林相信自己是对的。反对现在的路线就是拖慢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就是要让我们输掉将近的战争,这一串逻辑链条在斯大林脑海中形成了。随着时间的紧逼,苏联内部的斗争愈发激烈,而此时发生的基洛夫遇刺事件成为了压垮斯大林的最后一根稻草。基洛夫遇刺让斯大林认为苏联内部的反对派势力依然强大,而且他们已经先动手了,再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而现在时间无多,为此,他只有发动他所能想到的最后手段——大清洗。

大清洗审判了上百万人,处死了几十万人,先不说其中大量的冤假错案,只是路线不同就得判处极刑的做法在现在看来也过于冷血,大清洗是斯大林身上抹不掉的污点,也是国际共运史上抹不去的悲剧,虽然大清洗通过肉体毁灭的方式解决了困扰斯大林的路线问题,但斯大林也毫无疑问要为大清洗的悲剧一面负主要责任,把斯大林说成白莲花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与此同时,就像前面分析的那样,大清洗是斯大林为了推行苏联工业化路线采取的终极手段,那种说斯大林是杀人魔王,大清洗是为了铲除异己,巩固私权的说法更是对斯大林的巨大污蔑。

斯大林早年投身革命事业,无暇照顾和自己离开故乡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染病身亡,斯大林悲痛万分,在下葬妻子棺木时差点跳了下去;在他成为苏联领袖后,一直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依然没有抽出时间照顾家庭,他的第二任妻子因无法忍受而开枪自杀,这件事同样猛烈打击了斯大林,他甚至一度在高层会议上提出辞职;他的大儿子在苏德战争中被纳粹俘虏,而斯大林拒绝了纳粹提出的俘虏交换,他的大儿子最终被纳粹杀害;而就是斯大林本人,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遗物里几乎没有私产,只有一些旧衣物。他是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会为了共产主义的前途而审判昔日同僚,却绝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挥下屠刀。我们可以接受对斯大林所表现出的蛮横、专断、冷酷的批评,因为这是事实,但我们不能接受无中生有的脏水。

路线问题关乎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乃至生死存亡,如何统一路线是每一个组织都必须面对的考验。苏维埃的红色政权诞生在冰天雪地中,诞生在群狼环伺中,诞生在一张白纸中,他有自己先天的不足,因此在愈发恶劣的局势下,在没有可参照的经验下,在斯大林的专断下,苏联最终用大清洗回答了路线问题。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如果你的屁股是坐在美帝、资本主义那边,那你全面否定斯大林没有问题,如果你的屁股坐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边,那你在评价共产主义的领袖人物时一定要三思。在赫鲁晓夫上台,做秘密报告全面否定斯大林后,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都掀起了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浪潮,只有中国,哪怕当年斯大林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依然坚持对斯大林的客观评价,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很清楚,斯大林本身早已超越了苏联领导这个身份,他是公认的全世界共产运动的领袖,共产主义者全面否定斯大林,就是在否定自己,就是在自毁长城。苏联的崩溃,始于全面否定斯大林,任何全面否定自己领袖的国家,都难有好下场,苏联死了,我们还活着,老大哥用命给我们上的课,希望我们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编辑于 2021-11-23 08:4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