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取暖,很多家庭不喜欢用空调制暖,原因不外乎这几个
【本文来自《明明空调的热效率是最高的,为什么网上各种电暖气的销量还这么火?》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或许好多人不知道,现在中部地区很多高校的学生宿舍,以及很多中型宾馆,用的热水都是空气能热水器提供的,其原理就是热泵原理,和冬天空调(不开辅热)制热的原理是一样的。学生宿舍楼下会有大概半个集装箱那么大的设备,就是热交换器,可以理解为大型制热空调。这种制热方式,比直接的电加热,效率要高得多。这种空气能热水器,消耗1度电得到的热水量,如果用普通的电热水器来加热,需要消耗3度电以上。
至于居家取暖,很多家庭不喜欢用空调制暖,原因不外乎几个:
1,空调是需要吹风出来的,而电暖气多数是静止无风的。一旦有热风,就会觉得非常干燥,会加速体表的水分蒸发,所以往往需要搭配加湿器。即便如此,热风直接吹在身上,时间一长还是不舒服。
2,空调位置较高,所以制出的热空气吹出来更容易往上跑,这样导致房间里上部温度高,地板温度低,从而温度不均匀,头热脚冷,甚至头都感受不到热量,更不必说脚了。但暖气一般都是放在地板上,且离人体较近,热量反而更容易到达人体。
3,空调取暖不直接。开了空调不开辅热的话,制热效果要等好几分钟才有。但电暖气呢,打开开关,数秒钟就能感受到温暖。有些电暖气还会发出温暖的黄光,其心理暗示作用让人觉得更暖和。
4,电暖设备可以放在腿边,只需保证人体周围有限的空间升温就行;但空调离人往往很远,得让整个屋子暖和起来才会觉得有点暖意。因为电暖气需要加热的范围小得多,所以电暖气的实际消耗,并不比空调高多少。
5,早些时候的空调,在室外温度较低(5℃以下)的时候,制热效率是比较差的;同时如果室外比较潮湿,则室外机热交换器容易结冰,从而大幅度降低制热效率。
6,至今仍然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空调的功率要高于电暖气。多数人对空调的印象就是耗电大户,就是需要16A的插座,就是3千瓦以上。(实际上目前主流的1.5P壁挂式空调,不开辅热的话,功率都不高于1.2kW;1P的空调功率甚至都不到1kW)所以,很多人会觉得空调一定更费电。这也是一个心理因素。
最后也说一个小知识。空调的功率铭牌上往往有两个数字: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1.5P空调为例,一般输入功率在1.1kW左右,这是你的空调真实消耗的电力;输出功率则是空调制热或制冷的能力。因为热泵原理,空调的效率是高于100%的,一般现在主流的多数都是320%以上了。所以,新买的空调,尤其是新一级能效的空调,制热起来已经很省电了,如果在南方,再配合合适的导风板,不让热风直接吹到身上,其实空调取暖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