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1962年泰晤士报驻印记者眼中的中印边境战争始末揭露!(上)

点击立即阅读全文:深度 | 1962年泰晤士报驻印记者眼中的中印边境战争始末揭露!

500

前言  

本文整理自《印度对华战争》,作者麦克斯维尔是澳大利亚人,他在1962年前后是英国《泰晤士报》驻印度的记者。1970年此书出版,美国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看了此书,认识到中国并非像传闻的那么“邪恶,难以打交道”,于是秘密接触中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周恩来曾邀请作者赴宴表示感谢,还亲笔在书上写了留言。印度则将此书列为禁书,并禁止作者再入境。原书为保持客观,将大量原始材料堆在一起,比较杂乱,且因为翻译问题,好多地方晦涩难懂。因此“一个恒子”公众号按照时间顺序,并结合其他史料,予以梳理。南亚问题研究小组特转载此文,供各位读者参考。

 

500

▲蒋介石和甘地,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决定他长大后的性格。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决定这个民族看待问题的态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鲜血和战火的洗礼,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会挨打。

印度则不同,他在二战之前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南亚大陆上一大堆相互独立的土邦。

英国殖民印度期间,雇佣过很多印度土邦的士兵打仗,带着他们参与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多次战争。

一战之前,英国承诺,战争结束后会让这些土邦独立。

一战之后,印度人闹着要英国兑现诺言,英国不答应。

于是很多印度人发起各式各样的独立运动,如国民志愿团组建民兵组织,蘇利耶·森等人则发起武装革命。

这其中最有名当然属甘地的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该运动成功使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政府陷入瘫痪,也让甘地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1942年,日本已经侵华多年,但战火还没烧到印度。

蒋介石访问印度。

虽然英国驻印度总督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劝阻其不要和甘地会面,但蒋介石坚持要见。

蒋介石希望甘地能够动员印度人站在同盟国这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等法西斯。

甘地认为这是暴力。

他向蒋介石阐述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称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以非暴力结束今天世界上的处处暴力,维护人类尊严。

蒋介石问:如果日本和德国“入勤”印度,先生也用不合作方式对待他们吗?

甘地很干脆地回答:不合作,绝对的不合作。

蒋介石失望而归,在日记里写:甘地爱印度,了解印度,但并不了解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类。

让蒋介石失望的还在后面。

1944年,日本进攻印度,甘地的国大党对日本人非常欢迎,派国大党领导的一些国民军跟日本协同对英国作战。

国大党认为日本人的“入勤”可以瓦解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第二年,日本战败,首相东条英机在国际军事法庭上受审。

印度法官巴尔在法庭为日本战犯辩护,称这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报复,不是公平正义的审判。他主张所有日本战犯无罪。

战后,日本靖国神社为巴尔建造了“巴尔博士彰显碑”。

500

▲巴尔博士彰显碑,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二、印度和平独立

二战后,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叛乱不断,甚至连印度也有很多武装叛乱。

英国在殖民地的税收根本无法支付平叛的军费。

也就是说,这些殖民地不仅无法像过去那样给英国挣钱,反而在花英国的钱。

因此,英国国内很多议员也要求政府赶紧允许殖民地独立,包括香港。

1947年,英国政府宣布退出印度殖民地,给自己留了最后的体面。

国大党随后草拟了一份印度联邦协议,要求曾被英国殖民的各土邦加入联邦。

如果不加入,国大党就会号召这个土邦的人到王宫前静坐抗议。

各土邦看联邦协议后,发现加入联邦坏处不大,便都签了协议。

印度联邦在1947年正式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几个月后,印度率先承认新政权,并跟中国建交。

两个新生政权,都有4亿以上的人口和悠久的历史,且几乎同时独立,因此惺惺相惜。

但国际社会对两国政权的态度则截然不同。

西方自然仇视共产中国,喜爱人畜无害的印度。

苏联对中国十分支持,但对印度也偏爱有加。

三、第三世界的领袖——印度

尽管中国认为国家被殖民是耻辱,但世界上大多数英国前殖民地国家对英国都抱有好感。

比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在法理上的国家元首至今都是英国女王。

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每四年都会举办一次英联邦运动后,邀请英国女王参加。

在所有英殖民地国家中,印度享有最高的声望,不仅在西方国家备受赞誉,也被苏联奉为座上宾,在第三世界中更是享有巨大的声望。

注:美苏是第一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剩余的国家是第三世界。

1955年,尼赫鲁向世界号召不结盟运动,引起很多第三世界(包括中国)的响应。

尼赫鲁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顺理成章地成为不结盟运动代言人,负责在国际事务中为众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说话。

比如,加沙、刚果、朝鲜、韩国,甚至美苏之间的纷争都邀请印度去当裁判,做仲裁者。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印度议会上,恭维印度:

“印度怀着伟大的信念同世界其他国家讲话,而人家则怀着极大的崇敬倾听印度。”

苏联也对印度十分有好感,承诺如果中印发生冲突,将为印度提供运输机支援。

1960年,苏联的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冷战气氛稍微缓和。

尼赫鲁认为这是他的功劳。他认为,印度一直宣传用讲理文明的态度解决国际争端,如今大国终于接受了印度的建议,并将其开始实施。

尼赫鲁在建国之初,就发表讲话,称:

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

这句话的意思是:印度要么做个超级大国,要么干脆亡了算了!

印度议员们普遍认为,印度的地位得到了美苏这两国超级大国的认可,因而印度也是超级大国之一了。

因此,印度的外交官常以第三世界代言人的口气,批评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

这让奉行实力外交的西方国家官员很难堪。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对尼赫鲁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当他会见完尼赫鲁后,他说自己感到深深的失望。

四、被孤立的国家——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迫切希望将自己革命成功的经验推广到世界,即支持别国的共产主义革命。

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因而非常讨厌中国。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很多二战后诞生的新国家的第一个属于他们的国际会议。

会议召开前,尼赫鲁不顾其他国家反对,坚持邀请中国代表出席。

500

▲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小知识:

万隆会议召开前,周恩来在香港转机时,飞机被国民党特务和香港黑帮给炸了。

香港新华社社长不幸遇难。周恩来因为受缅甸总理邀请改道去了缅甸,幸免于难。

飞机被炸后,聂荣臻等人问周要不要不去万隆了。周非常重视这次会议,坚持要去。

详情以后在香港系列中写,敬请关注!

万隆国际会议上,很多国家指责中国支持别的国家内部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搞“新殖民主义”。

面对这些指责,周恩来跟北京商议后,决定放弃支持国际共产运动的政策,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互不干涉内政”

为了进一步表示诚意,中国承诺放弃双重国籍,广大海外华侨的中国国籍将自动作废。

(这一做法得罪了众多海外华侨,因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外华侨都对新中国充满怨恨,而支持台湾的中华民国)

尽管如此,各国仍然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十分好战的国家,并对中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不信任。

会议上,尼赫鲁认为周恩来应该对自己表示感激,因此始终以大哥自居。

不过,在周恩来和其同事看来,尼赫鲁这个资产阶级的人物居然想做中国的监护人,十分离奇可笑。

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从国民党时期就已经定调。

潘尼迦曾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担任印度驻华大使,他表示中国对印度是瞧不起的态度。

他说中国总觉得自己作为世界大国是公认的,不言自明的,希望印度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当时中华民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确实是公认的世界大国)

中华民国的这种态度也被新中国继承。

尼赫鲁访问中国后,谈起感觉说他“就像从中华帝国的属国或附庸国来的臣民一样,被引进谒见”。

▲毛泽东和尼赫鲁,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五、莫名其妙的麦克马洪线

1913年,清朝灭亡刚两年,各省军阀割据,西藏也是。

英国单方面用一条麦克马洪线把西藏划分为内外藏,其地图只存在于英国,当时的中华民国并不知道这条线。

后来知道后,中华民国表示强烈抗议,拒不接受。

1950年,解放军进藏,很多西藏贵族逃往印度。

印度的政客们对这些贵族很同情,也引出了印度跟西藏接壤的边界问题。

瑞典经济学家说过:每个新生政权的本能反应,就是紧紧保留住遗留给他的领土。

印度坚持英国殖民者留给他们的领土一寸都不能丢。

新中国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也没有要求按照传统的边界划分,而是主张谈判。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的时候,对尼赫鲁提出以边界上双方军队实际控制线作为边界。

因为传统边界线离新德里很近,且印度境内无险可守。

如果中国坚持传统边界线,则印度首都会每天提心吊胆,时时刻刻处于备战状态。

国际边界划分的目的是双方能和平共处,原则之一是尽可能让双方都感觉到安全。

因此,国界常以双方都难以逾越的山脉或者河流为自然边界。

中国的提法,如果以不带立场和偏见的第三方看来,是非常合理的。

但印度予以拒绝,坚持中国必须全部接受印度的主张。

为此,印度一位议员提议:

· 印度可以假装中国已经接受了麦克马洪线;

· 如果中国提出这个问题,印度可以假装问题不存在,拒绝谈判;

· 如果中国提出抗议,印度可以装作听不见。

这个提议符合印度立国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因此很快得到了尼赫鲁以及众多议员的赞同。

因此,印度对边界争端的态度就确定下来了,尼赫鲁在议会上公开讲话:

我们的地图表明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边界,不管地图不地图,这就是我们的边界。

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决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

同时,印度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任何印度人对印度宣称的领土如表示异议,都将处以3年以内有期徒刑。

六、印度高超的甩锅技术

在印度建国后,中印战争之前的十年里,印度被很多国家尊重,经常被邀请去做仲裁者,调节别国的纷争。

在印度的思维里,如果纷争不涉及自己,那么双方应该坐下来,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

比如,美苏关系在60年代的缓和,印度就认为是自己调和的结果。

尼赫鲁说:我从灵魂里厌恶战争。

但一旦冲突涉及到印度,印度人心里认为的谈判就是:

印度人爱好和平是世界公认的,对方必须在谈判中无条件接受印度的主张。

如果不接受,那就是拒绝谈判,破坏和平。

在边界上的争端也是如此。周恩来提出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分边界的提案自然而然地被尼赫鲁拒绝。

周恩来1956年的这次印度访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957年,中国在实际控制线后面修建了两条公路。

印度派巡逻队去侦察,结果被中国军队逮捕,随后遭到遣返。

第二年,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说他记得周恩来曾跟他说中国将承认麦克马洪线,为什么现在变卦了?

中国发布声明,说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勘探和谈判来确认边界,从没有承认过麦克马洪线。

尼赫鲁立即也对外发布声明:印度的土地只能属于印度的,我们印度跟中国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

周恩来继续回应:中印边界没有划定,双方存在争端,需要通过协商才能解决。

双方通过信件争吵了半年多。

周恩来说:在谈判之前我们应该维持现状。

尼赫鲁表示同意,说我们应该维持“麦克马洪线就是边界的这一现状。”

周恩来很生气,评价他“难以信赖,难以捉摸”。

在国际社会上,印度一向主张以谈判来解决问题,因此这次的争吵中,印度必须将拒绝谈判的锅甩给中国才行。

尼赫鲁想出了一个办法:公开发表声明,称麦克马洪线是确定无疑的中印边界,中国只需要跟印度谈判撤军等问题即可。

这样一来,中国如果拒绝谈判,国际社会认为双方的矛盾都是中国的责任。

后来的情况的确如此。连苏联也出面劝说中国不要拒绝跟印度谈判。

中国多次对外发布声明表示“边界存在争议” ,但没有任何西方媒体愿意传达中国的声音。

七、非暴力不合作战法

中印在边界问题上打了几年口水仗,但口水仗只能解决国际道义问题,不能解决陆地上的军队。

因此,不久之后,尼赫鲁提出了一个名为“前进政策”的绝妙办法,以驱逐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军队。

这个前进政策大致是:印度军队堵住中国军队的所有前进路线,不开一枪,不断向前推进,最终中国军队会被迫撤走。

前进政策的提出来源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印度人不使用暴力,只管自顾自地行动。而其他人也绝对不会打印度人,并最终会像英国人那样接受印度的要求。

尼赫鲁和印度很多官员抱着这样的看法:印度人热爱和平,反对暴力,这是世界公认的。无论印度人做什么,没有国家愿意跟印度开战。

澳大利亚记者形容这个政策:就像两辆车相对开过来,中国提议两人停下来,印度则认为中国应该给它让路。

怎么实施前进政策呢?

印度开始不断派军队到中国军队控制线的后方建立哨所。

当然,中国作为回应,也在印度哨所的附近建立据点。

印度的乔杜里将军说:我们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游戏,我们建立一个哨所,他们也建立一个,如此而已。

1959年9月,尼赫鲁指示边境部队,用武力击退“越境者”,即那些印度哨所后面的中国军队。

但他同时发布了一条自相矛盾的命令:除非遭到射击,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开枪。

从后来公布的印度备忘录可以看出,尼赫鲁认为印度军队武力驱逐中国军人的时候,中国绝不会武力反抗。

他的命令发布下去后,底下的印度军队根本没办法执行。

11月,双方在空喀山发生枪击,各有伤亡。

印度人认为中国居然拒绝离开“印度的领土”,是背信弃义。

空喀山事件后,周恩来提议双方应该冷静一下,共同撤出军队,回归到之前的状态。

尼赫鲁表示同意,认为中国军队应该撤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

为了表示诚意,尼赫鲁说:印度愿意撤回一个哨所。

印度的议员对尼赫鲁的这个建议大为赞赏,称赞这个建议“十分合理且切合实际,让中国能体面地撤除'勤略'”。

周恩来厌倦了这种书信上的咬文嚼字,提出双方高层举行高级会谈。

尼赫鲁拒绝了这个提议,说印度边界不容谈判。

后来在苏联的撮合下,尼赫鲁还是上了谈判桌,但坚持只谈判中国何时撤军,边界问题不存在争议。

就这样,双方的谈判没有实质性成果。

周恩来离开印度后,尼赫鲁在记者发布会上谴责中国“勤略”印度。

周恩来看到报道后,悲愤地说:

他(尼赫鲁)当面不说,我们一走,就攻击我们是‘勤略’,这不是待客之道。

八、非暴力战术取得战果

印度这块大陆并非只有英国殖民地,葡萄牙也有三块殖民地,名叫果阿、达曼和达德拉。

英国人走后,葡萄牙人拒绝撤出自己的殖民地。

1961年,印度出动几个师(数万人),浩浩荡荡地开往果阿。

▲印军浩浩荡荡开进果阿,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在开战前,尼赫鲁公开声明:葡萄牙不可能统治得了果阿。

美国对印度向果阿开战表示反对,称不会提供军队支持。

但尼赫鲁并未理睬。

果阿的葡萄牙总督手下只有3000名长期没有训练的士兵,且当地人对他们这些殖民者非常排斥。

葡军看大军来袭,而且本地人也不支持,自觉胜利无望,未放一枪一弹就逃跑了。

印度销量很广的周刊《闪电》称这场胜利是“我们最得意的时刻”

美国强烈谴责印度“入勤”果阿,尼赫鲁疑惑地反问:为什么要谴责印度人民都很希望做的事情呢?

麦克斯维尔在书中写道:印度对使用武力的态度有双重性。如果别人使用武力,就应该被谴责;如果印度使用武力,就是正当的行为。

(未完待续)

本文转载自“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24日文章,原标题为《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作者为恒子局座

本期编辑:陈安澜 王娇杨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