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领兵打仗的私盐贩子,不算是一个厉害的落榜秀才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电影?
那也不算错。不过它的第一重身份,是历史上一句著名的反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而反诗的作者黄巢,唐朝人,现在算山东菏泽人,家里以卖私盐为业。
黄巢家境可能比较富裕,他从小习文练武,热衷功名,想通过科考做官。
但那时,曾经强盛辉煌的大唐,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末期。可能是晚唐的吏治太腐败,也有可能是他的文采和才学不足,黄巢一再落榜。
在屡试不第之后,黄巢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反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到了秋天百花凋落之后,菊花却在寒冷中开放。
后两句的意思是:长安城中菊花盛开,香气弥漫,目之所及,一片金黄。
诗作表面的意思,似乎也稀松平常,但是此诗的奇伟之处在于意象,绝妙之处在于对此后的预言。
寻常的花朵凋零败落,却用“杀”这个字来表达;寻常黄色菊花却用“黄金甲”来借代。
不论“杀”,还是“黄金甲”都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的战场,普通的文人根本不会用这么奇特的写法。
全诗意象最不凡的是第三句“冲天香阵透长安”。
菊花的香气弥漫长安城,本来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被黄巢用“冲天香阵透长安”写出了军阵严整的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直冲九天的气势攻破一切阻碍的意象。
而黄巢心中想要攻破的阻碍就是长安的城墙,或者说就是唐朝。
意象瑰丽奇伟还不是最妙的,最妙之处在于诗中对未来的预言。
正史中,公元881年,黄巢占领长安,称帝建国,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冲天香阵透长安:后来黄巢真的率领几十万义军攻破了长安城。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甲”就是黄巢的起义军队,满城尽是他的军队,也就是起义军完全占领长安。
“黄金甲”中又暗含了黄巢的姓氏“黄”和他建立的大齐的年号“金统”,所以这句诗又有长安城从姓李改姓黄,国都易手,江山易主,取代唐朝的意思。
当然,如果历史上的黄巢在他落榜写诗之后没有起义,也没有杀戮无数生命,那么即使此诗能流传后世,世人恐怕未必能读出诗中滔天的反叛之意和直冲霄汉的杀气。
曾经的大唐,是多么的强盛,万国来朝,四海宾服。
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百年时间里,在一次又一次动乱之后,唐朝的元气已经被损耗大半,王朝的谢幕,只差最后的致命一击。
帝国的末年往往多灾多难,而大涝大旱往往伴随着大灾大乱。
公元875年,黄巢45岁,和黄巢一样是私盐贩子的濮阳人王仙芝率领几千人起义。黄巢很快起事响应。
几个月后,他们已经聚众数万。
义军在中原大地横冲直撞,声势浩大,迅猛扩张到几十万人。
唐朝一时无法剿灭义军,于是采取边剿边抚的策略,给王仙芝封官,欲招安他。
王仙芝内心动摇,想接受招安,但是黄巢不同意,和王仙芝爆发激烈冲突,义军中的多数人也不同意,此事遂作罢。
虽然义军没有接受招安,但是冲突之后,双方已生嫌隙,黄巢与王仙芝率领各自的队伍分道扬镳。
878年,王仙芝在湖北黄梅战败身死,残军投靠黄巢。至此黄巢成为义军的唯一领袖,黄巢被拥戴为“黄王”,又号“冲天大将军”。
黄巢聚众十数万, 横行江淮。
黄巢欲北上西进,但因为唐朝在北方调集了大量兵力,起义军攻势受阻。而同时,在南方的义军也遭遇重大失败。
黄巢为自保,只得假意归顺朝廷。
但是很快,他降而复叛。
黄巢往北无法打开局面,于是转而南下。
义军越过安徽江西,878年末攻入福州,杀死城中数万外国人。879年跨越南岭,攻陷广州,屠灭城中十几万外国人。
黄巢本欲以岭南为根据地,但是义军并不能适应岭南炎热的气候,军中瘟疫流行,染病而死的将士十有三四。
不得已,义军北上。
880年初,攻入湖南,之后在长江流域所向披靡,兵力很快发展到20万。
880年9月,义军渡过淮河,北上中原,势如破竹,军队扩张至几十万。
11月攻占东都洛阳。
12月攻破潼关。
公元881年1月,黄巢61岁,曾经屡次科考不中的他,率领几十万义军攻陷了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
黄巢在长安即位,建国称帝。因为自己是山东人,所以黄巢的国号为“大齐”。改元“金统”,以当年为金统元年。
这就是黄巢一生之中的巅峰了。黄巢并没有能够和后来的朱元璋一样,开创一个伟大的朝代。
攻占长安之后,他似乎开始自得起来,并没有及时剿灭李唐的残余势力。
这让逃入四川的唐僖宗得以号令各地军队向长安反扑。
各地勤王兵马逼近,合围长安,黄巢弃城而走,但是官军进入长安之后竟然争相劫掠城中百姓的财物,军纪涣散。
黄巢趁机反攻,歼灭了官军,再次占领长安城。
882年,局势开始不利于黄巢,他麾下大将朱温变节,投降唐朝,唐僖宗为嘉奖其忠义,赐名“全忠”,就是后来的朱全忠。
883年,黄巢再次放弃长安,向东撤退。
884年,一路败退,虎落平阳的黄巢在河南为昔日手下朱温所大败。
接连兵败后,他逃入山东,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他的起义开始的地方。
公元884年,黄巢64岁,在泰山兵败身死。至此他率领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终于落幕。
黄巢大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义军在唐朝境内纵横驰骋,足迹遍及中原、江南和岭南,给了唐朝最后的致命一击,彻底耗尽了大唐王朝的元气。
公元907年,黄巢战败身死之后23年,他昔日的手下朱温(朱全忠)篡位称帝,唐朝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