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吐鲁番,是我爱着的吐鲁番

你和吐鲁番的遇见是否是从吐鲁番客运站开始的?

从车站出来夕阳时分带着行李箱感受吐鲁番温热的空气,穿过街道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气息。

500

尽管现在已经看不到那些维吾尔族商贩带着驴车在露天市场里售卖西瓜,但这座城依旧保留着边塞独有的文化特色。

既有楼兰文明和丝路文化的底蕴,又有高楼大厦、交通便利的现代化气息。

500

从《西游记》的火焰山、高昌,到丝绸之路上的交河故城,这里经历着无数个历史的变迁,也积攒着时间带给这座城的积淀。

火焰山的炽热传说

那是我第一次去吐鲁番,跟母亲一起,也是我仅有的一次吐鲁番之行。

第一个景点,我们去了火焰山。

我看到了似烈焰翻腾燃烧、曾为《西游记》作者带来灵感进而创作出孙悟空巧借芭蕉扇的火焰山。

500

来到火焰山下,可以看到如火焰般燃烧的砖红色褶皱,看到热浪在山前晃晃悠悠、腾然而升的样子,仿佛进入火炉一般,热得让人感到窒息。

500

交河故城的历史兴衰

乘坐客运面包车,我这个语言不通的异乡人在交河故城下车,看到了琳琅满目、带有楼兰特色的小商品。

500

交河故城曾经佛寺林立、商业繁华,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建筑最完整的都市遗迹。

调皮的维吾尔族小女孩估计是看上了我头上的发卡想取走,在欢笑声中与游客们打闹着;虽然被友善的当地人热情地邀请,但我还是想在故城内走一走,感受历史的兴衰。

500

这里遍布着历史的痕迹,尽管无情的战火将这里变为废墟,却无法摧毁交河故城的历史文化魅力,抹不去它的历史殊荣。


生命之泉坎儿井

第二站是坎儿井,源源不断的地下水和挖井人的模型,这浩繁的地下长河就像血管一样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无数个生命。

走近坎儿井时,瞬间的清凉让我明白了吐鲁番的神奇之处和人民的智慧。

500

吐鲁番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州”和“风库”之称。当地居民利用地势走向,因地制宜建成坎儿井,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火洲生态和民俗风情。

500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从当初的原始地下井道的展览发展成了现代化的博物馆模式。

500

坎儿井里的水在地下缓缓流淌,滋养着千千万万个火洲儿女。

现代化风情民宿

对于当时住在哪里、吐鲁番市区是什么样子,我连一丁点零星记忆都想不起来了,但听家在吐鲁番的朋友说,现在的吐鲁番民宿变成了度假圣地。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的民宿——雅尔的花园。

500

以吐鲁番特有的葡萄晾晒房为支撑点、结合交河故城的建筑特点,从内到外充满着浓厚的“吐鲁番情”。

500

500

更有带着欧式复古风格却又不失民宿特色的八风谷民宿——“八分谷冻成之酒,终年不坏”。

500

500

500

回想起当年住的较为简朴的少数民族民居,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和城市发展之快,同时更加欣慰吐鲁番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吐鲁番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有着千年文化的滋养和辉煌往事的沉淀,使它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从容且淡定。

吐鲁番的高温是我们见面的礼物,吐鲁番情从又热又烈的盛夏开始,酷暑中还夹着一丝清凉。

500

吐鲁番的炙热也让我有着记忆的牵连,

是广阔的天,寥寥无几的云,

是神秘莫测的楼兰气息,

是一望无际的热浪翻滚,

是广阔的沙漠浩瀚,

更是透过绿色

林道能看到的城市灯火依次亮起,

浓浓的炊烟熏红了晚霞……

500

500

500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一次吐鲁番,见证这片土地的变迁。

再去看看我记忆中的吐鲁番,如今的模样。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一眼新疆

版      主:王思翔

作      者:韩蕙洁

校      对:布拉比古丽·艾尔肯

排      版:木巴热克

图片来源: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