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5G,分享一篇关于WAPI的旧文!
日前,本人发了一篇《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华为》,其中提到曾经由西电通捷主导的WAPI,有网友留言,希望了解更多详情。
2006年,俺曾经写过一篇东西,和大家分享。
===================================
3月7日,中国派出由10人组成的国家代表团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参加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WAPI和802.11i的投票分析组会议,为日前举行的一次投票活动进行分析。
结果,中方代表团被拒绝发言。
布拉格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捷克技术大学的一个教室。ISO针对WAPI标准投票结果召开的“投票分析会”在这里举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荷兰、中国、韩国等9个国家成员体、ISO/IEC总部代表等共22名。会议由SC6主席金峻年(韩国)主持。
但是,会议在讨论、确定会议目的和范围时,要求只能讨论技术性评论意见;我方对此表示异议,认为根据JTC1导则13.5条“表决票分析组会议需对DIS(或DAM)的所有评论意见给予处理”的规定,所有评论意见均应得到处理,并提出希望就此问题做10分钟简短发言这一要求遭到拒绝。
我方代表团方再次表示,“程序性规则问题如果不解决,对技术性评论问题的讨论和处理会产生巨大的障碍和影响”。并提出:
首先,17个投WAPI反对票的国家只有7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和荷兰)到会,而大多数投反对票的国家成员体并没有按照JTC1导则规定派代表参加会议。那么这些国家的评论意见该如何处理,其反对意见是否有效?这将直接影响到对WAPI投票结果的评论处理。
第二,ISO/IEC总部认为程序规则问题应在SC6内部处理,而SC6在会上则要求把程序规则问题上交到ISO/IEC总部。谁来区分技术性和程序性评论意见?在没有明确程序规则问题该由谁来处理和解决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评论意见?
我方认为程序规则问题没有解决,无法进行提案处理,我方再一次提出要求进行10分钟发言,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
但是,我方再一次遭到拒绝。我方提交会议的10分钟发言书面文件也被会议秘书处拒收。
此时,我方已经在会议上已经失去了阐述观点的基本权利,WAPI已经被剥夺了通过分析组会议改变投票结果的机会,继续参加会议已经毫无意义。
中方代表团决定退出。
事情是这样的,目前业内的WLAN(无线局域网)有两个标准,一是因特尔主导的IEEE802.11的技术,该标准已经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另一个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西安西电通捷主导的WAPI技术,目前已经确立为中国的国家标准,但一直未被ISO采纳。但是,我国的WAPI在安全方面,比802.11更加有保障。 先大概介绍一下,什么是WAPI。 WAPI是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无线局域网络鉴别与保密基础构架)的英文缩写。和红外线、蓝牙 、GPRS、CDMA1X、RFID等协议一样,是无线传输协议的一种,与以上几种不同的是,它是无线局域网中的一种传输协议,与现行的802.11B传输协议比较相近。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协议有很多种,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i等等,它是由美国WI-FI组织制定和进行认证的,而WAPI则由ISO/IEC授权的IEEE Registration authority审查获得认可。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安全加密的技术不同;WAPI使用的是一种名为“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架构(WAPI )”的安全协议,而802.11B则利用“有线加强等效保密(WEP)”安全协议。对于个人用户而言,WAPI的出现最大的受益是 让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此更加安全。
WAPI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
中国曾于2004年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在中国境内使用的WLAN系统,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都使用WAPI技术。但是,由于美国的压力,该“规定”被无限期地推迟。中国的WAPI和IEEE的802.11i标准从2005年10月7日开始,同时进入实质性投票阶段,为期5个月。今年3月,WAPI和IEEE802.11i一起申请国际标准,进行投票。最终,只有4个国家成员体投了WAPI的赞成票。IEEE80.112i高票通过。本月7号开始,在捷克布拉格举行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WAPI和802.11i的投票分析组会议。中国代表团竟然被拒绝发言!!!
网上一篇摘自天极网的文章,我觉得分析比较透彻,现转录下面,供各位品评。
WAPI问题上 政府有必要注意姿态
摘要:此一过程中,美方一方面指责WAPI的高度政治化,违反市场规则;另一方面,自己又大打政治牌。而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高官,一方面不断给美国标准抬轿子,另一方面,则由为了避嫌,有意疏淡了对WAPI的政府好感。
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冲刺国际标准的努力再一次被阻隔。
尽管标准工作组认为,此一打击并非意味着WAPI国际化标准的失败,以后还有机会,但在ISO内部体系环境,以及对立机构IEEE对中国标准的态度等要素没有特别改观之前,即使再次冲刺,恐怕结果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反而会给一些利益机构落下了有意无意的口实。
从WAPI诞生第一天起,该中国自主标准就受到了多方质疑,然后就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打压。 于中国,这是初生“自主创新”观念的国内产业界,自有标准战略实施和推进的试金石;而对应的,于国外相关利益集团而言,对WAPI的态度和行动结果,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他们不希望看到的是,WAPI成为一个标杆,通过自有标准的强制执行,想象空间巨大的中国市场从此与这些既得利益者无缘——在现有的它们制定的标准体系禁锢下,这些国外产业界和企业界正轻松的分享着国际和中国市场的相当部分利润。
一路看下来,WAPI与IEEE 802.11i标准的较量,已经不是纯粹技术优越性的较量,也不仅仅是各自所代表的核心企业西电捷通和英特尔之间的较量,甚至不仅仅是双方为代表的产业利益团体的较量,而可以理解为中国刚刚觉醒的自主创新意识与旧有国际高技术产业秩序的较量,以及中国与美国等利益体在宏观经济战略,国际竞争和国际政治等方面的较量。
而有意思的是,此一过程中,美方一方面指责WAPI的高度政治化,违反市场规则;另一方面,自己又大打政治牌。
美国相关企业群体(以英特尔为首)和政府相关部门,一再抨击WAPI标准的地方是,标准的制定和发布程序不规范,带有政府色彩,不符合市场规律,伤害到了他们国家相关企业的利益。比如,IEEE阵营甚至宣称“中国WAPI留有后门,以监控言论自由”,以图利用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因素,消灭中国自己的密码算法和无线局域网技术。
与此同时,美国产业界则通过两国商贸、外交等多种政治途径,自上而下的对WAPI标准进行打压,并最终在2004年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迫使WAPI“延期实施”——之后,美国商务部网站将这一结果别有用心改为“无限期延长实施”,并通过《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和中国相关媒体大肆宣传,混淆概念,一度让WAPI陷入沉重的舆论漩涡。
可以说,为了遏制WAPI,维护英特尔为首的跨国公司的市场利益,美国政府动用了最高规格的外事手段。
比如,2004年3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就联名致信中国政府。此后召开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上,WAPI也被美方列为重要议题之一。
除此之外,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环境科技和标准分会甚至还专门为此华盛顿组织召开了听证会,认为中国呈现出“标准壁垒”的苗头,提请美国政府提高警惕。
美国全美亚洲研究所还发表了一份报告——《中国入世后的技术政策:标准、软件及技术民族主义实质之变化》,指责中国产业界呈现的“技术民族主义”情绪。
接下来,就是IEEE动用相关国际力量,对WAPI冲击国际标准过程的围追堵截,此间,美国商务部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之,为了维护美国企业和产业利益,美国政府十分尽职尽责。也许,值得我们的政府借鉴。 不可否认,WAPI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及面对压力可以走到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比如今年年初,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的《无线局域网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就是对WAPI产业化的一剂强心针。
甚至,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在中美贸易逆差、盗版问题、农产品出口、能源问题、台湾问题等其他问题上获得更大的谈判空间,在WAPI标准方面的让步,对大局而言,具备战略合理性。
不过,以此为鉴,我国相关部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有很多地方仍旧值得仔细推敲和改善。
——对美国跨国企业和相关产业集团的善于的高层路线,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高官的姿态和立场问题,就值得好好注意。
深谙中国官场文化的跨国企业乐于走的公关路线是,通过拜谒“热情好客”的政府高级官员,混淆下层官员和相关企业的判断,同时对后者造成无形的压力——高级官员的接见,往往被后者“谨慎”地解释成政府对被接见者的好感和支持,即使情况并非如此,这些下层官员和企业也不会轻易冒险,去驳了假想中的“领导们的意思”。
比如,IEEE在国内举办的活动中,动辄我国行业主管部门司局长高级领导、国内重要行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参与支持,无形中给前者抬了轿子。
与此比较,WAPI出席的多次国际会议上,除两次我方团长为相关主管部门下层官员外,其余基本体现不出政府的支持态度。此外,对WAPI的态度,我国几乎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有过明确的表示,或者是为了尊重所谓的市场化原则和开放精神,但这样做的后果是,给了国外利益集团以抹黑WAPI的可乘之机——市场化、国际化总带有几分胜利者标榜的味道,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既得利益集团希望维系的秩序。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在所有领域完全崇拜,值得深思!
比如,包括ISO中央秘书处官员及韩国、德国等国家成员体代表,都对我国行业主管部门对WAPI的态度表示怀疑。
比如,此次布拉格会议上,荷兰国家成员体在提案中称:“目前的情况显示,……中国政府的内部政治形势也略见一斑… …中国的WAPI支持者已经赢得了中国国家成员体的支持,但是有证据表明这个组织并没有获得中国部级领导层的支持。因此不支持WAPI标准不会必然地伤害与中国领导层的关系。”。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相关途径,合理表达出对WAPI自主标准的态度,以破除IEEE营造的其他国家对我国立场认识混乱的企图。
在这一点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存在比较大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妥协往往是无效的。在推行WAPI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也曾经积极努力寻求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甚至暂时推迟执行WAPI,但结果并不理想,反而增加了WAPI推行的困难。
——国际标准营造的国内利益体系,对WAPI造成的事实压力也应该通过相关途径妥善化解。 比如,遵循802.11I标准的英特尔迅驰计算机,在国内有许多下游厂商——制造商、经销商、服务商等——以及现有用户群,这些厂商和用户在面对WAPI新标准的时候,自然有维护现有利益的考虑。这就是被国际跨国企业挟持的群众力量。与之前所述,其裹挟的国际政治力量相比,这一问题恐怕更应该得到妥善处理。
一旦推行WAPI,对于被价值链挟持的相关厂商,相关产业机构或者政府组织可以考虑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或鼓励WAPI的优惠政策,让这些厂商的利益不要受到严重伤害——让产业链共赢,是WAPI在国内推行的前提之一。
而普通用户最关心的就是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对此,不妨由相关产业机构或者企业尝试类似听证会等形式的公开验证活动,以打消对该标准产品的使用疑虑。
当然,类似活动,可以是针对WAPI的安全性,也可以是针对迅驰的不安全性!
其实,我国的3G标准,由大唐集团主导的TD-SCDMA当初为了成为国际标准,何尝不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国是DVD的生产大国,可是,每年要给人家付多少专利费呀!!!只有自己掌握了关键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对于WAPI这一点,其实,目前我们考虑的不是能否成为国际标准。重要的是,要尽快形成产业链。3月7日,我国已经组建的WAPI联盟,首批成员有22家,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大运营商,还有大唐、中兴、华为等通信行业大型企业。
但是,在下觉得,这个新成立的WAPI联盟,好象很匆忙,虽然不清楚具体的组建情况。可是,联盟是在ISO投票的前一天成立,让人感觉有点做秀的感觉,好象是为了配合WAPI成为国际标准而同期进行的一场活动。
虽然运营商加入了WAPI联盟,可是很难真正做到带头作用。据我所知,不少运营商建设了IEEE802.11的WIFI网络。
真正要支持国有产业,完全应该把2004年发布的那个“规定”真正的执行起来,不是现在所谓的一个什么政府采购的建议。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你国外的无线产品要做进来吗?可以,向我们买专利,必须使用我们的WAPI技术。使WAPI成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不必考虑什么WTO规定的技术壁垒等问题,我的东西比你的好,更有安全性,肯定要用我的!
“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一点没错!我们要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之列,必须要多几个大唐集团、多几个西电通捷这样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