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中印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

2021年11月19日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出台,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6624.2亿人民币,按美元计为1022.9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中印两国的年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这个历史性的突破发生在近20年中印关系的低谷之际,颇让人感到有点意外。自2020年中印加勒万冲突以来,中印关系出现全方位的倒退,从去年到今年,在印度,中国APP被封杀、中国资本被设限、中国企业被骚扰、中国人赴印签证被拒签、在印华人各种被抓……,我几乎没有听到什么关于中印之间的好消息。然而,就在这样的至暗时刻,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居然历史性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这背后是怎样的一个逻辑?给我们的启发又是什么?

01 两个大国之间的小目标

1000亿美元的年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对于中国这个GDP十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国来说,算不上什么耀眼的指标。与我国年度贸易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少:

500

(2020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边贸易总额排名前列的国家和地区,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制表:梵华)

2020年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总额约为875.8亿美元,虽然看上去不少,但是对于印度这个同样拥有1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大国来说,这个数字就略显寒酸了。印度比不上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这些技术强国我们可以理解,比不上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这些资源输出强国似乎也情有可原,但是印度连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技术和资源都不怎么丰富的亚洲朋友圈国家都比不过,那就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500

(过去20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快速增长,逐步逼近1000亿美元大关, 制图:梵华) 

进入21世纪,中国和印度关系逐步缓和进入一个发展期,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也从2000年的区区29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3年的654亿美元。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执政后,中印两国领导人于2014年和2015年实现了互访,将中印关系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也更加刺激了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将中印年度进出口贸易总额推向1000亿美元大关,已经成为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不论政府还是民间共同期望的小目标。

 

 

02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中印这个1000亿美元的小目标,说小不小,毕竟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这都是遥不可及的财富线,但是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人口体量的大国来说,说大也不大,若中印两国相向而行,完成这个小目标其实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然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十字路口,在波诡云谲的国际新局势之下,即便是中印两国都有意培育出这朵千亿美元贸易之花,但是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因素使得这份期盼命途多舛。

500

500

 (莫迪政府执政以来中印双边贸易走势,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制图:梵华)

 

2014年印度人民党莫迪政府强势上台,让中国和印度站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十字路口前。对于以“务实能干”著称,实现古吉拉特邦经济奇迹的印度新总理莫迪,中国是寄予了厚望。在2014年9月习主席首次访问印度之前,印度媒体就对中国可能带来的1000亿美元投资大礼包激动不已。然而,当年8月中印边境支普齐对峙事件和其他的一些噪音,使得最终签订的意向合作总金额降至200亿美元,实际落实的就更少了。缺少了国家层面的大型合作与互动,中印千亿美元的小目标就基本只能寄希望于民间正常的经贸往来了。

500

(2015年5月16日,莫迪访问中国期间亲自招商,在上海会见中国企业家代表,图片来源:网络) 

莫迪上台的初期,积极招商引资,在中国树立了一个“务实发展”的形象,吸引了不少中国的资本和中国的企业蜂拥而入印度市场,形成了一个投资印度的小高潮。民间经贸的热度也带动了中印双边贸易额的稳步增长,2014年至2019年间,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8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955.4亿美元,眼看1000亿美元大关就在近在咫尺。

500

(2017年,虽然莫迪表情僵硬,但好歹亲自接见了来印度投资的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图源:amarujala.com)

然而,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事件给中印双边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导致了2018年和2019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增速明显放缓,加之汇率波动,以美元计价的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在2019年收窄跌至928.1亿美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2019年10月中印领导人金奈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以及2020年中印建交70周年双重利好的大好形势下,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导致国际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印关系也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跌入近20年来的谷底,也拖累中印双边贸易出现了莫迪任期内的首次下滑,中印进出口总额在2020年跌至875.8亿美元。

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啊!

2020年上半年,印度莫迪政府本想借助雄心勃勃的抗疫计划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下莫迪2.0版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无奈中央和地方各自为政的弊端使得印度的抗疫工作漏洞百出,不到一个季度疫情就已经失控,于是莫迪政府悄悄地走上了群体免疫的道路。虎头蛇尾的抗疫政策让印度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的倒退也毫不令人意外,这让很多人对2021年的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不再报以希望。

500

500

 (2021年1月至10月中印双边贸易数据,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制图:梵华)

然而,印度就像薛定谔的猫让人捉摸不透,当人们心灰意冷,对印度不抱希望之际,这个国家却又给你一些惊喜,让你看到了一线光明。2021年前10个月,每个月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都保持在100亿美元左右,特别是8月和9月保持了更快的增长速度,9月底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900亿美元。于是,10月成为了令人期待的一个月,而结果也没有让大家失望,2021年10月中印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9亿美元,创当年新高,从而让当年中印贸易总额顺利提前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03

民心所向不可违

合作大势不可挡

在中印两国关系如此艰难之际,中印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却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这说明了什么?

1.   民心所向不可违

别看莫迪政府把中印两国关系搞得乌烟瘴气,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国内群众看上去中印马上就要爆发战争了似的,但是这都是印度政客和媒体人为制造的片面假象,并不代表印度广大群众的真实愿望。

印度的民心是什么?其实和中国没两样,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印度目前的发展水平,我曾在过去的中国亲眼看到过,印度普通老百姓目前的生活水平,我曾在过去的中国亲身体会过,可以说感同身受。在这样低收入的国家中,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是印度老百姓早日过上美好生活的现实手段。我从此前我的一个印度雇员历时一个月,每天准时打卡上网抢夺小米手机预购资格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毕竟,以9999印度卢比(2017年约1000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一部功能强大的小米智能手机,远比以30000多卢比购买一台差不多性能的三星手机,要对普通印度老百姓更加现实一些。

500

(2021年1月至10月按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印度产品比例组成,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制图:梵华)

不仅仅是手机,印度超市、电器商城、批发市场,等等,到处都充斥着中国制造的商品。莫迪政府想与中国脱钩,却又不能提供替代方案,让印度老百姓以精神胜利法去花高价过苦日子,这让疫情重压之下本已贫弱的印度老百姓如何能够接受?印度政客、垄断财阀、媒体精英可以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从叫嚣与中国对抗中捞取好处,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印度老百姓可不傻,他们早已习惯政客和媒体的道貌岸然和歇斯底里,早已司空见惯政客和媒体的谎话连篇和言不由衷。他们朴素的愿望只是让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如果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能够让他们精打细算的生活锦上添花,如果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能够让他们微薄经营的生意细水长流,那么印度人民才不会被政客和媒体忽悠,他们会用行动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中印目前“政冷经热”现象背后的民心所向!

500

(2021年11月19日,印度农民欢呼抗议莫迪政府新农业法取得胜利, 图源:XAVIERGALIANA / AFP / Getty)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极为惊讶地看到了在印度农民历时一年多的不懈抗争下,莫迪政府最终尴尬地取消了2020年推出的三项农业法案。我想,莫迪政府现在或许应该能体会到什么叫“民心所向不可违”! 纵然印度人民党借助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达到如此如日中天的执政高度,依然不能忽视民意,一手遮天,一意孤行。面对印度人民渴望发展同中国经济和文化往来的民心所向,岂是印度人民党莫迪政府可以阻挡的?

 

2.   合作大势不可挡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衰落已然是不可避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的复兴与繁荣已经是大势所趋。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已经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也更加反映出了美国等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垂暮老态。

500

(印媒报道,2021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图源:businesstoday.in)

在印度2020-2021财年,印度与主要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全面萎缩,唯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逆势上扬,印度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额超过了印度与美国双边贸易总额,中国也成功取代了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家,这种逆境中的转折就充分的说明了中印合作的大势是不可阻挡的。

在全球贸易与合作日趋紧密的当今时代,与中国这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强国展开合作与交流是普遍的共识,就连美国这样的强大国家都不敢奢谈脱钩中国,更何况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保持国内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印度未来产业的升级,需要中国的资本和经验;印度产品的出口,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印度基建计划的推进,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印度在国际上若想真正站起来,不是靠拿印度当枪使的西方大国,而是需要中国这样有情有义的东方世界朋友。

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体系,两国人民的社会习俗和人生哲学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不论是中国人在印度,还是印度人在中国,对此体会都很深。印度少数政客和媒体所叫嚣的“中国是印度最大的敌人”只是他们为了自己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和人民的谎言,并不代表印度广大人民的真实心声。中印两国人民已经世代友好了两千多年,虽然现代中印关系因为英帝国主义故意留下的边境问题而遭遇暂时的困难,但是我坚信中印友好,依然是中印两国人民的民心所向!

500

(至暗时刻,印度依然有着许许多多为中印友好而砥砺前行的善良人民,他们的声音或许微弱,但是不可低估,只要团结一致,就能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

正如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国事访问期间《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演讲中所说:

“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有25亿之多。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

中印合作的民心不可违!

中印合作的大势不可挡!

梵华

2021年11月21日星期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