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钓鱼执法带薪摸鱼,暴露出的严重问题
国美在2021年8月30日至9月3日期间对在上班时间看视频、听音乐、刷新闻的员工进行了通报处罚,自有员工被警告,外包员工被清退。
作为一个十年前的网管,我倒是有点不同的看法。国美这种做法,属于标准的「郑伯克段于鄢」,先纵容再惩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要员工使用公司内部网络上网,就必然需要通过办公大楼的汇聚交换机,而国美只要在汇聚交换机与外网出口之间接一台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就可以轻松实现上网行为审计和上网行为限制的功能。
至于限制员工的上网流量,或者禁止视频、音乐、下载、P2P等无关流量这种,不过在管理页面上点一下鼠标左键的工作量而已。
而这种设备多少钱呢?我在2011年买的一台设备,也不过是20多万,现在功能多了很多,却是不到20万。
国美有钱盖一座35层以上的办公楼,而且能够部署无线办公网、有线办公网,每个楼层需要装接入交换机,机房里面至少要装汇聚交换机,再加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等,难道没钱买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怎么可能。
既然国美早就有了管理手段,那为什么不提前做好限制,让员工无法通过办公网访问影响工作效率的网站和APP,反而是要收集证据,然后再通报批评呢?这不就是钓鱼执法么?
作为打工人,工作时间是出卖给公司换取报酬的,这段时间公司说不让你打游戏聊天听音乐,那员工的确不应该违反公司规定,国美拿到证据后,处理违规(公司规定)员工也是合情合理。
从公司管理制度角度来说,上班摸鱼指在上班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工作内容,一定会写到劳动手册的。绝大部分员工在入职签署合同的时候,都会签收劳动手册,所以这是符合员工手册的送达和签署要求的。
国美的行为,合法合规但不合理啊。国美在公告中仅仅提到了非工作流量信息,却没提到是不是在上班时间产生的工作流量——我就想问国美,当员工为公司无偿加班的时候,能不能利用公司网络看视频呢?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被通报的员工,绩效表现如何?这些员工,是正事完全不干,一直在摸鱼,还是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的休息?这些员工有没有显著的产出和贡献?
最近《启航•当风起时》里面,男主角之一的萧闯,明显就是一个性格活络、销售能力强但是也不守公司各项规则的孙悟空,可他能带来单子,华研公司怎么可能不用他?
我当网管时候是怎么对付常年开BT下载的同事的?我直接在内网IM上找他,说你的IP占用了太多带宽,而且用于BT下载,公司这边也说不过去,我先友情提醒他一下,大部分同事都会收敛的。
我那时候还是个单身小年轻,一边当项目主管工程师,一边当兼职网关,晚上特别喜欢在单位打天梯,顺便挂着BT下载,一边感叹公司的光纤是真快,但完全不耽误我拿了一个2012年「百名建设功臣」啊。
国美颓势已现
很多公司快不行的时候,并不是调整业务路线,开源节流,而是开始削减待遇,严查考勤,严肃纪律,等于是对内严格管理做节流。
等到这个时候,有资源有能力的员工,会第一步闻到味道跑路,然后不愿意走或者无处可去的员工,会咬牙忍着,一边报复性摸鱼,这就的确不是个好现象了。
光靠强制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能卷出最优竞争力的产品么?根本不可能。华为是靠给钱+给成就感+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主动加班的;腾讯是靠给钱+管饭管车+稀缺性来鼓励员工主动加班的。对于脑力劳动型企业,强制员工加班绝对是没有效果的。
比如,国美这边抓到了一些员工使用公司网络看视频,第一步是不是应该通知犯事员工的直接领导?谁的兵谁领走回去教育才是正事,屡教不改才值得通报吧?
国美这种行为,就属于小错大惩。往好听了说,管理层希望能杀一儆百,但最后能达到的目标,只能是让大家学会了用手机流量办私事,少占用一点公司内网。
当一个公司开始猛抓考勤,多半意味着公司增长乏力、运营成本增大、业绩成长不佳。毕竟如果职业经理人抓不出业绩,又要向上负责的话,总要抓一抓员工工作纪律,要不然会暴露出职业经理人水平不行的情况。
2011年,我还在IBM的时候,IBM因为利润率下滑,开始严卡销售人员的差旅和报销,那时销售经理在出差之前,需要向三线经理提申请,也就是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然后很多人就不出差了;而资深销售的报销额度,也变成了2000元/季度,没错,是2千。
这让我想起来《启航•当风起时》里面,华研公司有个丝毫不懂业务的老总林觉民,在公司刚刚拿下康柏电脑代理权,并且接下来宝松钢铁厂的大型机订单后,就表示现在大家已经建立了销售渠道,后续可以减少出差了,在家里打电话就行,而这个人就特别擅长对内管理。
2011年,在我看清了这个趋势之后,我就知道IBM大势已去了,于是选择了用脚投票。十年后的今天,IBM在中国市场上又能发出多少声音?IBM最近又做出了多少创新?现在IBM还有存在感么?
真的,一个公司一旦成体系的对员工搞这种套路,那就是快不行了,明白人都提前跑路了,剩下一群傻子胡搞瞎搞乱折腾。
2004年,国美门店遍布大陆、香港及东南亚,首创了家电卖场的连锁经营模式,并且在香港上市,可惜2008年黄光裕入狱。
2020年6月24日,打造国美帝国的黄光裕出狱,8月,百度高级副总裁向海龙成为了刚刚成立的国美线上平台公司CEO;京东、拼多多也分别购买了国美零售发行的可转债。
2021年11月17日,阔别头条已久的国美,却因为严抓工作纪律而上了一回热搜……光裕大佬王者归来一年多就搞了个这?zeze
我刚刚当项目经理开始管人的时候,是2013年,微软有一个资深专家,记得人天单价是税前8000块,我那时还总想着为公司省钱,大姐1小时1000块,光吃饭、午休、洗手间就要折扣掉2500,于是我总想把专家的时间排满——那是我too young too naive,可我没想到国美的领导层也这样啊!
千万别一直低头干活
没有摸不了的鱼,只有不会划水的社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同样鄙视这几位被国美同胞的渔夫,原因是他们太菜,你用自己的手机流量难道不香么?你一个手机用于工作一个手机用于生活不香么?
明显上班时间看短视频刷时间,对公司不利,对员工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你哪怕看十集纪录片,肯定比刷同样时长的短视频有收获啊!
说句大实话,我是25岁从清华硕士毕业,到现在工作13年了,明年虚岁40了,可我还是触摸到了职场天花板,如果没有新的机遇,恐怕无法改变45岁后主业收入下滑的预期了。
我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我驱动能力都足够高;在没有家庭负累的情况下,除了偶尔玩几个小时游戏,周末抽一天爬个山之外,全都在创造生产力,也一直在头部企业里打滚,境况也不过如此;
光看主业,我的中年危机已经来了。而码字这个副业,我其实已经做到头部,但是从长期来看,文章的传播性远低于短视频,从长远来看还是当成爱好比较好,这让我也很无奈。
国美的年轻人还要在宝贵的年轻时间摸鱼刷短视频而不是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等你们35、40时候可怎么办啊……40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基层中年人,只能看到压力,看不到前程和希望的。
说个段子,昨天跟领导一起面试一位跟我同龄的大哥,结果大哥把我这个面试官整破防了。
领导:你有没有考虑过你再过7年,45岁左右的时候要干什么?
大哥:你们一直在大厂干的人,其实面对的竞争不算大,我这种一直在民企干的,早就开始摸爬滚打了,竞争比你们激烈多了,早就适应了……
我内心OS:破防了破防了。
然而,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我会怎么办?我会做一件内心深处最不想做的事,并且把他成功搞完,比如我现在就准备坚持住,好好搞我的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然后便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这招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