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BYD员工关于比亚迪的员工出租屋内猝死的一些感想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1_11_18_615315.shtml

本人在2020年前在比亚迪任职过,在比亚迪总部深圳坪山待过几年,可以说比较熟悉比亚迪的一些情况。先介绍一下,自己在坪山比亚迪任职的职位是类似网络管理的,平时工作内容是在办公室处理一堆事情(非码农,毕竟自己也不会编程,具体工作内容更类似于运维)但其实是一堆杂事,具体岗位不说了,毕竟自己也不太想透露。

   首先说一下自己的工作时间,基本上就是2班倒,只不过是坐办公室(对,你没看错),比起产线轻松些。早班早上8:00到晚上9:00,晚班晚上上是8:30到早上8:30,早晚班中间有30分钟进行交接班。每个班次人不多,但基本上就是早班人多,晚班人少,毕竟晚班工作量也不大。吃饭时间分别在12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下午5点吃晚饭后继续加班,即使什么事情都没有,也必须加班,一直加到晚上9点,毕竟我们的工作内容就是为了防止网络出现意外事件。即使在节假日我们也是有人值班的,只不过不一定给足加班费,例如春节7天假,只有初1到初3才有三倍工资,初4到初7是给调休单,没有钱(不过现在好像改了,具体怎么样希望有现任比亚迪的员工说一下)

  本人家在广东非珠三角地区,老家GDP排名常年霸占广东省倒数前5名,本人也在老家的很多工厂干过,大的小的都进过,老实说,比亚迪工厂在很多方面其实算是不错了,最起码在员工薪酬待遇福利方面算是不错,而且培训方面也比不少小工厂好很多。很多工厂巴不得你天天24小时一直干活,而且还不要钱那种。当年我离开老家下深圳,除了有朋友在比亚迪外,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城市闯一下,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看看能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

  关于比亚迪,其实我是感触良多的,毕竟它是我干的最久的一份工作,甚至可以说干出感情来了。毕竟我在老家都是一直在产线工作的,接触的人和事都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甚至没有太多前途。来到深圳这边,突然让我坐办公室处理事情,有点不习惯,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不过还好,我接触的项目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很多人都没有经验,大家都是从0开始,很多东西都是慢慢摸索过来的。在这个阶段,有苦有泪,有笑有甜,感觉自己在这个时候成长的不少,当然,头发也白了不少。可以说,比亚迪在这方面给与我很多成长的机会,让我看到了我在老家看不到的东西。

  关于休假和加班,其实深圳这边的工厂或者说广东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单休的,很少有双休,毕竟周六日加班工资是平时的2倍,工作日加班是1.5倍,节假日是3倍,因此很多人喜欢节假日加班,毕竟挣钱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工资=底薪+加班工资,因此为了生活,即使你不想加班,也不得不加(就像你每天起床有100个离职的想法,你还得乖乖去上班)。当时我在比亚迪的时候听说有人天天加班加到崩溃tiao楼了,但消息被封(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也是听别人说的),然后上面就规定了每个月每人必须强制休假2天,不然就惩罚相关人员(ps:当年我所在部门为了赶进度就连续上班上了差不多一个月,那个月基本上没人放假,然后听说有人tiao楼了,上面规定强制休假,才不情不愿给我们休假

  很多人说xx工厂是黑心工厂,天天996,加班压榨人,殊不知其实这些工厂其实相对其他小工厂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我在今年的时候入职了老家的一家电子厂,挂着某国企的招牌,每天12小时轮轴转,感觉比在BYD加班还累,基本上什么都干,而且钱还少。最主要的是天天加班,连假都没得放,而且底层员工都是天天加班,要是劳动局查的话,估计这个工厂可以直接倒闭了。很多人说年轻人不进工厂,其实不是我们不进工厂,而是不想浪费青春为老板谋福利而榨干自己而已。要是工厂条件有那么好的话,为什么我们不进去?很多媒体看到xx康天天有人提桶跑路,但你们知道吗?很多小工厂连人都找不到,工厂大门门可罗雀,连苍蝇都不一定会飞进去。这样的工厂,我只能说:谁爱谁去,反正我不去。

  最后,不知道我的评论会不会顺利通过审核发出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人骂我是BYD的公关走狗,替资本家说话,反正我只能将我经历的一些事情说出来而已,希望嘴下留情。

  深圳很美很漂亮,但我终究只是一名过客,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随波逐流。像我们这样的劳工阶层,除了靠自己,还能依靠谁?即使前方的路再难,也只能朝前走,根本没法回头。

500

500

这是云轨建设的图片,虽然我没有参加过云轨项目,但我却亲眼看见过云轨建设。对于我这样没怎么见识过市面的人,可以亲眼看见这些东西,挺不错了

热门评论 1

  • 大家都是新能源的巨头,外资企业比较遵纪守法,他们的待遇和人员流动率远远好于民营企业,哪怕从市场表现看民营企业远超他们。这不正代表着,在中国现行的发展水平和制度下,工人是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的(前提是企业遵纪守法)。然而实际的表现做对比的话,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制度,市场表现差不多的条件下,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待遇都能天差地别。

    我就举新能源汽车为例吧,虽然特斯拉在国内的名声非常有争议,但在打工仔圈子里,它可是顶尖好企业。上海特斯拉给社会底层普工的待遇: 每个月底薪5330,计件后接近8K,17薪,上四休二,每三个月有季度奖5k-6k,没有996,公积金按最高比率双倍的交12%+12%+5%(用于租房),医保社保最高比例交,另加一份补充商业险让员工及其直系亲属都能医疗费用全报销,伙食基本上可以跟阿里看齐而且免费,高级公众能拿到税后20W以上。

    对比之下,电动车巨头比亚迪的工人待遇甚至不如富士康,大厂打工界鄙视链的最底端。很多珠三角的普工打工人将惠州伯恩和惠州比亚迪一起并列大亚湾大厂两大天坑。

    在厂子里混久了的人都知道很多市场表现不如国内企业的外企的待遇和人员离职率也远远好过同行业的国内竞争对手,员工更能安居乐业,人家规规矩矩做事也能给予普通工人接近于体制内的福利待遇。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用外企统治了市场,所以待遇比国内同行好来解释了。这其实说明了我们现行制度规定的待遇在我们的制造业是完全可行的,只是大多数业主并没有去遵守罢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
最热 最早 最新

  • 已注销用户 积累为自己积累,为自己家族积累。
    中国气象爱好者
    此评论已被屏蔽
    总结 在各种不见报的小厂中,比亚迪还算可以的。 
  • 国家极想实现的内循环就卡死在资本家手上,前几年抓环保,铺天盖地的言论反对,现在结果呢?不要太好,河清澈了,空气好了不少,除了死掉了一些垃圾工厂。
  • 看来不是做不到,而是资本家不想做。
  • 大家都是新能源的巨头,外资企业比较遵纪守法,他们的待遇和人员流动率远远好于民营企业,哪怕从市场表现看民营企业远超他们。这不正代表着,在中国现行的发展水平和制度下,工人是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的(前提是企业遵纪守法)。然而实际的表现做对比的话,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制度,市场表现差不多的条件下,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待遇都能天差地别。

    我就举新能源汽车为例吧,虽然特斯拉在国内的名声非常有争议,但在打工仔圈子里,它可是顶尖好企业。上海特斯拉给社会底层普工的待遇: 每个月底薪5330,计件后接近8K,17薪,上四休二,每三个月有季度奖5k-6k,没有996,公积金按最高比率双倍的交12%+12%+5%(用于租房),医保社保最高比例交,另加一份补充商业险让员工及其直系亲属都能医疗费用全报销,伙食基本上可以跟阿里看齐而且免费,高级公众能拿到税后20W以上。

    对比之下,电动车巨头比亚迪的工人待遇甚至不如富士康,大厂打工界鄙视链的最底端。很多珠三角的普工打工人将惠州伯恩和惠州比亚迪一起并列大亚湾大厂两大天坑。

    在厂子里混久了的人都知道很多市场表现不如国内企业的外企的待遇和人员离职率也远远好过同行业的国内竞争对手,员工更能安居乐业,人家规规矩矩做事也能给予普通工人接近于体制内的福利待遇。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用外企统治了市场,所以待遇比国内同行好来解释了。这其实说明了我们现行制度规定的待遇在我们的制造业是完全可行的,只是大多数业主并没有去遵守罢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