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10次停工迎检,我要干活!我不是演员!!!

网上有句话形容施工单位的真实地位:在甲方面前跟孙子一样,在监理面前跟狗一样,在检查组面前跟傻逼一样…

工地最怕什么?当然是突击检查!三天一小检,五天一大检,一会甲方爸爸来视察,一会监理主子来指导,还有质检站、环保局、安监局、水务局、公安部、当地政府领导等等......刚送走了大佛,又来了菩萨,把迎检的施工单位给整的那叫一个心累......

500

像这样的检查通知,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在某高速项目现场负责人小张的微信群里。

500

500

500

500

按照惯例,一般一个工地出了事故,周围一个片区都要停工整顿,一个项目出了丑闻,全国在建项目都要进行大检查。

铁路领域:

去年的沪昆高铁质量门事件让铁总对铁路建设项目的检查更加严格和频繁。(详情戳:铁总痛下杀手:高铁建设质量管理将严上加严!

2月23日,国家铁路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建设工程“三不问题质量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3月1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通知》。

今年3月和10月,铁总分派多个工作组前往在建项目进行红线管理专项督导检查。这阵势,相较于中央环保督查组。

5月22日又迎来铁路总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检查。

公路领域:

由于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质量问题的曝光,交通运输部5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路隧道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整治,有效消除隧道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链接:在建公路隧道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风暴来袭,严打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行为!)

整治行动时间为2018年5月至12月,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5月31日前)。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5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和联系人报部。

(二)重点整治阶段(2018年6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对照整治重点,逐个隧道制定整治责任分工表和工作计划。对不合格材料和产品坚决清退出场,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处理,并报项目监管单位公开。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实施挂牌督办、重点监管,并建立整治行动工作台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结果应有检测负责人、检测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部将结合质量安全督查,对整治行动进行督导。

(三)总结完善阶段(2018年12月)。各地要组织建设单位对整治行动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强化监督、完善项目管理、责任落实等措施建议,12月10日前将整治行动工作总结和公路隧道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统计表(见附件)报部。部将全面总结整治行动工作成效经验、存在问题,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地铁领域:

5月17日,住建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住建厅5月-10月对全国在建轨道交通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检查分为自查和督查两个阶段,时间从2018年5月至10月。

第一阶段:5月至6月,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自查和整改,并撰写自查报告。

第二阶段:7月至10月,我部组织对部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7月17日至20日,广东住建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广州、佛山、深圳三城在建地铁工程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抽查行动!(链接:172项问题!广州地铁塌方、佛山地铁透水、深圳地铁挖断电缆,引爆地铁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附整改清单)

房屋建筑及市政领域:

3月1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各省住建厅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加强危大工程安全管控、强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每季度开展1次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督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每半年对市、县工作进行1次督查,我部适时对重点地区开展随机督查并通报督查情况。对问题突出的地区要进行约谈。

除了国家级的检查,工地面对的还有各省级、市级、县级部门的常规检查。假如和业主、监理关系处不好,那更糟了,估计一周都有好几场检查。

500

500

经过通哥整理,工地每年要面对的检查有

业主检查

监理检查、总监办检查

安监局、安监站

各省环保厅、各县市环保局

住建部、各省住建厅、各市县住建局

交通运输部、各省交通运输厅、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各省公安厅、各市县公安局

省领导、市领导、县领导检查

各省市质检站

各市水务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红线管理督查组(铁路)

中国铁路总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督察组(铁路)

国家铁路局、地方铁路局(铁路)

节假日检查

年终检查

......

通哥认为,各个单位派出大量的检查组,深入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原本是有利于安全,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现场安全隐患,并予以纠正和杜绝。但是频繁的检查,只会变成走过场,非但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进度。

试问有多少施工单位没有为了迎检停工过?多少施工单位没有为了应付检查演过戏?又有多少工程人痛恨这种频繁而无意义的检查,却有苦说不出?

长此以往,危害不可谓不大——

01  劳民伤财

有基友反映应对各类督查检查考核的材料摞起来比人都高。数不清的检查评比和迎来送往,不仅占用时间,暗含的浪费和腐败问题,也不容小觑。

02 心神难稳

项目管理人员不是“在陪同检查”就是“在迎接检查的路上”,检查过后还存在挨批评、被问责的风险,同时,他们还肩负着进度和产值的压力,如此这般哪还能安心工作?

03 互相演戏

为了迎接各路领导的到来,施工单位提前两天就开始张罗,拉横幅、开喷淋、清场地,实在不行先停工,等领导来了就做做干活的样子。领导一走,没过多久工地又回到了老样子。“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互相“演戏”,彻底成了“闹剧”。

一个月10次停工迎检

进度在哪里?产值从何来?

500

我们不是反对检查

而是那些走形式、浮于表面的频繁检查

各位基友,你怎么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