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台湾的“九一”、“九二”与“久分必合”
——且议“九合一”、“九二共识”与中华“久分必合”
【不久前台“九合一”选,“空降”绿营铁票区高雄的韩国瑜讲“九二共识”仍大胜,且多至15县市蓝营同胜,台湾由此“绿地转蓝天”,颇显“两岸一中”的“九二共识”、以及“两岸一家亲”,已为台民众相当程度接受、认同。由此想到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久分必合”之天下大势,不由让人思析中华“久分必合”之源动力:相同的文化、语言、习性、风俗,“多近同而便交流互利”……】
一、从台湾的“九、九”想到“久”——九九归一、久分必合
不久前台湾“九合一”选举,在民进党以“绿独”为标志、长达20年执政的传统铁票区高雄,“空降”的韩国瑜选前辩论讲“九二共识”仍大胜,且多至15县市的蓝营参选人也同样胜选,台湾也由此似乎“昨日满眼绿地,一夜豁然转换见蓝天”。
凭实而论,台湾此次选举,未必能明证国民党大胜,但确能显示“两岸一中”的“九二共识”、以及“两岸一家亲”,已为台湾民众相当程度的接受、认同或至少是并不排斥。
这不能不让人们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和“奥秘”何在?
本次“九合一”选前曾经为台执政者、绿营乃至美国大肆喧嚣的所谓“大陆干预台湾选举”论,现在已经不再有人提起。倒见绿营的“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也不得不说:因为韩、卢等人都得到民意支持,如果他们要用“九二共识”与大陆做交流,“政院”都尊重。
人们或可打开“脑洞”,“另眼相看”一下这次选中、选后摆到人们面前的两组十分突出的文词标示:“九合一”、“九二共识”。可以发现,十分巧合,词头正好是“九、九”,正合“九九归一”之数!从此也可让人想到同音之字“久”及其所成之语——“久分必合”。这里是有“天数”还是“人算”?还是“民心”、“民意”? 抑或其他?
由此人们应该可以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久分必合”之天下大势,不由让人思析中华“久分必合”之源动力。
二、中华民族地大民多,不为不纷繁复杂,为何总能“久分必合”?——是相同的文化、语言、习性、风俗,是“多近同而便交流互利”……
就现今的时势而言,要说台湾本次的“绿地变蓝天”,首先在于“民意”。而就民意而言,人民的首要需求是“民生”、经济发展,是民众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增长。民进党的败选,首要的原因,正在于其执政前用“维持现状”忽悠民众,一旦大权在握,即改变两岸已经行之有年、行之有效、有“利”的“九二共识”,阻滞两岸交流给台湾民众带来的互惠利益;以台独理念划线,以排除、清算国民党这个“异己”为能事,并不顾经济民生,使民众生活每况愈下。
而要说到中华“久分必合”之源动力,还可以说,这种“源动力”来自:同生共处于中华大地的人们,自古以来有着相同的文化、文字语言、习性、风俗……。而这诸多的“同”,加之地缘的近同,大大便利了人们互相交流乃至互相支持、谅解,并有利于互通有无,互利互助。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中华民族虽然所处地大、民多,不为不纷繁复杂,而即便有“分”,但总能“久分必合”。
这个“久分必合”的源动力,在于“利”,即:“近同便交流互利”。这一源头性的动力,不但适用于祖国大陆各地、各民族;对于同属中华文明,同受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两岸,也完全适用。
三、从中华历史和现实发展需要与民意角度,析台“独”势,对“独”一言
从以上所述,我们应该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两岸关系的最大核心要素、实质是:多“近同”,而便利交流、互利。
而台“独”阻交流、“滞”互利,(而且,一味僵持硬“独”,还逆“天下之大不韪”,必将面临“引火烧身”、玩火自焚),这样的“独”,其利在何处?“民意”支持在哪里能寻获?“独”路在何方?
简析到这里,还想于此时、此情势之下,向台湾的“独”派进一言:虽然,现在台湾的“独”派还有一定影响和势力,但是,请你们不妨——
“醒看”:这次“九合一”所反映出的深刻的“民意”需求;
“前思”:中华文明史所蕴含的“久分必合”的“近同便交流互利”的“天数”——天下大势;
“后想”:“独”路在何方?
请认真思鉴中华历史和现实发展需要,认知民意难违,“人算”不如“天算”,必定要“改弦更张”!
陶文庆(文磬)
备案个人主页中文域名: http://www.陶文庆.cn
非中文“备案个人主页”域名:ttp://twq5105.isite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