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怎么了?

【本文由“sunnyboy”推荐,来自《“非洲版中国”突发军事巨变, 背后的反常矛盾却被故意掩盖了 | 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sunnyboy添加】

这篇文章对埃塞俄比亚的情况做了比较好的分析,揭示了埃塞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放在2019年的时点,彼时这些矛盾尚未全面爆发,这篇文章还是有相当的预见性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显然是位学者,对埃塞政治、经济方面的了解,局限于书面材料而缺乏直接接触。

事实上,这个国家政治上逐渐走向动荡是从梅莱斯去世开始的。2015年梅莱斯去世后,这个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群龙无首、各部族互相不服的局面。因为无法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三大部族相互妥协的结果是选了南方州的人当一个弱势领导,而海马为了平衡部族利益,一面大量对外举债,一面为了雨露均沾而无暇顾及投资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长期效果。这种政策虽然实现了表面的和谐繁荣,却无法保证政治上的长期稳定和经济上的持续繁荣。道理很简单,各部族的胃口不是总能填饱的,填不饱自然会有矛盾;为了实现雨露均沾而进行的大量无效投资,实际的经济效果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显现。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是2018年初的一轮激烈博弈,最终海马下阿比上。

埃塞的旧王族来自阿姆哈拉族;在反对门格斯图的军事斗争中,提格雷人充当了主力,此后长期居于权力的核心地位,享有崇高威望的梅莱斯本人就是提格雷人。阿比所属的奥罗米亚族,是埃塞人口最多的部族,经济相对富裕,但却从来不曾掌握过最高权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阿比以四十出头的年纪就登上了权力之巅,显然使得他个人的政治野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志得意满之余,他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接手的是一座将要倾倒的大厦。阿比上台不久,埃塞就多次出现军队不稳的迹象,每次阿比都是靠自己的“聪明机智”和个人魅力稳住局面,却没有深究背后深刻复杂的矛盾。阿比掌权之后,采取了一些列迎合西方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埃塞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积累的矛盾毫无益处,但是却为他本人赢得了诺贝尔奖,使他进一步自我膨胀,以至过高估计了自己一方的力量,先是挑起了对提格雷人的政治围剿,希望藉此巩固自己的权力,继而在与提格雷人的矛盾激化之后,悍然发动了军事行动,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可谓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

今天看来,提格雷人和他们的同盟推翻阿比政权应该不是大问题,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坦率地讲,我不认为这次革命之后这个国家能够走向稳定和繁荣,我甚至担心这个国家会进一步丧失凝聚力,中央政府的控局能力会进一步下降,各部族、各州会进一步走向各自为政、分离割据的局面。希望这一次我会猜错。

从埃塞近三十年的历程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两点:一是治理国家在于找到切合自己的道路,无论是西方的民主,还是东亚(包括中国)的发展道路,都是基于本国国情的,非洲人要想实现稳定和繁荣,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二是短视的政策和措施只能造就表面的和谐繁荣,发展也不能主要依靠债务和外来援助,毕竟纸终究包不住火,在表面的和谐繁荣之下,深层问题不断积累,终究会导致火山再次喷发,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