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反「台独」应包括其所衍生各种流派

  中国国民党第二十一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政策纲领,虽然人们对其提到「反对一国两制」,及所坚持的「九二共识」只是「一中各表」,颇不满意,认为难以「收货」,但考虑到基于政党在选举中的工具性,亦即「选举机器」的功能,国民党也已「随大流」地公布将其性质由「革命政党」转型为「民主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以实现胜选的考量,而不得不为之,否则就可能会蜕化为新党那样的泡沫政党,而大叹「无可奈何」。

  但也有亮眼之处,就是「全代会」旗帜鲜明地反「台独」。除了是通过由朱立伦提请的新「政策纲领」,纳入坚决「反台独」之外,还通过了大陆台商代表许弘霖等一百人提交的提案,建请中央党部成立「反台独工作小组」。该提案认为「反台独」是中国国民党应负起的历史使命,因而建请中央党部成立「反台独工作小组」,并建议由党主席朱立伦担任「反台独工作小组」组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国政研究基金会」副董事长分别担任副组长,大陆事务部主任担任秘书长。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报,及时向民众澄清与说明中国国民党反「台独」的坚定立场。

  大会议决,将此提案移交中常会议处。今日星期三就是「二十一全」闭幕后第一个中常会召开的日子,是否会讨论这个已经获得「全代会」通过的议案?这涉及到一个颇为尴尬而又微妙的问题:与此前在「全代会」当时就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随后就召开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三十二名选任中常委,另由党主席任命七名指定中常委的程序不同,现在却是因为此前为了辅选「总统」候选人韩国瑜,中常委任期延长至「总统」大选后改选,去年一月大选过后原本应该改选,却又再拖了两个月,与三月党主席补选一并举行。而根据党章第三十二条有关中常委一任任期二年的规定,去年三月十八日才就任的第二十届第二任现任中常委,直到明年三月任期才会届满。中常会初步达成共识,规画在明年三月五日改选,前置的中央委员选举,则规画在常委选举前四十五天,约一月下旬完成。因而将会出现新、旧党意重迭的奇特情形,亦即第二十一届党主席与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常委同时存在的乖谬现象。

  这就导致产生一个矛盾:有关成立「反台独工作小组」的议案,究竟是送交第二十届中常会处理,还是等到第二十一届中常委选举产生后,才由新一届中常会亦即是由朱立伦主导的中常会处理?如果是前者,现任中常委的三十九人,其中三十二人是在江启臣任党主席时选举产生,指定中常委的七人更是由江启臣任命,因而充满「江系」色彩,其中有人更是典型的「选票主义者」,因而极力主张「淡化九二共识」,可能会不太乐意处理这个与其政治理念并不吻合的议案。如果是后者,当然会完全执行朱立伦的意旨,及由其出任党主席后的「全代会」所通过的新党纲。但这要拖延一些时间,直到明年三月中旬新一届中常委产生之后再处理,这可能会令人产生「摊冻」的感觉。

  因而在「全代会」上,党代表李昶志等人提案指出,国民党新任党主席及第二十一届全国党代表已于九月二十五日选出,按例应即刻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及中央常务委员,却安排在党代表选出后六个月才改选,与新任党主席朱立伦推动党内「改变」的理念大相径庭,因而建请应于今年十二月底前完成中央委员、中常委改选。

  李昶志等党代表的提案的原意,是针对二零二二年「九合一」选举在即,各政党磨刀霍霍、整合人选布局全台,国民党却至今仍在进行内部改选,基层党员忧心忡忡、深怕二零二二年大选失利,因而建议提前进行中央委员和中常委选举,以利迎接「九合一」选举。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有关成立「反台独工作小组」议案的落实及运作。

  其实,要讲国民党现在才揭橥「反台独」大旗,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自从蒋介石率领二百万军民转进台湾地区后,国民党就一直高举「反台独」大旗,并以法律及警总等专政机器进行无情镇压。直到解除「戒严」,「大法官会议」作出「释宪文」,认为《国家安全法》有关「不得主张共产主义和国土分裂」的内容「违宪」,才解除了对「台独」的防范。但仍有官员继续反「台独」,由此而发生了「清华大学」的「独台会案」,侦办该案的「调查局长」高明辉,因此遭受压力而辞职。这是台湾地区的历史上,最后一宗惩办「台独」案件。其过程在由高明辉口述,范立达整理的《情治档案──一个老调查员的自述》一书中,以「末代叛乱案『独台会』案」为专章,有较为详尽的忆述。

  民进党为了夺取台湾地区的管治权,深知其「台独党纲」是「票房毒药」,因而为陈水扁上台骗取选票,通过了《台湾前途决议文》,以「后法优于前法」的法理,「冻结」了「台独党纲」。但民进党仍然奉行「台独党纲」,因而「台独联盟」就成为其党内主要派系,并容纳了大量的「独派」人员。而马英九上台时,本来是提出「不独、不统、不武」的,但在吴敦义建议下,调整了位置,将「不统」摆在「不独」的前面,这就导致连国民党也开始纵容「台独」。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台独」动作不断,大搞「去中国化」,实行陈水扁时期的「台独」史观课纲,并直接否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借机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鼓吹「一边一国」和「两国论」。

  蔡英文还发明了一个名词,曰「天然独」。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现在真正主张「台湾独立建国」的,都是曾经接受过日本统治期间「皇民教育」的那一代人,现在基本上已经雕零,其中的代表人物辜宽敏也已九十五岁,时日无多了。因此,现在在台湾地区,真正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的「独派」,其人已经不多,而当代的「独派」大多是以「华独」的形式出现。

  实际上,蔡英文就是坚持「中华民国是台湾」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贩卖「台独」的货色。每逢民进党召开「全代会」,有党代表提出「冻结『台独党纲』」提案时,蔡英文就以根据「后法优于前法」原则,《台湾前途决议文》已经替代了「台独党纲」为由,拖延处理。因此,今天的「台独」,已经不再是追求建立「台湾共和国」的「台独」,而是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的旗号,亦即蔡英文本人受李登辉指派,研拟出「两国论」的「台独」。由于其仍然盗用「中华民国」的称谓,因而是「华独」或「B型台独」。

  因此,国民党政纲的反「台独」,仍不足够,因为正统的「台独」已经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以「华独」形式出现的「台独」。如果国民党只是强调反「台独」,可能未能完全做到有的放矢,因而应当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包括「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及「华独」等,这才是真正的反「台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