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永久女王别祸害她了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这阵子,一堆待播剧的路透都要把我看麻了——

题材?

女将军。

500

女将军。

500

还是女将军。

500

一时间,巾帼英雄的人设仿佛成了内娱kpi,所有人都抢着来分一杯羹吃。

这本身只是大女主人设的升级版,扎堆也不值得奇怪。

但,四千年的一张剧照,属实把我整无语了——

这真不是闹着玩的吗?

500

我们以前的女将军,分明是这样的——

500

500

顺手发了条微博吐槽。

没想到,有共鸣的网友也不少。

500

500

网友们膈应的点其实很明显:大女主在内卷,审美却在降级。

如今的女将军,再也不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女中豪杰,而只是干瘪的人设。

你可能也有相同的不解——

国产女将军,为什么再也飒不起来了?

500

最让飘不适的是,国产剧一面对这种角色趋之若鹜,一面又叫人看不见任何诚意。

最明显的,许多出演女将的女星,不说演得好。

就连基本的外型、气质符合都谈不上。

演一个女将士,最基本的特质,是英气。

不必提高级的中性美感,但最基本也得做到干净利落,不带脂粉气。

但,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

《遇龙》里的祝绪丹。

说着在军营里不该保养,脸上却是个精致的全妆。

500

倒不是说女将就一定得糙,但她的整体气质太过绵软。

两弯眉毛耷拉着,眼神倒是够亮,但水汪汪地只见娇态。

强行撅起个嘴,更像是在撒娇。

就像飘之前写国产剧里的劣质女扮男装,这种打扮,是先看到的性别,再看到戏。

角色要求她们丢掉娇柔,女演员却不敢放胆去刚。

说她是个冲锋陷阵的大将,她的豆沙色口红都不信。

500

有心要扮英气的,也大有跑偏者。

好一点的,是画两条剑眉,捏着眉心故作深沉。

500

再过分一点,就是大浓妆+挑眉冷笑的油腻了。

500

500

这连英气的边都够不上,只能算邪魅狂狷。

而槽点多到无以复加的,还数鞠婧祎的《花戎》——

500

且不说,她这小身板去撑一身戎装,是不是太勉强了点。

光是这一根根精妙管理的发丝+半永久鞠式妆容,就让人大无语。

你见过哪一个军营里的人是这模样??

只截出脸部,你都看不出和她平时的营业照有什么质的区别。

500

妆发造型都无比妥帖精巧,so?

搞女将军这一设定,售卖的却仍是灵魂出走、人畜无害的糖水美貌。

其他花絮更见问题——

半个身子埋在沙里,还在不断地刘海管理。

她都无法容许一根头发的越界,自然也不会接受丰富和改变。

500

如今多数国产剧拍女将军。

要么是换汤不换药的换装秀,比起打仗更像是来参加漫展。

要么是靠服道化强行撑气场,却只撑出来油腻感。

展现不出分毫的飒爽英姿,眉毛画得再锐利,眼神都是木的。

500

这种人物呈现,是连门槛都迈不过的。

那,好的女将军形象该是怎么样的?

张天爱新剧《阿麦从军》路透图,就算过关的。

张天爱的气质本就是英气挂的,脸部轮廓锋利但不刻薄,带出利落的飒感。

更重要的是眉眼间有锋芒,不见脂粉气。

500

搞战损,也是老老实实往脏了做造型,不是那种剧方最爱营销的娇滴滴的“破碎感”。

500

当然,人物塑造最终还得演技里见真章。

但,外型贴得上设定,至少没啥违和感,人物是能立住的。

跨过了门槛,更进阶的还有气场——

要有统帅三军的威慑力、掌控力。

例如,Maggie Q在《三国之见龙卸甲》中演的曹婴。

电影是个烂片,魔幻古装也称不上好看。

但,Maggie Q眼神里的狠辣冷血却直教人脊背发凉。

500

她演出了一位女将很是核心的气质——

傲骨、杀气。

在腥风血雨的沙场上,前者是用来威震、统领将士的,后者则是用来扫除敌人的。

而作为曹操后人的曹婴。

她的每一细微神情,都带着不容违逆的霸道,与杀伐狠厉的危险。

500

Maggie Q的造型是素,是脏,是粗糙。

却真正像个踩着万千枯骨走出的枭雄。

说到底,真正的沙场,是容不下那些矫揉造作和乏味精致的。

女将角色的核心魅力,本就在于跳出性别框架,去展示女性不同于大众期待的一面。

而多数女星演不好的症结,便在于没有对女性影视形象的真正突破。

既要享受大女主的人格光芒,又舍不得那些肤浅的娇美。

500

可对于一个女将军,精致、美艳恰恰是最无价值的。

京剧大师杜近芳演《穆桂英挂帅》。

年逾半百,身段不似年轻时利落。

但,就凭这犹如金刚怒目的一眼——

500

她说她“一剑能当百万兵”,我是信的。

500

而如今的女将军角色烂,何止是烂在外型上。

从前我们欣赏那些威风凛凛的巾帼豪杰,爱的是一种杀伐果决的勇,和独当一面的强。

而国产女将军飒不起来的原因,也在于她们丧失了这一特质——

强大感。

多数情况,反倒让人担心她们在战场上能不能撑过5秒。

500

女将军的弱化,除了因为资本青睐的傻白甜风泛滥,也与女星的业务能力挂钩。

最典型的,打戏。

作为一个要统帅三军的武将,这总是躲不掉的基本功吧?

可,在如今的国产剧里也是极限消费降级。

《凤囚凰》中,白鹿饰演的大将军霍璇。

一出场就是独自深入敌营的爽文套路,然而,也不见什么对决大场面。

反倒直接飞天,来了招天女散花的神功。

500

而到了《遇龙》,就无所谓武打了。

祝绪丹努力在演一种武功盖世的沉着,身段却是实打实的笨拙。

让她如此的胸有成竹的,也并非什么稀世神功。

而是江湖绝技:慢放。

500

最重要的打戏,就靠这拙劣的特技特效糊弄过去。

更要命的,还有这些位女将军与男主角的对打——

前者,打出一种让人黏糊的调情感,带着一种谜之油腻。

500

后者,直接定格成两个AI。

500

《杨门女将》里,穆桂英和杨宗保的定情一战,可都是实打实的拳脚。

这才真正体现了主角在爱情里的势均力敌。

500

武术底子薄的,少说也得像霓凰这样。

大动作虽是武替完成,但刘涛的动作和表情,都做得足够自然利落。

这种信念感,至少让人相信,她是来帮忙而不是添乱的。

500

仔细看,上马时的“霓凰”是有胡子的

真正好的打戏,还得瞧真功夫。

唐人版《杨门女将》,由香港武指陈伟滔指导,又汇集了一批香港的顶级打星。

里头的打戏,可谓一绝。

女主李若彤本身虽没什么功夫底子。

但她能将每个动作都做到流畅飘逸,最终效果也算利落可观。

500

至于更精彩的。

“中国第一女武替”王新芬饰演的杨二娘,一杆杨家枪舞得猎猎生风。

500

还有招招遒劲老辣的郑佩佩。

500

除了身手“虚”。

国产女将军显得虚浮油腻,还因为她们往往演的只是一种符号式的“英雄气概”——

只见表情上的凶狠,却没有心灵上的饱满。

而有的角色,即便表面缺乏飒感,靠内在人格魅力,也能被记住。

因为,更深层的强,还得是由内向外生发,精彩在人格上的。

就如《封神榜》的殷十娘。

500

十娘虽有勇有谋、战功显赫,却很少被提及女将的身份。

更深入人心的形象,是“母性”。

原因也简单,殷十娘的“妇人之仁”,实在太多——

婆婆刻薄,她千依百顺。

丈夫巨婴,她保姆式照料,战功全给了他充面子。

连反派柳琵琶酿下的大祸,都是她顶的罪。

500

对比起来,妲己都比她有大女主相。

500

但,十娘的性格其实有深层的逻辑——

李靖冷血愚钝,刚愎自用,百姓危亡却尽在他一人身上。

哪吒桀骜自负,顽劣不堪,犹如陈塘关的一枚定时炸弹。

这些男性英雄们的“强”太过蠢笨,都是要她的“弱”来兜底的。

而十娘真正的魅力,正是示弱表象下的韧与强。

例如与神鸟的一战。

殷十娘被陷害丢了军帽,而李靖则听信谗言,令军队死伤惨重,自己也危在旦夕。

500

这种关头,十娘只得放下尊严。

又是跟好大喜功的柳琵琶示好,以通过她向丈夫献计。

500

又是混进军营找李靖面陈,低声下气地争取上阵的机会。

500

才让夫妻再度合力,解了困境。

是很卑微。

但面对李靖这种油盐不进的茅坑石,须得把腰弯得够低,才有可能挪动。

《封神榜》虽豪杰无数,十娘却是少数有大局观的人——

不盲目自信,不被自己的实力所蒙蔽。

凡事只为百姓找最优解,即便往往要折损自己。

500

她不曾亲手摘下战果,做的也不是出风头的事情。

但,上阵杀敌、运筹帷幄,无数琐碎的杂事,都有她的一份。

说白了,各路仙家大多是为了成就自己。

仅她是只为苍生。

有些人不屑殷十娘,认为她姿态太低,没有独当一面的霸气和魄力。

500

但,国产大女主里你很难找到一颗比她更强壮的心脏。

从夫失子、逆夫寻子、为了弥补,宠子无方、再到爆发点的雨中教子。

十娘的人设丰满而有血肉。

这才是支撑起强大人格的根本。

500

谈到这,国产剧再出不了优秀女将形象的根本症结其实显而易见——

如今的影视公司以及演员,压根想象不出一位女性征战沙场是什么样,脱下戎装又是什么样。

没有概念,塑造的角色自然也无灵魂。

500

进一步讲,也是懒得塑造。

资本捧这种角色,本就因为它是爽感天花板,回报丰厚。

而如果只是想造一个经济好用的营销点,又何苦在乎质量呢?

也正是强行立人设,预埋了国产女将角色的致命伤——

人物逻辑断裂。

一种反面典型,是急于贩卖爽感,于是切掉成长历程,上来就是叠buff的天降霸总。

500

另一种则是没来得及成长,导致的人格分裂——

一身威武的铠甲,却还是记忆里那个最天真的丫头。

500

试想,一个女性最终走上沙场,需要多么复杂的心路历程和际遇。

呈现出来,竟能如此粗陋肤浅?

更糟心的是,这些演绎无一不带着一种男凝视角——要么是爹味女领导,要么是无害傻白甜。真正属于女性的特质和转变,在资本场域中却不见踪影。真正丰满立体的成长线,飘想到的是20年前的《杨门女将》。

杨八妹(李若彤 饰)出场是个任性的大小姐。

因为心浮气躁,喜欢强出头,给杨家惹了许多麻烦。

且,她一直不认同这种让她家破人亡的“伟大”。

500

另一位女主穆桂英(宁静 饰),出场则是个土匪头子。

她不在乎国家危亡,乐得在山寨中独善其身。

唯一在她心头上的,只有一个杨宗保。

500

《杨门女将》中女性的成长,并不以愚蠢和懦弱为起点。

相反,杨八妹和穆桂英本就是强悍、勇猛的形象,只是观念还停留在较幼稚的自我层面。

故她们的成熟,更多在心智上。

杨八妹天真勇敢,却经常意气用事,丧失判断力。

敌人逃回城池,她也敢独自硬闯,不顾个人安危。

500

又因在感情中受了伤害,危急关头陷入自怨自艾,无法自拔。

500

改变的契机,是一份责任心。

杨排风身中剧毒,八妹主动请缨,承诺皇上如果出手相救,她愿只身守卫边疆。

也因此,她在沙场镇守七年,逐渐洗濯了稚气与鲁莽。

500

一个明显的对比是——

当年杨八妹为救人而犯错,受佘太君惩罚时,她坚决不服。

而后来穆桂英挂帅,她同样因救人违背了军纪,却能为稳定军心主动领罚。

到这时她已明白,一腔孤勇不足以成事,更需要责任与担当。

500

反观穆桂英,她的问题则是太过自我,逍遥自在惯了,不愿担责任。

临危受命挂帅出征,也是为了杨宗保。

也因此,在杨宗保遇难之际,她几乎丧失了求生意志。

500

儿女情长,为爱丧志,看似小家子气,胸襟太窄。

但,《杨门女将》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它尊重了这些独特的私人感受。

它不以那种符号式的英雄形象去限制角色,反倒如实呈现着女性的徘徊与脆弱。

且也是因为这个“情”字。

穆桂英从家恨体会到国仇,从爱人共情到苍生。

最终重燃了斗志。

500

最后,两位英雄赢得胜利,握着手望着太平的天下。

这不只是又一场胜仗,更是女性的觉醒与成长。

500

如今的国产剧,往往是套模板式写女主。

但《杨门女将》描画人物,始终是先讲“巾帼”,再论“英雄”。

先塑造一个活的女性,才能挖掘出独特的强大。

因此即便是女将群像,剧中人物也有着各自饱满的灵魂,极具生命力。

500

而糟糕的女将角色,不仅是粗制滥造的英勇,往往还会阉割女性的生命厚度、人格特征。

因为某种意义上,传统的英雄形象,正是通过排斥“女性特质“而建立的——

丢掉诸如柔软、感性、细腻、同情心等“人性弱点”,剩下的就是英雄气概了。

正如国产剧最爱拍的变身瞬间:

只有象征性地丢弃那身裙装,一位巾帼英雄才能诞生。

500

但英雄本不该被一种标准框定。

纯以雄性气质为模板去塑造大女主,也是一种爹味思维。

女将军这类角色,也可以是女性打破框架,塑造自己的强大标准,接纳自己的人格的契机。

好的女将形象,吸引人的一定不只是伟岸的神格,更是真实鲜活的人格。

500

是时候给资方提个醒——

不尊重一个“人”该有的层次和深度,只为了生产爽感、贩卖刺激。

注定拍不出能看的东西。

而排除掉人味儿得出的女将,是既无女性美,更无人性美的。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