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朝鲜战争》,这些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0年10月25日,朝鲜半岛北部,中国军队同联合国军的战斗在不同的地点同时打响了。这一天,被中国政府确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七十一年过去了,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已是耄耋老人了。我们年轻一代,很多对这段历史不再了解,唯一的认识也局限于教材里的几页纸。但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对不能忘记青山下埋葬的万千忠骨。同时,我们应该更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尤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

志愿军的大智慧

国内的不少影视作品多只表现了志愿军人海战术的场面,是不准确的。如此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志愿军靠的就是人多;二、志愿军有勇无谋。中国军队在战场上除了大名鼎鼎的“三三制”,还有很多战术打法,比如口袋战术——诱敌深入再包圆全歼,穿插战术——插入敌后再分割围歼等等。除此之外,志愿军还有很多智慧的展现。

在云山战斗中,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六团四连率先到达公路大桥,发现面对的是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三营M连。眼看一场恶仗在所难免,可接下来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四连的战士们“堂堂正正、十分肃静”地向美军驻守的大桥走去。

事实上,中国士兵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凭借机智和胆识赌了一把。而结果证明他们赌赢了!美国人完全没有认出他们,而是将其当作了南朝鲜的军队。除了语言,无论是服装,还是外貌,中国军队同南朝鲜军队的士兵都相差不大。即使是南朝鲜人都会认错,更何况是美国人。

据中国第三十九军史料记载,他们甚至“还和美军握了一下手”。美军战史中也有描述:一个连的中国士兵偷偷越过了警戒线——哨兵把他们当成韩国军队了。

另外,美国的飞机曾多次误炸南朝鲜的逃兵。原因就是南朝鲜士兵被打烂的棉衣和不堪的装备与中国志愿军实在是太像了。

巧妙的伪装,天才的土木,隐蔽的行军,美、英等国的军事家们将中国人的这些特殊能力称为“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美军战史有一段详细记载:中共士兵的“白天”开始于夜幕降临的时候,大概在晚上七时左右,直至翌晨三时。拂晓时,即五时三十分,他们要挖掩体,伪装所有的武器装备,然后吃饭。在昼间,只有侦察部队在行动,以寻找第二天的宿营地。主力部队都静止不动加以伪装,从航空照片和空中观察是无法看到的。如果一名中共士兵在白天去掉了伪装,飞机来时他必须在留下他踪迹的地方一动不动,军官有立即枪毙违令者的权力。

志愿军的智慧,总的来说就是:办法土、效率高。比如,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黄色的棉衣容易被敌人发现,中国士兵就一律反穿棉衣,白里子朝外和雪地融为一体。再比如,过江时枪里灌进水都被冻住了,就撒一泡尿在上面,解冻了就继续冲锋。还有把石头在火上烧热,塞在担架上的棉被里,来保持伤员的体温等等。

对比志愿军的大智慧,联合国军的一些行为则显得格外幼稚。

战争初期,中国士兵惊奇地发现被俘虏的美国佬的背囊里,几乎人人都有几只朝鲜铜碗。后来才明白,原来美军听说东方人使用的碗都是用黄金制造的,所以他们一边打仗一边收集朝鲜铜碗。不得不说,美国佬这智商真的堪忧。

还有一个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朝鲜高原上,一头饥饿的黑熊出没在美军驻扎地,把一个快冻僵了的二等兵吓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下,他做了一面画着镰刀和锤子的苏联国旗,并且把这面苏联国旗裹在了身上。原因竟是,这个二等兵认为这样做是在告诉黑熊别吃自家人。

共军竟然释放俘虏!

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蒋匪军,肯定都对“共军优待俘虏”一清二楚。但美国人和南朝鲜人从没跟共产党打过仗,他们在内部的宣传还是共军很凶残,凡是俘虏格杀勿论那一套,所以刚开始打的时候,他们就特别害怕被俘虏。结果他们却发现:中国人不但不杀俘虏,还释放俘虏。到后来,美国士兵竟然还把志愿军的俘虏证当作护身符来用。

第一次战役时,由于司令官沃克比较多疑,进军总是犹犹豫豫,导致我军的诱敌任务一直难以实施。彭老总就致电军委,建议释放一批战俘:一是表现人道主义精神;二是打破敌军怕杀的心理。毛主席听后大加赞赏,立即回电:赶快放走!

中国军队释放战俘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应,也引起了美军情报局极大的恐慌。他们分析说,中国人往往会跟战俘说:“你们是资本主义压迫的牺牲品,只有逃脱帝国主义的地狱,才能获得共产主义天堂的自由。”同时,中国人还要求战俘把中国军队的人道主义精神“告诉你们的同伴”,“敦促你们的同伴掉转枪口对准你们的军官”。

美国佬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还是一支农民游击队的时候,其制定的第一部军纪中就明确写有“不许虐待俘虏”的条款。

金日成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前他们在面对美国人时那是绝不留情的。于是在第一次战役快结束时,彭老总又不辞辛苦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来解释。信中就讲道:由于我们采取了上述俘虏政策,也就是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使敌人的战斗力逐渐减弱,并争取了广大俘虏补充了自己。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一部分战士是由俘虏兵补充的。在解放战争中,我们的兵源主要是靠俘虏。 

李奇微将军在回忆录里就写道:“中国人释放俘虏的做法,与北朝鲜人对待俘虏的做法完全不同。有一次,中国人甚至将重伤员用担架抬着放在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伤员时,他们没有向我们射击。”

美联社记者怀特在报道中说:“被释放的美军俘虏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对他们很好。他们得到和志愿军一样的口粮。志愿军曾用他们有限的设备治疗这些伤兵。中国人不搜美国人的口袋,并且让他们留着他们的香烟、金表和其他私人的东西。”

“中国喇叭”,敌人的丧钟

几乎所有的国内战争片里,我们都会听到那段熟悉的冲锋号。朝鲜战场上,在美国士兵中流传着关于“中国喇叭”的许多骇人的传说。

说冲锋号其实并不准确。在部队里,营级以上才会配一个正经的司号员,也就是说能用军号吹出成调的冲锋号的人。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要找到一个会吹军号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美国人口中的“中国喇叭”不仅只有军号,还包括哨子、锣鼓、喇叭、甚至是牛角,凡是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

由于志愿军的闪击战往往都在夜里,这种尖厉而杂乱的声音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想而知,美国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回忆起那些被“中国喇叭”支配恐惧的深夜。光是中国士兵单薄的胶底鞋在冰雪上发出的沙沙声,还有从冻僵的喉咙里发出的低吼声,也足够让敌人们铭记一辈子了。

《韩国战争史》中就有一段有意思的描写:一到子夜,中共军吹喇叭敲锣打鼓,集中大批兵力进击……如上所述,我军在中共军采用人海战术进行作战的最险恶的情况下,为了消灭敌人,宁死不屈,英勇献身。

战后根据联合国军方面的统计,这次战斗里,南朝鲜第六师七团全团3552名官兵中,只有875名逃了回来,还损失了所有的重装备。而它所谓中共的“大批兵力”,实际上只有志愿军三五三团一个团的兵力。而且,中国军队由于急促行军而来,官兵疲劳,并且没有炮兵的支援,更没有飞机的支援。所谓的“人海战术”,只不过是是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喇叭”下产生的幻觉。

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第七连司号员,郑起,在釜谷里战斗中凭借一只小铜号,逼退了英军的六辆坦克。

在仅剩七名中国士兵的阵地上,郑起一边扔手榴弹一边高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不能让敌人夺去!”当涌上阵地的英国士兵听到响亮的号声,迟疑了一下,然后立即转身向后跑。郑起一遍又一遍吹着军号,一直吹到嘴唇出血,一直把敌人吹到公路上。

战斗结束一年以后,郑起应邀到北京参加新中国诞生三周年,他接到的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毛泽东拉起了这个年轻士兵的手。

关于冲锋号,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志愿军第四十二军一二四师三七一团二营四连司号员,张群生,一个来自鸭绿江边的青年。入伍前张群生在文艺演出队里干过,入伍后担任司号员,不但能吹出传达各种指令的军用号谱,而且还能用军号吹出家乡的小曲。每当在等待敌人进攻的时候,张群生都会吹奏一曲中国士兵熟悉的《小二黑结婚》。大家亲切地把他“司号员”的称号改为“司令员”,在四连,提起“小张司令”没有不知道的。

烟台峰阻击战中,在连长刘君同美军的肉搏战中牺牲后,张群生真的担任起了四连的司令员。他带领连队坚守阵地直到仅存三人,阵地前是躺着的200多具美军尸体。

污血染红了焦土,三名中国士兵和烟台峰陡峭的主峰一起,屹立在暮色中。张群生把自己的白色的毛巾盖在连长的脸上,在夜幕中又吹响了那支军号。指挥所解读了烟台峰主峰上传来的号声,它的含义是:天黑了,我们还在烟台峰上!

朝鲜战场上的中国速度

朝鲜战场,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八团,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抢占了三所里,关死了美军南逃的“闸门”——仅仅先于美军5分钟到达。

要知道,当时的志愿军没有机械化部队,全靠步行。行进中的士兵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草,在泥泞的地方为后面的炮兵垫路。他们破例白天在公路上明目张胆地前进,也就意味着要遭受更多来自美空军的打击。但如果他们不及时到达三所里,战士们的伤亡将会更大。

结果,美军飞行员没想到中国人竟敢在公路上大摇大摆走路,认为这必是从北边撤退下来的南朝鲜部队。他们甚至通过无线电,要求三所里的南朝鲜治安军给这支“撤退的国军”准备好米饭、开水,以及一些朝鲜人喜欢吃的咸鱼。

朝鲜战场上的中国速度还有很多,志愿军部队中流行一支歌,其中有一句歌词就是:两条腿撵上四个轱辘。

著名的松骨峰战役中,在三三五团的防区,有四辆美军炮车通过公路向南跑了。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在电话里向团长范天恩发火:“给我追回来!记住,不许一个美军南逃!”

此时的松骨峰上,三三五团在美军的四次冲锋下兵力已经非常紧张。但是军令如山!范天恩立即派三营的两个连去追,必须要将美军置于死地。两个步兵连翻山越岭抄近路,整整追了一天,最终把四辆美军炮车追上并歼灭了。

志愿军部队还一直流传着一个士兵的故事,说他的“11号”赛过了汽车轮子。他就是“追击英雄”——冷树国。

十九岁的冷树国出生在辽宁,有一手木匠手艺,土改时参加了解放军。抗美援朝时,他是志愿军第四十二师一一二师三七二团四连的战士。

之前冷树国收到一封弟弟的来信,信上说:“你参军好多年了,也没见你立过什么功,村子里参军的人都有功了。”对此,他深受刺激,想着一定要在朝鲜战场上立个功回去。

于是,在追击美军中,他无论如何要求担任尖兵,一直跑在连队前面至少两公里。在一次穿插追击中,冷树国带领的由五个士兵组成的尖刀班,竟然拦下了敌人的十几辆汽车和五门山炮。冷树国还徒手俘获了一个美国陆军上校。当大部队赶到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追击英雄脚上,竟然没有鞋!

在凶险的朝鲜战场上,事实上我们已经证明了:中国没有超级战士Rambo,只有可爱的志愿军战士。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发表演说:“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已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谁要是企图把中国近五万万人口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谁要是抹煞和破坏这四分之一人类的利益而妄想独断地解决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那么,谁就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美帝野心狼的结局只有一个——头破血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