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

转自知乎   作者  武斌

流浪猫不属于某个生态系统(不会有生物对它们的生存造成危害,而它们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它们看起来弱小,真的如此么?

它们捕捉城市中的鸟类,单纯只是为了好玩。你可能会问,那我投喂流浪猫,它吃饱了,这一现象会不会减少呢? 不会,爱玩是天性啊。

500

500

流浪猫对中国本土野生动物的影响一直没有研究成果和具体数据。这方面只有其他国家的数据。这研究空白也一直被爱猫人士用来,为自己喂养、弃养和无底线同情流浪猫等一系列不文明和无知行为开脱。南京大学的李忠秋教授和他的团队最近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

他们的研究显示,估计每年流浪猫在中国会杀死16.1亿到49.5亿只无脊椎类动物,16.1亿到35.8亿只鱼类,11.3亿到38.2亿只两栖类动物,14.8亿到43.1亿只爬行类动物,26.9到55.2亿只鸟类,以及36.1到98亿只各种哺乳类动物。这数据与美国散养猫捕杀野生动物的数据差不多。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320720309873

500

500

流浪猫被IUCN定义为最危险的入侵物种!红色目录表示,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一共有100种

500

流浪猫入侵的范围,涵盖各个大陆上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科学文献支持!

500

500

流浪猫已经造成生态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后果就是本土物种大量减少和灭绝。

500

事实上,某些地区流浪猫捕鼠的效率极低。例如,2016年美国纽约市政府曾经联系某机构试图用流浪猫来捕鼠,不过现在的流浪猫早就看到老鼠就怂了。

https://blog.frontiersin.org/2018/10/01/urban-ecology-cats-new-york-city-rats/

500

科学研究表明,在城市里,想通过流浪猫来控制老鼠的数量,效果几乎没有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86234/

和捕鼠相比(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流浪猫对鸟类和对其他动物的猎杀影响更大也更严重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18.00146/full

500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流浪猫是公认的,有红色警告的,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

http://www.iucngisd.org/gisd/species.php?sc=24

流浪猫在城市生态链里没有天敌,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流浪猫的繁殖数量无法通过原有的生态进行自动调节,所以对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其他物种会有灾难性的后果。流浪猫在世界范围内至少造成63个种群灭绝

https://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fee.1633

500

流浪猫捕杀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鼠类等等这些动物,不仅是因为捕食也是因为娱乐。在各个大陆和海岛,流浪猫会通过疾病、虐杀和“恐惧”效应(fear-related effects)来大幅度减少其他种群的数量,最后使这些种群面临灭绝或成为濒危物种

以澳洲为例,至少有20种本土的哺乳类动物因为流浪猫的捕食而灭绝;被流浪猫猎杀的鸟类多达338种,其中71种已经是濒危物种

https://www.publish.csiro.au/WR/WR17160

而在美国本土,每年流浪猫杀死14亿-37亿只鸟类,以及69亿-207亿只小型哺乳类动物,这研究刊登在《Nature》下的子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2380

而恢复正常的生态系统,最有效的就是建立“无猫区”(cats excluded areas),澳洲正在做并已经开始有成效了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6320718302635

500

澳洲有些地方政府捕杀流浪猫还有奖励,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都会定期安乐死无人领养的流浪猫。这些国家的做法,在照顾到部分人的宠物需求后,无一不是把流浪猫当成有害动物来看待。有些国家的政策甚至更加激进,如波兰,甚至允许射杀散养的猫狗,无论是否有主(Poland's Animal Protection Act)。有爱心是好事,也值得鼓励,但请用在正确的地方。

只要成年的流浪猫身体状况都非常不错

https://avmajournals.avma.org/doi/abs/10.2460/javma.2002.221.1136

它们虽然精瘦(lean),但身体状态都很正常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207/S15327604JAWS0503_04

只有0.4%的流浪猫因为濒死需要被人道处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603400/

而流浪猫如果有人救助,平均寿命超过7年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6711951/

从埃及人驯化猫开始(2000BC),第一批被作为宠物的猫是在300AD,被罗马人带到英国(欧洲)的。到2000年左右,英国2.75亿左右的各种动物被9百万流浪猫和散养的家猫,捕杀 (GISD)!在世界各地,流浪猫泛滥造成的生态危机层出不穷(见澳洲、美国的例子)!所以,结论就是:流浪猫一直是入侵物种!它们进入人类社会和生态圈,无论时间长短,与它们是否是入侵物种,没有因果关系!流浪猫在世界任何一个大陆或海岛都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态圈并真正成为食物链的一环!如果不严格、人为地控制数量,它们必定会泛滥并造成当地的生态危机(GISD)!

https://v.qq.com/x/page/z0811yjjqe9.html

自然界的一条准则就是单位区域内的动物数量区域饱和,而且会繁衍到正好略大于承载极限的程度。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区域内还有没被绝育的猫,他们的后代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下就会成活率大增。绝育一部分最多延缓一下增长速度。而且一旦一个区域内有食物,别的区域的流浪动物就会逐渐聚集过来。

500

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岛上,政府曾经被逼得制定了猎猫行动,浩浩荡荡地进入小岛,大规模全面剿灭猫只。

麦夸里岛位于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面积只有 128 平方公里。它在 1997 年被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是地球最南端的世界遗产。但在此之前,这个人迹罕见的小岛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物种更迭。

由于小岛地处偏僻,常年只有约 30 位居民,这还是从别处前来驻扎的外来人口。曾经,这里可是企鹅、海豹、海狮等野生动物密集的世外桃源,几维鸟等本土鸟禽种类丰富。直到 1810 年,人类发现了这块宝岛,随后自以为是地带来了许多人类偏好的生物。

他们先是带来了老鼠,谁料老鼠喜欢吃岛上的幼鸟和鸟蛋,繁殖能力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直到老鼠开始窜进居民的家中偷食,人们于是又自作聪明地引进了猫,企图制约老鼠的生存。

然而猫虽然捕食老鼠,但对于猎物还是很挑剔的,它们通常更偏爱体重在 250 克以下的猎物,而 100 克以下的小动物更是它们的最爱。至于 300 克以上的动物,猫一般倾向于选择自动放弃,而此前在小岛上狂妄生长的老鼠则大多长得肥肥胖胖,超出了猫捕食的选择阈值。

照这样看,好不容易运到岛上的猫岂不是要饿肚子了?多虑了,它们才不会被饿到,它们转而与老鼠同仇敌忾,把目标朝向了娇小柔弱的鸟类。于是岛上的猫也如同当初的老鼠一样,数量逐渐增多到失控的地步,相应的是鸟类不断减少。 

后来岛上的人又引入了兔子、白鼬、负鼠等生物,每一种都成为最终击溃麦夸里岛生态系统的凶手。

1891 年,一种麦夸里鹦鹉灭绝了。这个时候,眼看着麦夸里岛的生态已经岌岌可危,人们才意识到当初恣意妄为的后果竟恶劣到可以彻底摧毁一个小岛。 

1933 年,人们把麦夸里岛设为保护区,禁止再捕获原生动物。1985 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不得已启动了一项猎猫计划,内容就包括杀死 19 世纪以来人为带入岛内的非本地猫。

直到 2002 年,猎猫大队才把麦夸里岛上最后一只猫给消灭了。这是一场人为破坏自然平衡的毁灭性灾害,同时也让人保持警惕——任何看似乖巧的物种都拥有演变为入侵物种的潜能。而猫,也是其中一种,即使它们生活在城市中。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