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苦苦还贷21年:助学贷款,竟成为许多美国人一生的噩梦?
苦逼的,又何尝只是美国年轻人?
正解局原创
大学扩招、学历贬值是什么样的?
美国,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美国劳动统计局前些年有一份报告显示,15%的出租车司机、25%的零售人员、17%的酒吧侍者、25%的娱乐场所停车管理员、20%的电话销售员,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着学士学位。
其实,美国先前不是这样的。
因为美国向来有着实用主义倾向,所以,大众也不太重视学历。
高等教育在很长时间里的定位,都是精英教育,高学历人口占比也就在25%左右。
但是后来,美国被苏联给“忽悠”了。
苏联的种种数据、报告都显示,苏联的高等教育在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人口迅速增长。
冷战期间,两强争霸,美国自然不甘落后。所以,就开始大学扩招。
但后来苏联垮掉后,美国人才发现苏联人的数据“水分”严重,苏联高学历人口从来没有超过美国。
但是,泡泡一旦吹起来了,只能接着吹。
所以,美国高等教育庞大的规模,就一直维持了下来。
学历贬值只是一方面,但让普通人更苦逼的是:助学贷款。
甚至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助学贷款,就是“卖身契”。
这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可能要数奥巴马了。
我们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哈佛大学毕业,能言善辩。
他当过州议员,在芝加哥大学教过书,但直到2004年才还清助学贷款。
那时候,奥巴马已经毕业21年了。
奥巴马可以说是最最真切地感受到助学贷款之苦,所以,他在任总统期间,曾经为美国学生设立相应的豁免项目,帮助年轻人还贷款,然而效果一般。
目前,全美国学生贷款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
美国人最大规模的贷款是房贷,第二就是助学贷款。
而这背后还有一连串骇人的数字。
4470万美国人背负着助学贷款,平均每人负债超过3.7万美元,每月要还贷393美元。
虽然大部分美国大学生都是自己还贷款,但也有少部分是父辈或者祖父辈替孩子借钱还贷。
目前美国60岁以上的助学贷款负债者超过300万人,其中70%以上都是替儿孙辈还款,倘若有人最终还清,可能已经快100岁了。
真是还款还到死。
美国教育部数据显示,1995—1996年入学并申请联邦学生贷款的人群里面,现如今还有半数以上的人仍在还款。
“学生债务危机”数据表明,65%的人每月还贷金额都超过了食品预算,另有56%的人还贷金额远超出医保开支。
大部分美国大学生毕业后,其薪酬根本不足以支撑按时还贷。
对助学贷款游行抗议的学生
由于还不起学生贷,不少美国人都出现信用卡逾期,导致信用评分大幅下降。
反过来,他们没办法继续贷款,也不可能去买房……最终陷入债务泥潭。
还有些人为了能尽快偿还债务,不惜奔赴阿富汗从军卖命,或者出卖自己寻找“干爹”包养……
在美国一个名为“Seeking Arrangement” 的约会网站上,首页写着的宣传语是“帮你渡过经济难关,与成熟男人约会,享受奢靡生活”。
Seeking Arrangement官网
不少成年女大学生就在网站上寻找“干爹”帮自己支付学费,回报的方式就是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性需要。
还有些美国大学生索性成为“老赖”,而为了躲债,他们在毕业后不惜“逃离”美国,背井离乡,到亚洲等地生活。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现在上大学,学费不是困难。
近一二十年,中国大学学费几乎没怎么涨。
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教育成本规定,限定高校学费在5000元上下浮动,至今我国公立大学学费仍在3500—7000元之间。
但是,美国学费非常昂贵。
在福布斯全球最贵榜单中,美国大学常年霸占榜单前五。
美国大学理事会最新报告中称,2020—2021学年,美国州内公立大学平均学杂费为26820美元,州外公立大学平均学杂费为43280美元,而全美私立大学平均学杂费为54880美元。
全美大学2020—2021学年学杂费平均花费
顶尖私立名校的学费更贵,以2021—2022学年为例,斯坦福大学学费为55473美元,纽约大学为56500美元,耶鲁大学为59950美元……
除此之外,还要支付昂贵的住宿费、书本费等必要开支,七七八八算下来,每年开销高达七八万美元。
而每年七八万的学费,也远超出美国家庭能承受的范围。
要知道,美国家庭中位数收入才6万美元左右,即便不吃不喝也供不起一个名校大学生。
所以,假如拿不到奖学金,美国大学生要想读书只能依靠助学贷款。
更让美国大学生绝望的是,学费已经如此昂贵,私立名校的学费还在不断增长。
今年纽约大学涨幅为3.8%,耶鲁大学涨幅为3%,号称50年来涨幅最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还增长了2.8%。
也就斯坦福大学良心一些,比去年还低了几百美元。
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费涨幅2.8%,号称50年涨幅最低
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大学学费虽然也增长,但都在可承受范围内。
但经济危机之后,联邦和各州政府都忙于应付经济困境,对教育的投入显著减少。
10年时间里,联邦政府对公立学校的投入减少66亿多美元,州政府则直接减少了70多亿美元,迫使高校只能通过涨学费来“养活”自己。
2000—2020年美国大学学费变化
学费再贵,美国大学生也得咬牙读。
在美国,适合低学历的岗位日益减少,本科已经成为标配,本科以上学历就业率能达87%,但高中毕业生就业率却只有57%。
同时,不少大学生为了保持住自己的竞争力,会选择回炉重造,再读更高的学历。
结果就造成旧的没还清,又要添加新债。
美国联邦政府正常提供的助学贷款利率一般在4.45%—7%,但金额有限,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利息更高的私人贷(7%以上)。
要知道,美国房贷基准利率在3%左右。
可想而知,美国助学贷款利率有多高。
CBS曾经评价说美国的学生贷款体系为“金融恐怖主义”,恐怖的根源在于利滚利:助学贷款所产生的利息自身也要计算利息。
据了解,超过十分之一的助学贷款借款人至少逾期90天,目前严重违约率已经达到9.1%的新高,而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的违约率分别为1.1%和4%。
各类贷款90天违约还款率,助学贷款成为违约率最高的贷款
而助学贷款灾难,还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比如,2019年,美联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学生债务不断上升,导致美国年轻人住房拥有率降低20%。
学生债务不断上升与美国年轻人住房拥有率下降的关联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说,学生贷款债务正透支下一代人。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关注
奥巴马他妈嫁给一个非洲渣男,跟他外公外婆闹翻了,所以奥巴马小时候在印尼过过一段苦日子是不假。可是奥巴马很快就回到夏威夷跟外公外婆过了啊。他外公外婆可是正儿八经的上流社会人士啊!
别的不说,奥巴马在夏威夷读的什么中学知道吗?Punahou school!这是当年孙中山读过的贵族学校啊!
普纳荷现在学费是,幼儿园至高中22050美金/年!
所以奥巴马读大学还需要贷款?拜振华还说要卖房子给大儿子治病呢!这你也信?
一个大学靠贷款交学费的黑人有痔青年,一直读到哈佛的法学院博士,结果35岁就当了州参议员,43岁就当了联邦参议员,46岁就当了总统。
在美国这个没钱就寸步难行,更何况是竞选政治家需要巨额赞助经费的国家,穷人能干出头?
出本书,稿费也得有千万刀吧,
再帮企业做顾问介绍、找些政治、军界、政府资源,百万刀起。
,
关键,这是合法的。
首先需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贷款都是“助学贷款”!
美国各高校都会在各自网站上明确载明学生(包括留学生)可以申请的“助学贷款”,比较有名的有联邦直接贷款计划、帕金斯贷款计划、联邦斯坦福德助学贷款计划、学生家长贷款计划、学生补充贷款计划等等,以及各学校和州政府合作设立的其他学生贷款计划。
从没见过文中所说的所谓私人贷款,作者是不是把类似国内大学生刷花呗借呗买苹果形成的贷款,也当成助学贷款了?
其次所有的助学贷款利率基本上都是(相同期限情况下)市场最优惠利率,在目前暂时没有看到4.5%以上利率的。7%以上,那是闻所未闻!(也许存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竟那时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曾经高于10%)
至于还款,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和国内助学贷款一样,在校期间不需要还款,且政府贴息,对个人而言也就是在校期间免息。大部分贷款在毕业6个月后开始需要还款,也就是给了学生6个月找工作的时间。还款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期限有10年、15年、20年、25年(研究生贷款),利息可选每年调整或两年调整一次(根据调整时的市场贷款利率,据说也有5年调整一次的,但我没见过,目前大多数是每年调整一次)。
奥观海之所以21年还清,大概率是本科助学贷款,且观海选的是最长还款期限20年,加上6个月找工作的时间,最终他花了21年还清了助学贷款。这和他是不是还得起没有任何关系,这么低利率的贷款谁会急着还啊?!
另一大类的还款方式称为“以收入为导向的还款计划”,很多低收入学生会选择,这种计划的特点是:还款金额每年重新计算,年还款金额不超过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10%(不同计划也有15%和20%)。目前,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大致计算方法是:个人税后调整收入减2万美元。一般来说年薪5万的人,税后调整收入大约4万,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大约为2万,下一年需要还贷2000,折合每月180美元。
这种还款计划的最大特点(噱头)是:如果到了最长还款期限(20年、25年)还有未偿还的部分,将被豁免(也就是不用还了,一笔勾销)。(但我没有亲眼见过真实案例,说实话,大学毕业还能保持年自由支配收入始终处于低位甚至零位,也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所以,美国的助学贷款从来就不是美国学生(包括留学生)的噩梦!甚至帮助了很多家境一般的学生圆了阶层上升的梦!
美国学生真正的噩梦在于高居不下的高校学费!事实上,美国高校正是在用高昂的学费来筛选学生。这一点类似于国内的部分名校用天价学区房来筛选学生一样,严重堵塞了寒门子弟通过学习和能力提升来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通路。
回顾建国70年,我国我党不大被提起但实实在在是最伟大的成就其实就在于教育!从建国初期的工人夜校和扫盲,到80年代恢复高考,再到90年代加大高校建设和扩招等等,教育的量和质同步提高;并且用国家的高投入来降低家庭的成本,让教育真正做到“全民”。
最后,对当前的“双减政策”说两句,“双减”中隐隐约约能看到美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所谓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影子,也许会降低学科教育(尤其是理工科)的质量,这不见得是好事,在后期的微调中应该予以重视。
奥巴马他妈嫁给一个非洲渣男,跟他外公外婆闹翻了,所以奥巴马小时候在印尼过过一段苦日子是不假。可是奥巴马很快就回到夏威夷跟外公外婆过了啊。他外公外婆可是正儿八经的上流社会人士啊!
别的不说,奥巴马在夏威夷读的什么中学知道吗?Punahou school!这是当年孙中山读过的贵族学校啊!
普纳荷现在学费是,幼儿园至高中22050美金/年!
所以奥巴马读大学还需要贷款?拜振华还说要卖房子给大儿子治病呢!这你也信?
一个大学靠贷款交学费的黑人有痔青年,一直读到哈佛的法学院博士,结果35岁就当了州参议员,43岁就当了联邦参议员,46岁就当了总统。
在美国这个没钱就寸步难行,更何况是竞选政治家需要巨额赞助经费的国家,穷人能干出头?
出本书,稿费也得有千万刀吧,
再帮企业做顾问介绍、找些政治、军界、政府资源,百万刀起。
,
关键,这是合法的。
奥巴马他妈嫁给一个非洲渣男,跟他外公外婆闹翻了,所以奥巴马小时候在印尼过过一段苦日子是不假。可是奥巴马很快就回到夏威夷跟外公外婆过了啊。他外公外婆可是正儿八经的上流社会人士啊!
别的不说,奥巴马在夏威夷读的什么中学知道吗?Punahou school!这是当年孙中山读过的贵族学校啊!
普纳荷现在学费是,幼儿园至高中22050美金/年!
所以奥巴马读大学还需要贷款?拜振华还说要卖房子给大儿子治病呢!这你也信?
一个大学靠贷款交学费的黑人有痔青年,一直读到哈佛的法学院博士,结果35岁就当了州参议员,43岁就当了联邦参议员,46岁就当了总统。
在美国这个没钱就寸步难行,更何况是竞选政治家需要巨额赞助经费的国家,穷人能干出头?
首先需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贷款都是“助学贷款”!
美国各高校都会在各自网站上明确载明学生(包括留学生)可以申请的“助学贷款”,比较有名的有联邦直接贷款计划、帕金斯贷款计划、联邦斯坦福德助学贷款计划、学生家长贷款计划、学生补充贷款计划等等,以及各学校和州政府合作设立的其他学生贷款计划。
从没见过文中所说的所谓私人贷款,作者是不是把类似国内大学生刷花呗借呗买苹果形成的贷款,也当成助学贷款了?
其次所有的助学贷款利率基本上都是(相同期限情况下)市场最优惠利率,在目前暂时没有看到4.5%以上利率的。7%以上,那是闻所未闻!(也许存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竟那时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曾经高于10%)
至于还款,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和国内助学贷款一样,在校期间不需要还款,且政府贴息,对个人而言也就是在校期间免息。大部分贷款在毕业6个月后开始需要还款,也就是给了学生6个月找工作的时间。还款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期限有10年、15年、20年、25年(研究生贷款),利息可选每年调整或两年调整一次(根据调整时的市场贷款利率,据说也有5年调整一次的,但我没见过,目前大多数是每年调整一次)。
奥观海之所以21年还清,大概率是本科助学贷款,且观海选的是最长还款期限20年,加上6个月找工作的时间,最终他花了21年还清了助学贷款。这和他是不是还得起没有任何关系,这么低利率的贷款谁会急着还啊?!
另一大类的还款方式称为“以收入为导向的还款计划”,很多低收入学生会选择,这种计划的特点是:还款金额每年重新计算,年还款金额不超过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10%(不同计划也有15%和20%)。目前,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大致计算方法是:个人税后调整收入减2万美元。一般来说年薪5万的人,税后调整收入大约4万,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大约为2万,下一年需要还贷2000,折合每月180美元。
这种还款计划的最大特点(噱头)是:如果到了最长还款期限(20年、25年)还有未偿还的部分,将被豁免(也就是不用还了,一笔勾销)。(但我没有亲眼见过真实案例,说实话,大学毕业还能保持年自由支配收入始终处于低位甚至零位,也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所以,美国的助学贷款从来就不是美国学生(包括留学生)的噩梦!甚至帮助了很多家境一般的学生圆了阶层上升的梦!
美国学生真正的噩梦在于高居不下的高校学费!事实上,美国高校正是在用高昂的学费来筛选学生。这一点类似于国内的部分名校用天价学区房来筛选学生一样,严重堵塞了寒门子弟通过学习和能力提升来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通路。
回顾建国70年,我国我党不大被提起但实实在在是最伟大的成就其实就在于教育!从建国初期的工人夜校和扫盲,到80年代恢复高考,再到90年代加大高校建设和扩招等等,教育的量和质同步提高;并且用国家的高投入来降低家庭的成本,让教育真正做到“全民”。
最后,对当前的“双减政策”说两句,“双减”中隐隐约约能看到美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所谓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影子,也许会降低学科教育(尤其是理工科)的质量,这不见得是好事,在后期的微调中应该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