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一部纪录片:名字都是《铁在烧》

书,全名是《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作者萨苏

500

纪录片,全名是《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共5集

500

讲述的都是1951年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期,第63军为保障志愿军主力部队完成撤离和重铸防线任务,奉命阻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浴血鏖战13天的过程。

没有铁原阴击战的胜利志愿军可能会全线退守鸭绿江!中国东北也将不保!朝鲜斗岛的历史进程将因此而改变!

书写的是朝鲜战争后期的单场防御战,写的令人击节又心生惋惜

作为分析单场战役的战斗 本书并没有像专业书籍那样进行各种分析 而是用各种小战斗和例子来还原出战斗的原貌 对朝鲜战争的各方面感兴趣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阅读点。

除却激烈的战斗场面,这一段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志愿军《火线报》编辑董仁棠回忆,1942年7月8日,胶东公学部分师生被日军扫荡部队包围在磨山钟家,没有武器的学生们躺在一片红薯地中隐蔽了两天一夜,终于避开了敌人的搜捕。在大家躺在垄沟里的紧张时刻,他的同学王志中忽然抬起头来,问道:“你说,这样半山坡的小块地,将来拖拉机怎么上来耕种呢?”这句话,让很多胶东公学的同学记忆犹新。而王志中,自己没有等到周恩来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时刻。他在这次坚守铁原的战斗中战死于涟川前线,美军飞机的燃烧弹爆炸之后,连他的遗体都无处寻觅。

纪录片是央视出品,质量保证

拍摄历时两年,摄制组数次深入国内北京、山西、石家庄、丹东等地寻访战争亲历者,远赴韩国首尔、仁川、铁原、板门店、坡州,议政府以及美国纽约、华盛顿、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等地进行采访,深度解密六十年前铁原大血战的台前幕后。该片分为《风起铁原》、《临危受命》、《生死抉择》、《最后防线》、《东方精神》5集,以战争进程为主线,依托大量采访内容以及回忆录、视频资料,对鲜为人知的铁原阻击战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挖掘与重现。

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为何信心满满而来,却难以将战线推进分毫?敌人投下超于常规作战五倍的弹药量,却为何拔不尽63军埋下的一颗颗“钉子”?为阻击敌人前进的脚步,五连仅剩的70多名战士如何做出炸毁水库,自断后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决定?

      片中,大量中、美、韩三国的机密战争档案得以重现。片中大量采用三国参战老兵的口述实录及回忆录资料,通过他们对历史细节的回忆打造多重视角,将志愿军第63军在铁原的那场战斗置于国际军事史的背景之下,力图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所经历的惨烈战斗以及顽强意志,而这正是被对手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的内涵所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