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朝鲜战场最好的前线指挥官
今日(10月3日),是韩先楚将军的祭日,特转发这篇文章以纪念
韩先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为国为民,出生入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徐向前元帅称韩先楚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战将”;国家主席李先念称赞韩先楚“为人坦率、耿直、正气凛然”;许世友将军称韩先楚“有勇有谋”是他生平最钦佩的一位将领。
(1913年—1986年)
韩先楚,湖北省黄安县人,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指挥了一系列重要的战斗、战役,组织过大兵团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优秀领导人之一。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韩先楚踏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19兵团司令员。
主动选择进入朝作战
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中)和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在前线某地
韩先楚1950年4月率领部队,以木船渡海打军舰,突破国民党以陆、海、空军以及地方武装组成的海南立体防御体系,解放了海南岛。从海南战役凯旋归来之时,罗荣桓曾向他提出了中南军区空军司令等三个职务,向韩先楚征求调动工作的意见。结果,他毅然选择了到准备担负援朝作战任务的13兵团任副司令员。
韩先楚说:我是打仗的人,还是到有仗打的地方去锻炼吧。
1950年10月19日,第40军在韩先楚的指挥下从丹东过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0月24日,敌先头部队越过第40军预定阻击地域。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指示:“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漂亮!”
10月25日拂晓,敌南朝鲜军第1师先头部队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犯,进入第40军右路第120师360团阻击地域。1营首先向敌开火,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同时,第118师也与敌南朝鲜军第6师2团3营交火。此战,第40军毙俘敌人486名,并于25日当夜一举攻占温井。
作为志愿军的先头部队,第40军打赢了“出国第一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打破了“联合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毛主席致电志愿军总部庆贺。10月25日,从此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纪念日。
坐镇指挥,打出“万岁军”威名
彭德怀总司令为38军亲笔起草的嘉奖令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2个团又5个营,毙、伤、俘1.5万余人,但第38军在这次战役中,由于没按时完成任务,受到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严厉批评。
第二次战役中,38军在朝鲜战场一雪前耻,打出了“万岁军”的美誉,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面有韩先楚的一份功劳。据原38军副军长江拥辉回忆:“11月15日晚上,我们部队由球场洞向北转移途中,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同志带着参谋和警卫人员乘坐吉普车来到了我们军指挥所。志愿军首长亲临前线,让我们感到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当时志愿军总部及韩先楚不太放心38军,韩原本准备派42军一个师过来助战,以第38军和第42军1个师的力量攻打德川,而梁兴初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对他发誓道:“打德川我们包了!”士气宜鼓不宜折,感受到38军的士气和决心,韩先楚同意了,并与38军领导一起进一步研究了作战计划;在战役发起时,又及时发现了龙源里这个十分关键的战役要点,在龙源里果断阻击了南逃美军的去路,确保了战役的大捷。
11月28日,当收到第113师338团的电报:“我部到达三所里”,“敌人企图经三所里向南撤退”,“请示我部任务”。一向严肃的韩先楚激动地对梁兴初说:“胜利已属于我们!”
向上敢于直言 向下不显功名
占领汉城
第三次战役中,韩先楚指挥由38、39、40、50军及加强炮兵6个团组成的志愿军右纵队,向东豆川,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一举突破“三八”线敌人设防阵地,大量歼灭敌人后,乘胜追击,夺取汉城。就在一线部队进占汉城的第二天,1951年1月5日,韩先楚向志司发报告:
此次战役中,据我了解情况,部队伤亡实际并不小。打的都是骨干(如116师两个团伤亡千余人,119师一个团伤亡300),现已有不少团、营、连已无攻击能力,很难过硬……在前面作战部队,极端疲劳,困难太多,“三八”线以南群众跑光,房屋烧毁,使部队无饭吃,无法睡觉,体力大大减弱,很难支持,行军中不少战士跌倒,沿途三五成群掉队很多,加之后勤供应不上,无鞋穿,弹药接济不上;炮兵因道路破坏,不能跟随步兵前进,支援作战,“三八”线以南敌人埋伏设地雷不少,常发生触雷事件……
韩先楚在报告中建议:部队除一部前进外,主力宜迅速休整,求得马上有一批新兵补充,以保持部队元气;工兵迅速抢修临津江、汉川滩、汉江各主要公路的桥梁及扫除沿途地雷,以便运输;后勤宜集中全力将物资迅速前运,必须发给战士大衣,每人补发一双棉鞋及大批运送油、盐、粮食……
与邓华的配合与争论
砥平里之战
韩先楚和邓华都是出身于四野的名将,两个人在辽沈战役、海南战役都有配合作战,两人都极具个性,在战斗配合中,常常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正所谓“争在明处”,初心都是为了能打胜仗,无关个人恩怨,平时见面依旧会谈笑风生,具有大将风范。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韩先楚和邓华也有一次战略战术的分歧,这就是著名的“横城和砥平里之争”。邓华想先打横城,他觉得:砥平里美军战力较强,有工事,不易分割歼灭,容易胶着。横城韩军战力不强,可速歼。韩先楚建议先打砥平里,以全力打下砥平里,可粉碎敌攻势,让敌将难以窥透我军虚实,且从战略角度看,砥平里属枢纽,一旦攻占,敌将全线动摇;打横城消灭韩军,对全局影响甚微。
手下两将意见不同,让彭德怀举棋不定。他在7日打给各军的电报中指出先打砥平里:“根据面前情况,须集中三个军主力首先歼灭砥平里附近之敌为有利。请邓华同志速与四十二军司令部靠拢,以便与各军取得联系,如何部署,请邓速决速告。”但电报发出后不久,彭德怀又改变了决定,改为攻打横城。
横城反击战,我军歼敌1.2万余人,但继而发动的砥平里战役,却最终功亏一篑,同时让美军了解到,志愿军火力弱、持续力差等弱点,从而改进了战术。战后,邓华承担了砥平里战斗失利的全部责任,向志愿军司令部作了检讨,并通告各军。历史没有假设,韩先楚所坚持的首先攻打砥平里的战术是否能够取得大不一样的战果,现在也只有争论,没有答案了。
抗美援朝之功,使他中晋上
毛主席与韩先楚握手
韩先楚在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中都随前线指挥所行动,五次战役结束,朝鲜战场边打边谈,志愿军成立了东西海岸联合指挥所,其中西海岸指挥所由韩先楚担任司令员。韩先楚指挥38、39、40、50军再加上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和第四军团。在防守西海岸的同时,主动进攻,发起渡海作战,解放了被美军和南朝鲜军霸占的几个岛屿,比如大和岛、小和岛等。1953年初,韩先楚因病回国,
志愿军有三位副司令员,邓华和洪学智分管政治工作和后勤,只有韩先楚没有具体分管的军务,因为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前线部队督战并检查作战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研究界对韩先楚的评价是:“最好的前线指挥官。”
韩先楚为祖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其战绩也载入美国陆军史。
1955年全军首次评定军衔时,按照韩先楚的资历,军委总部拟评为中将军衔上报。毛泽东审阅时批示:“韩有功,中晋上。”于是,韩先楚成了开国上将之一。
韩先楚生平
1913年1月30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二程,后迁上新集吴家嘴村。14岁时参加乡农民协会,1928年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l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乡苏维埃土地委员,参加游击队。
1933年,韩先楚参加红二十五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
1935年9月4日,红二十五军抵达甘肃合水县,遭国民党军骑兵团突袭,副军长徐海东及后卫营陷入包围,情况危急,韩先楚率二二五团第一营抢占山头,猛烈反攻,掩护徐海东等突出重围。后相继参加劳山、直罗镇、东征、西征、盐池、定边等战役。西征中,韩先楚任七十八师师长,他率部在北路单独行动,歼敌千余,受到野战军总部表扬。抗日战争开始,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副团长、六八九团团长。
1939年,韩先楚率部在沈阳、本溪、抚顺等地区连克敌据点20余处。在第四次保卫临江作战中,他指挥4个师歼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4个团。同年夏,他指挥5个团攻克梅河口,歼其重建的一八四师和一—六师,后配合兄弟部队在福安屯、公主屯全歼新五军军部及2个师,并攻克开原、四平,全歼守军。辽沈战役中,韩先楚率部捣毁范汉杰、廖耀湘2兵团指挥部。尔后,韩先楚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不久,韩先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协同兄弟部队歼白祟禧部4个师。
1950年,韩先楚参与指挥海南岛战役,率部乘木船渡海,指挥岛上决战,占领海南岛。同年,任十三兵团副司令员。1950年冬,赴朝鲜作战,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十九兵团司令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2枚。
归国后,韩先楚历任中南军区参谋长、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兰州部队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常委。
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8年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韩先楚被补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67年2月,韩先楚主持发布《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稳定部队,安定社会秩序,中共中央军委迅即批转全国。1968年递补为中央委员。
1981年回红安调查,要求中共红安县委精简大队、生产队干部,减轻农民负担。
l983年,韩先楚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中新网,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人民政协报》、《党史博览》 、《高级将领传:韩先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