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津湖》值得一看?
许多人都说,今年的国庆档不如往年激烈。
确实,相较于前两年的大片云集,今年的国庆档略显冷清。
不过只要有它,这个国庆档就足够震撼人心——
《长津湖》
原本准备在暑期上映的《长津湖》由于疫情,被迫改档至十一。
也多亏了这次改档,赋予了电影别样的深意。
电影《长津湖》,是近几年来最宏大的一部国产大片,总时长近3个小时,投资成本约13亿人民币,是中国影史上投资和制作规模最大的影片。
电影也集结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最优秀资源。
总监制黄建新,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
主演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张涵予、黄轩等。
这无可挑剔的主创团队,成功地打造出了近些年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
那么《长津湖》究竟好在哪里?
(以下内容含轻微剧透 )
影片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着重讲述了其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就是长津湖战役。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美国进军侵略朝鲜,甚至越过三八线,威胁到了我国安全。
当所有人都以为再也不打仗时,中国却又迎来了一场不得不挺身而出的战争。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引出了主人公伍千里(吴京饰)的故事。
他刚刚回乡探家,见到了久违的爹娘,见到了正处于叛逆期的弟弟伍万里(易烊千玺饰)。
前一秒刚说着:不打了,没仗可打了。
后一秒伍千里便接到了要求结束探家,提前归队的军令。
抗美援朝要开始了,弟弟伍万里为了让哥哥能看得起自己,偷摸找到了部队,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七连的一员。
七连,听着耳熟吗?
没错,他们就是《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前身。
《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也正是影片《长津湖》的总编剧。
那个在后来战士口中“几乎全部阵亡的”七连,如今再次壮烈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梦幻联动,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长津湖》的成功,有很大功劳得归功于编剧兰晓龙。
从2016年的《好家伙》之后,兰晓龙就一直在专心打磨《长津湖》的剧本。
五年磨一剑,剧本长达13万字,几乎快要赶上一部电视剧的体量。
兰晓龙为每个出场人物,都构建了丰富的前史。
沉稳内敛的伍千里,叛逆倔强的伍万里,打不死的英雄谈子为(段奕宏饰),一心惦念妻女的梅生(朱亚文饰),阳光乐观的余从戎(李晨饰),全连敬重的雷公(胡军饰),弹无虚发的平河(韩东君饰)等等。
编剧搭建好了足够发挥的舞台,几位演员也不负众望,为我们诠释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无比鲜活的英雄形象。
从剧情架构来看,《长津湖》和《士兵突击》很像,都是从一个新兵蛋子来到部队开始叙述。
和许三多不同的是,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孩子。
那时在伍万里的心中,参军是为了杀敌人,逞英雄。
许多战争片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新兵。
他们或许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是被迫来到战场内心充满恐惧。
电影会通过一些手段让新兵迅速成长,最常用的手法是让一个工具人牺牲,以此来唤醒新兵心中的责任或血性。
让我们来看看《长津湖》是怎么做的。
野蛮生长的伍万里来到连里,除了哥哥谁的话也不听,在火车上和老兵打打闹闹,甚至拉开了火车门要跳车。
在这里,电影用了一段无声的镜头,就让不服管教的伍万里彻底平静下来。
火车门之外,是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在夕阳的勾勒下,美得令人肃然起敬。
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壮丽的风景所震撼。
祖国的大好河山,怎么能容许外敌占领、摧毁。
长城的精神,就这样巧妙地和这些拥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们结合了起来。
如此充满诗意的设计,大抵是出自陈凯歌之手。
根据分工,陈凯歌负责了电影中所有的文戏,而这个设计也符合他一贯的浪漫写意风格。
不用说一句台词,光用长城这个意象,就足以让观众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那一刻,伍万里懂得了军人的含义。
之后,电影也让伍万里亲眼见识到了战友的离世。
和他年纪相仿的张小山,被敌军飞机轰炸而死,伍万里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第一次拿枪杀敌,第一次把手雷投掷成功,第一次打了胜仗,第一次看到亲如父亲的战友惨死在面前。
尽管《长津湖》由三个导演拍摄而成,但对于伍万里的形象塑造却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伍万里的角色成长,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人物弧光。
在他踌躇满志地想成为英雄,将枪口对准奄奄一息的敌军将领时。
哥哥伍千里伸手阻止了他,并说出了电影中很重要的一句台词:
“有些枪必须要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这场战役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祖孙后代可以不用生活在战火纷飞之中。
但战争却不仅仅是简单地杀戮。
《长津湖》总时长176分钟,足足接近3个小时,这在国产院线电影中少之又少。
如果一个半乃至两个小时可以囊括得下主创所想展示的全部内容,那么绝不会冒险拍如此之长。
但这场战役实在是太过宏大复杂,《长津湖》可以将全部内容在三个小时内讲完,已经相当之不易。
在这三个小时中,你绝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所有思绪都紧紧跟随着英雄先烈们,所有情感都化作无声的眼泪。
一个又一个不间断的任务,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以及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大场面气势恢宏,逼真到仿佛战争就发生在眼前。
近战杀敌时又拳拳到肉,每一秒都让你的心跟着颤抖。
当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电影。
《长津湖》也有大大小小的缺点以及遗憾,例如敌军略显降智一直是战争片最容易犯的毛病。
这次依然不例外,片中几位美军高官的“表演”显然都不够精彩。
而且,电影在结尾处有明显的割裂感,几位主人公的最终走向也并没来得及交代清楚。
不过瑕不掩瑜,《长津湖》已经是中国目前能呈现出的最高水准战争大片,它值得我们尽力去赞美。
和我国的其他战争相比,影视作品中展现抗美援朝的并不多。
但是那些在零下40°的冰天雪地里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们,那些为了后人不畏死亡的英雄们,祖国都记得。
新中国成立后,原本能享受和平幸福的他们,却有许多人牺牲在了朝鲜,再也没能回来。
群山为墓埋忠骨 长歌当哭祭英雄。
这些感人至深的历史,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