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到底“借鉴”了我们多少歌?

  人这一生,总有被某段抖音神曲洗脑的经历。

  继中式网络神曲、美式说唱、韩式热单之后,来自东南亚的神秘国度越南不断向抖音输出电音,于是抖民被洗脑的次数又不幸地翻了个倍。

  当「黑衣少女玛莉嘉摆胯神曲」火遍互联网的时候:

500

  听第一遍:呕,什么东西?低俗!

  听第二遍:嗯?有点好听……

  听第三遍:

500

  有网友总结了一下在某音爆火的越南歌曲,居然多达7首,作为一个平时不会主动接触越南音乐、并且不怎么刷抖音的人,都对这些歌非常耳熟,堪称“万恶之源”。

  起初我并未在意,总觉得这类旋律只是切中了我国网民们的「土味命脉」,与夜店土嗨「村口蹦迪、水泥自带」没什么区别,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越南神曲涌现,我才意识到,在洗脑的音乐这块儿,越南似乎是玩明白了?

  摆胯神曲《2 Phút Hơn 》的原唱是越南17岁女歌手Pháo,原曲居然在B榜曾拿过46位的好成绩。

500

500

  我们对越南的印象貌似还停留在几年前洗剪吹组合HKT的“牙套妹奈何美色~”,殊不知他这几年进步神速,还真就玩出了自己的特色。

500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越南在获得进步的这些年里,究竟经历了什么?

500

  越南到底翻唱了我们多少歌?

  众所周知,越南是个在世界地理位置上非常「热闹」的国家,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接中国桂滇,西接老挝、柬埔寨交界,同时又与马来西亚新加坡隔海相望,所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非常严重。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中国。

  被称为越南“国乐”的雅乐,就是古代汉族的宫廷音乐,专门在皇室的盛典或是祭祀天地时演奏,越南人民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得以保存至今。

  现代音乐里,可能大部分人对越南流行音乐的了解都只停留在大名鼎鼎的“牙套妹,奈何美色~”上,然而这首歌也是翻唱的中国歌手六哲的《错错错》。

  像我们80年代疯狂翻唱日本一样,越南也有一个把中国经典曲库当做灵感喷泉的时期,除了《错错错》,他们还翻唱了大量中国经典歌曲。

  在越南可以对标那英、王菲的天后级歌手阮明雪,就曾翻唱过周传雄的《黄昏》。

  先不用说唱功了,舞台感染力是一流的,原曲中的凄美孤苦氛围都原样保留,甚至还加上了原版没有的二胡,跟现代电声乐队结合在了一起。

  还有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因为小姐姐过于漂亮,因为南方语系跟越南语发音稍微类似,这首就显得更自然和动听。

  台湾琼瑶剧在越南也是经典,于是每年的「越南好声音」,都能听到几首琼瑶剧插曲,经典歌曲也就算了,居然连网络神曲也不放过?

  这首斯琴高丽的《犯错》可谓是90后的回忆,越南也毫不客气地翻唱了。

  更别提现在当红的那些网络神曲,像是《错位时空》《渡我不渡她》等等,只要歌红,他们就会翻唱,但这些都不算什么,just 小场面。

500

  直到我看到他们连《中国人》都唱上了的时候,一瞬间竟然有点受宠若惊,不知道的还以为现在是2000多年前的秦朝呢。

视频连接请戳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越南语听起来怪怪的,但歌手们唱功都还不错,所以也称不上“魔改”,然而,当我刷到下面这些视频后,我才明白

  ——优秀的翻唱,只出现在原曲不被改编的情况下。

  原本罗大佑老师清冷沧桑的《你的样子》,化身韩国商演舞曲,整首歌像极了开车时会放的那种提神醒脑的dj神曲。

  天王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也是模仿重灾区,背景里漂浮的鼓点,让我闻见了昨夜大排档浓郁的肉香。

  说真的,你永远可以相信越南人在魔改方面的天赋。

  除了经典老歌外,特点最鲜明的中国民族风音乐,也是越南人民的“参考”对象。

  2019年,歌手阮陈忠君发表歌曲《自心》,找演员拍了一部古装狗血大戏当做MV,却意外大火,这支MV也传到了中国。因为早期见识过越南翻拍版还珠格格的威力,许多人现在见了越南拍的MV都不敢点开。

500

  不过这部MV让无数观众真香了。

  导演运用倒叙、插叙等精妙手法,跟随忽快忽慢的音乐把情节编排地无比紧凑,又融合虐恋、三角恋、前世今生、伦理、古装、宫斗、玄幻、灵异等经典元素,使一部狗血的爱情剧竟然有些烧脑。

  看完全片,你会发现,在短短的8分钟里信息量极大,每个人都被绿了两次,每个人也都绿了别人两次!

  当然,作为一部MV,剧情都是次要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突出音乐。

  所以一上来就给饰演乐师的男二号安排了一段二胡solo秀,为MV奠定高大上的基调,宫女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王和乐师眉来眼去……

500

  只是……咳咳,先打断一下二位,话说您这琴弓的位置是不是有点高了?

  在我看来,他们的模仿更多是对于网络上所谓「古风」元素的模仿,空有其表,而无其神。不过越南那边直接简单粗暴地表示,他们并没有模仿中国古风,这些原本就是他们的东西。

  对此我只能说,行行行,都是你们的,谁让咱们2000年前都是秦朝人呢。

  但也有认真在学习中国风的音乐人。比如抖音上那首很有名的《你的眼睛像星星》的原版歌曲《Dễ Đến Dễ Đi》的作者——越南歌手黎光雄。

  黎光雄是一名优秀的95后音乐人,除了这首之外,他还写过一首《不死花》,典型的中国风,曲子里的古筝元素的鸟鸣声,轻快的节奏,仿佛走在杏花烟雨的江南石板路。

  实际上,听现在的越南流行歌,其实绝大多数都听不出什么中国味儿,倒是跟韩国K-POP很像。


500

  越南和K-POP的不解之缘

  从《你的眼睛像星星》越南原版MV里随便截下来几帧,看看这色调、这妆容、这滤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个韩国歌手的MV。

500

  韩流对越南的影响极大,这点毋庸置疑。

  走在越南大街上,常常能见到韩星海报,打开电视台也能收到好几个韩国影视和综艺的频道,音乐风格自然也受了韩国影响。

  在抖音上很火的越南歌曲《Cứ Chill Thôi》副歌中的假音唱腔配上轻快电音,相信不少人都联想到了2012唱着《missing you》《Today》《少年啊》的权志龙。

  说来也巧,越南当下最流行的男歌手——山松( Sơn tùng M-Tp),有个称号就叫「越南权志龙」。

500

  虽说双方的粉丝一定会对这种模棱两可的昵称表示异议,但从侧面来看,这也是定位山松音乐风格和创作能力的最快方式。

  山松在越南人送外号「Youtube小王子」,因为他发啥火啥,最高纪录两个月破亿,截止目前已拥有5支YouTube破亿MV,在东南亚越南那边妥妥的流行天王级别。

  打开油管搜了一下,他最知名的三首代表作分别是:《Lac Trδi(漂浮)》《Nơi này có tôi(这里有我)》《Hay Trao Cho Anh(把它给我)》。第一首是中国风和trap的融合,其他两首都是较为明显的韩风。

  比较厉害的是,他学韩风不像国内只学一个皮囊,摆几个装逼POSE,他的编曲真的挺精致,作品确实有分量。

  山松毕业于胡志明音乐学院,自出道以来所有作品都是自己作曲、作词、编曲,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国际音乐人的广泛赞许,这首《Hay Trao Cho Anh(把它给我)》,是与“说唱之神”Snoop Dogg的共同杰作。

  有一说一,这首真的很上头!

  其实不仅是我们觉得像韩国K-POP,就连越南的媒体也常常毫不客气这般评价,但流行文化难免会互相影响,从学习到创新,越南也逐渐发展出了有自己风格的V-POP。

  他们的音乐在不断输出,影响着别的国家,歌曲中的「越南味儿」愈来愈浓,优质的作品也逐渐增加,到现在,连我们也开始翻唱他们的歌。

500

  本不属于越南的“越南鼓”

  除了流行音乐之外,越南音乐和韩国音乐还在不少地方缠缠绵绵纠葛不清,例如越南音乐代表性元素——「越南鼓」,原名Vietnam House,也称Vina House、或者越南浩室。

  越南电音如此洗脑的原因就都在这里了。

  所谓的「越南鼓」其实并不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鼓组节奏型。只是因为当年有人觉得Vietnam House的Bassline听起来很像敲鼓,便简单粗暴地取了这个名字。

  这种“鼓”带来的最直观效果,就是给人一种「土」而「洗脑」的感受。

  它的鼓组节奏型与Minimal Bounce相近,往往是以Kick→Clap→Kick→Clap的形式重复打击,Kick时常为典型的“EDM House”的Kick,Clap通常比较响亮且音长较短。

  以上这些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它很难不土。

500

  说回正经的,为什么讲它和韩国「缠缠绵绵」呢?其实是因为韩国电音、越南电音都是在Melbourne Bounc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Melbourne Bounce就是人们广义上所说的土嗨)

  Vina House从来自墨尔本的Melbourne Bounce演变而来,于2012年前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保留了Melbourne Bounce的部分Off-Beat Bass和原有元素之外,重新改造了Bassline,弹性十足、翻倍洗脑。

  因为洗脑程度够强,Vina House一度发展到超越Korean Bounce占据亚洲广大夜店Party播放单的程度。

500

  2012~2015年间,在中国、泰国、韩国、印尼、印度等地区的夜店里,Vina House没有一天是缺席的,可惜的是,绝大多数顾客会将它们误以为是「韩国Disco」或「韩国土嗨」。

  知道这个消息后,越南音乐人非但不生气,反而抓住了商机。

  为了将作品宣传出去,将Vina House的Continuous Mix套上韩国DJ、韩国演员、韩国美女DJ的照片发到油管,成功蹭上热度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将Vina House当Korean Bounce」的错误印象。

  如今风水轮流转,当Vina House大火之后,韩国DJ们也主动用Vina House当素材,甚至希望把当年那个美丽的「错误印象」延续下去。

500

  所以说到底,韩国电音和越南电音谁也没有模仿谁,背后的真相只是一个「互相吸血」的简单故事。

  更幽默的是,虽说Vina House始终很火,但也有走下坡路的时期,之所以能逐渐复兴,是因为国际版抖音——Tik Tok的诞生

  Youtube上许多Vina House作品都打着「Tik Tok热单」的关键字,足以说明这一点。

500

  从「抖音」这个软件对越南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发现他们「借鉴」了许多我们的歌曲以及魔性的Vina House,最终却发现是抖音实现了Vina House的复兴,这感觉倒也挺奇妙。

  在各种文化中杂糅诞生的越南音乐,无论是所谓的土味电音,还是类似K-pop的流行音乐,竟然真就误打误撞地摸索出了自己的「越南味儿」音乐文化,也许这正是民族味儿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吧……

  (完)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