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和“打工仔”一样都应该进入历史

从观网评论可以看出,农民工群体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我粗略再说说。

IT“打工仔”和办公室“打工妹”潜意识觉得是因为农民工自卑才会对称呼有意见。事实上他们叫人“农民工”时已经自然优越了,以为自己确实人上人了。

“打工仔”的历史自然消亡来的比较快,因为这几十年中国发展的确实快,“打工仔”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身份转换,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自然消解了当地人的话语权优势和自然优越感。

“农民工”本质上和“打工仔”同代,但是要稍晚于“打工仔”这一称呼,细究下,或许在“打工仔”强势之后,人的情感需要替代,“农民工”于是应运而生。一是本地人自然优越需要“打工仔”这一落点的替代品,二是部分打工仔群体优越后的洗白和区别需要。

能不能称呼为“农民工”,要不要称呼为“农民工”,为什么称呼为“农民工”?

第一,要不要取消农民工称呼,应该听取谁的意见?有没有问问农民工兄弟同不同意外界这么称呼他们?

第二,农民工的称呼在一般印象中有歧视意味是不是现实?这个就要问问在看各位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心态了。这个问题之所以被讨论,反应的就是社会现实。

第三,区别称呼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的提供保障吗?是为了更好解决农民工入城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问题吗?

城市化发展伴随农民入城,已经2代人往上。背井离乡出来的都是为了生活的,相信相关职业的应该不喜欢被人叫IT“打工仔”和办公室“打工妹”吧。叫什么确实无所谓,只要自己心态好,只要他人没有恶意,相信很多人都是没有恶意的,但现实是已经对农民工标签化了,也因此才会有这些讨论吧。只是农民工确实没有话语权,国家和网民应该好好审视下对农民工的各种保障,是不是真的就可以让农民工入城了能做市民!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