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拿耗子一定是多管闲事?武器史上的万金油与多面手

500

NO.1450 - 导弹的多用途

作者:鏖战时刻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potereio

武器装备发展史上,有些武器的某种用途在设计之初很少考虑,甚至完全没考虑,结果这些考虑得比较少的用途最后却成为主要的运用。最有名的是二战时德国的88mm高射炮,最后成为了德国坦克的标准主炮。二战后的例子也有很多,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500

88mm高射炮

空转地的「麻雀」

二战后防空导弹作为一种新型武器得到了大力发展,一时间各国装备了各种防空导弹。这样就对当时的空中霸主美国空中力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美国开始研究如何应对这种威胁。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美国海军,没看错不是美国空军。

当时美国空军一心想打核大战,沉湎于战略轰炸不能自拔,对战术方面的问题有些反应迟钝,或者说不以为然。到时我几颗核弹把一切都夷为平地,犯得着再操心这个。美国海军就不一样了,在当时的核打击战略中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敲敲边鼓的地位,战术打击才是它的主要运用方向。

就这样,美国海军在仔细研究了防空导弹的运用后得出一个结论,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就是雷达,只要敲掉雷达剩下的用普通炸弹就可以解决了。但雷达是以远距离侦测制导使用,想摧毁它可不是那么容易。美国海军另辟蹊径研究出,雷达的电磁波束是它的固定特征,想摧毁它最好的制导方式就是顺着他的电磁波束飞过去击毁它。

500

百舌鸟导弹

于是开始研制了美国第一代反辐射导弹,而经过挑选发现AIM-7C麻雀空对空导弹的气动设计和适配性是最符合要求的。于是就用新的反辐射导引头取代了原先的导引头,加大战斗部,采用新式的火箭发动机,减小弹翼等措施造就出了「百舌鸟」。

百舌鸟在1963年通过鉴定并投产装备,很快就赶上了越南战争。百舌鸟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让一开始大显神威的苏制SAM-2导弹被极大限制了使用效能。这是等于换芯的运用,下面这些就是原汁原味的更改战术的范例。

取得击毁战例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最近超音速反舰导弹被炒得很热,各种新式导弹大力运用这种战术,但都还没有取得实际战例,实际上33年前就已经有超音速导弹击毁水面舰船了。

1988年两伊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双方为了削弱对方的战略潜力大肆攻击在波斯湾航行的各国油轮,一时间各国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各国纷纷宣布进行护航行动,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美国。美国在波斯湾部署了大量舰船。1987年5月17日伊拉克击伤美国护卫舰「斯塔克」号后,宣布停止攻击油轮。

但伊朗没有承诺停止袭击行动,导致美国暗中对伊朗的种种行为进行限制。伊朗暗恨在心,也偷偷进行报复。

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的第14护航舰队急速驶出霍尔木兹海峡,编队前方的是护卫舰「罗伯茨」号。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它被抛出水面后又重重地跌入水中。这是因为罗伯茨号触发了一枚锚雷,舰体中部被炸出直径2.7米的大洞,幸亏其他舰艇施救才撤走。

500

在波斯湾执行任务的美军舰艇

4月15日,也就是罗伯茨号被炸的第二天,美军中东特遣舰队的扫雷分遣队在出事海域发现5枚水雷,上面虽未标明制造国,但扫雷专家根据有关编号分析认为,这是伊朗1987年从朝鲜购买的老式苏制水雷。

于是美国制定作战计划,于4月18日凌晨开始对占据重要战略位置的两个伊朗石油钻井平台进行了破坏。在摧毁这两个钻井平台后,伊朗海军立即出动进行报复。首先击落美海军陆战队一架「海眼睛蛇」直升机,又派遣「萨巴兰」号护卫舰在霍尔木兹海峡西部的穆巴拉克海上油田附近重创悬挂美国国旗的货轮。

13时许,伊朗海军水面舰艇几乎倾巢而出,气势汹汹向美国海军舰艇编队扑过来。其中购自法国的「女武士」级导弹艇「约尚」号在岸基雷达引导下,一马当先以35节的高航速冲向第一水面战斗群的「温赖特」号巡洋舰,并在距离10海里左右发射了一枚美制「捕鲸叉」反舰导弹。用美国导弹打美国军舰,也挺具有讽刺意味。

温赖特号急忙做蛇形机动并发射诱饵引开了导弹,在同一编队的「辛普森」号驱逐舰插进两者之间,用舰首的MK-13单臂导弹发射架发射了一枚「标准」SM-1防空导弹,超音速的导弹呼啸着准确命中约尚号导弹艇。顿时引起导弹艇水面建筑一片大火并夹杂着不断的爆炸,瘫在原地不能动弹,幸存人员纷纷跳海逃生。

500

标准SM-1防空导弹

事后伊朗宣布有15名舰员身亡,29名舰员生还。约尚号最终沉没引发更大规模的海战,伊朗水面舰艇又被击沉击伤多艘,损失殆尽。

标准防空导弹是美国1963年开始研制,在1978年投入服役的第二代防空导弹,在研制之初重点是防空能力并没有对反舰方面有过多要求。但经实际使用发现,只要雷达能够正常扫描锁定,命中水面目标轻而易举。

于是把反舰也做为了标准SM-1的作战范围了,不仅如此后面研制的标准SM-2/SM-3/SM-6也把反舰功能作为了必须要求。歪打正着的世界第一例超音速反舰导弹战例就此产生。

500

SA-N-3防空导弹

这个传统好像从此继承了下来,2008年俄格五日战争期间,俄国登陆舰队在遭到格鲁吉亚的两艘导弹艇拦截时,也是由护航的驱逐舰发射了两枚SA-N-3防空导弹击毁了一艘导弹艇。迫使格鲁吉亚其余舰艇返回港口,被击毁在码头上。

中式应用

解放军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应用经验和历史,但多是在客观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比如「红旗」-2防空导弹,在1986年开始开始进行改,发展出M-7战术导弹。该导弹射程200公里,弹头500公斤,倾斜发射,可以由轻型车辆搭载,使用灵活方便,适合野战。曾经向伊朗出口了90枚。

500

M-7短程弹道导弹

我军曾经在两山轮战期间拓展过反坦克导弹的战术使用范围,执行了我军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斩首行动。

1985年7月两山轮战期间,我军侦察兵发现在八里河东山的1031高地上,越军356师149团设立了两个前沿指挥哨所,而且人员活动和无线电联络频繁,为防止越军突袭我军阵地,我军决定先下手为强,打掉越军这两个哨所。侦查结果确定左面是其步兵6连驻守的22、34等几个高地,右面是其步兵5连驻守的21等几个高地,打击目标位于小尖山右侧2100米处无名高地。

越军连指挥所设在一条山路旁边,其营指挥所则设在一颗灰白颜色的大树旁边。但是越军非常狡猾,这两处指挥所安置在角度非常刁钻的角落,并且暴露面积很小,防炮措施良好,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或火箭筒之类很难有效摧毁。而狙击步枪和火箭筒又打不到那么远。

其工事后面就有防炮洞和藏兵洞,如果使用重型火炮因为射击普遍需要试射矫正,只要第一发炮弹不能直接命中,越军就直接钻进洞里面,导致不受任何打击伤亡,一时间让我们无从下手。这时有参谋人员提出使用服役时间不久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来执行这一任务。

500

红箭-73导弹

在这之前我军曾经在那拉地区发射过9枚,但受山岳丛林地带影响无一中地。这次经过反复分析认真研究改变战斗使用中的一些战法和守则,重新制定了作战方案。按照射击预案我导弹分队决定分为两组发射,每组分别发射两枚导弹打掉越军的这两处营、连指挥所。

1985年7月2日8时开始行动,配属67军138师的26军72师反坦克导弹连的14名官兵组成的突击小组,携带4具发射装置通过34号阵地进入35号阵地。在排长指挥的几名战士组装好发射装置后隐蔽待机。在14时左右发现两个工事内的越军毫无察觉,正在休息,在准备好拍照录像后人员进入发射程序。装定射击诸元确认装弹完成,一切正常后于15时05分发射了第一枚。

500

两山轮战期间的我军

导弹准确命中了越军营指挥部,剧烈的爆炸后硝烟夹杂着工事的碎块冲上几十米的高的空中,爆炸效果不亚于152榴弹炮。第二枚导弹命中了越军的连指挥所并引爆了放在里面的弹药,猛烈的爆炸甚至把厚厚的顶盖也掀了起来。后面的两枚导弹也命中了目标,其中一枚是从观察孔中飞进去的。

至此完成了作战目标,我军五分钟内完成了装备拆除并进入了防炮洞。两分钟后附近高地越军报复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就覆盖了发射阵地,在指挥失灵的情况下越军仍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但被早准备好的我军支援炮火压制。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