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要保持“公益性”,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自《我在公立医院和卫健委工作了几十年,想说所有公立医院几乎是亏本运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补充说几句:
为什么“生意兴隆”的公立医院,反而是亏损运行,确实很多非业内人士不理解。我们国家的公立医院改革来改革去,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就是“公益性”。
也就是说医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运行下去,不论盈亏。绝不会像私人医院,亏损了可以一关门了之。所谓公益性就是任何情况下,只要有救死扶伤的任务,是不能向人民群众,向党和国家讨价还价的。
比如公立医院这次疫情的大量人力物力的对外支援,是无条件,无代价,所有支援医院支出都是医院垫付,有的城市会财政补偿一点,而绝大部分都是各支援医院自我消化。
再则,医院的运行费用高昂,水电气房屋仅仅是一方面,设备更新的代价昂贵,但是不能缺,即使使用率低也必须备着。
其次,一个新医生到了医院必须持续培养,没有10年时间是不能完全独立工作的;治病救人都是团队齐上阵,也许涉及的科室会有十几个几十个,涉及人员更是无法计数。
这些人员都是高培养费用不停投入才能使得医疗活动开展起来的循环,哪怕是一个老资历的医护人员,对他的培养投入是不能停的。
还有就是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一点都不能少,否则思想不稳,队伍不稳,那是极其头疼的管理危机。
在上述情况下,医院的收费政策完全是国家严格控制的,哪怕是一个针管收多少钱钱,都规定得死死的。任何一项医疗活动盈利要开展,亏损也要开展,不可以选择。
这种运行模式是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制度之治,是人民群众之福利,是党的执政理念之体现。这也是目前公立医院亏损的原因,因此,我国医疗改革仍是任重道远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