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的免于起诉的判罚和倒卖三十条香烟监禁五至十年,是在同一法律框架下吗

沸沸扬扬的郑爽偷税漏税事件,连补带罚2.99亿,只要限期叫上,就免于刑责。要知道这是演艺圈限薪令出台后,查出的案子,属于顶风作案吧。

再看看另一个热门行业——烟草。烟草经营可不想演艺圈有那样的弹性,没有许可证,你就是看到两个买烟的有价格差价,你也别打注意,否则就是非法经营。

可烟草这个肥肉,有地方利益,地方烟厂靠地方保护,烟草经验者卖什么烟,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接受地方烟草公司的搭配。

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收入的差别、消费习惯不同,有的地方名烟卖不动,烟草专卖店只好平价或略赔出手,而有的地方名烟难买,加价才能买到。

加上卖烟获得的利润,名烟腾挪转移,就是一个商机。

先别动手澳。所谓名烟,价格也不菲,一合100左右,按100计算,你转手三十条,也就是一箱烟多点,按非法经营罪,判你最低五年监禁,另加相应罚款。

郑爽的偷漏税是依法办事,倒卖三十条烟或者一箱多点烟,最低五年监禁也是依法办事,并且都是一个法律框架下的判罚,这么大的落差,那不是让法官背锅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