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老赖还钱?

500

花式百出的老赖行为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通常指的是具有履行能力但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进而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或企业。

据企查查上数据显示,自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10月开通失信被执行人查询平台以来,至2020年,我国的老赖数量每年都会新增一定的数额,尤其在近几年,每年老赖(仅指失信被执行人中的“个人”类别)的新增数量平均在250万以上。

500

数据来源:企查查

从省份来看,河南、浙江、广东、江苏四省的个人老赖数量都比较多,而海南、青海、西藏三个地区的个人老赖数量相对最少,这可能与当地企业的设立数量、地域的经济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近8年总的新增个人老赖数量上,浙江、江苏、河南分别以新增199.64万、160.36万、148.96万的数据位居前三;海南、青海、西藏三者的新增个人老赖数量则最少,分别新增了4.53万、2.08万、0.66万。仅从2020年的新增数量来看,浙江、河南仍占据前两位,江苏则“落后”于广东,位居第四;不过海南、青海、西藏三者仍旧是2020年新增个人老赖数量最少的省份。

从2020年的存量层面来看,老赖数量在省区域分布上也基本如此。仍旧是河南、浙江、广东三省的个人老赖存量最多,所以在该地域上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合作时,得十分注意了。

而在各种花式百出的老赖行为中,常见的赖账范围涉及到税务、民航、铁路、金融如证券期货与P2P、环保、民生、贸易等多个领域。比如由于证券期货违法而被予以罚款但拒不缴纳或者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不履行公开承诺而构成失信行为。

其中民生这一块,切确地反映了老赖的失信行为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在前两年的时间里,农民工被拖欠薪资的新闻层出不穷,至今,仍有一些老赖还在拖延或者逃避履行法定义务。

比如黄某某,曾涉及44起执行案件,涉案标的额达40余万元。可气的是这些金额全为农民工应得的工资,在其始终无力偿还款项时,黄某某故意“人间蒸发”,消失了一年之久,拒不履行法定偿付义务。

当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21年7月,在警方辗转烟台、宿州、泗县等地,坚持不懈地追捕下,最终将其抓捕并进行司法拘留。

不得不打击的老赖行为

为什么我国要坚决打击老赖行为,完善信用建设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秩序。

就比如刚才提到的农民工欠薪事件,老赖的行为对农民工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耗费了债权人的时间与精力,损害了债权人的权益。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辛辛苦苦、风吹日晒地倒腾水泥、倒模、扎钢丝、砌墙体、铺板砖,最后一年下来期待着要拿回去过年的薪资居然被包工头卷款跑路了。然而,后续有一些被判决执行偿付义务的老赖仍迟迟不履行。

更有甚者,强行赶走农民工或对其进行殴打,逼得农民工持刀砍人或持砖砸人。自己受伤的同时,也把农民工拖入了犯罪的深渊。

前几年街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农民工找人无门,只能在街上或老赖的活动范围内高举纸板,要求还钱。有个别领头的农民工出于责任还把手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先发给其带来的其余农民工,自己坐等老赖的出现。

当然,随着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事件得到社会媒体与政府部门的广大关注与重视,老赖的行为也有所收敛。

500

这种侵害债权人权益的事件不仅仅出现在弱势群体中,也广泛出现在其他人群中。如债券市场上恶劣的“逃废债”行为、企业间合同费用的拖欠、网络平台的诈骗与卷钱跑路等等,防不胜防。所以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维护市场上的公平公正秩序,打击老赖,势在必行。

除了直接受影响的债权人外,老赖所在地的企业也会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正所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抛开被拖欠款项而不能正常运营、造成经济损失的债权企业不说,在同一个地区内,若该地方频繁出现老赖,则会影响市场形象,阻碍外地投资资金的流入。一些需要融资进行产业链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就得承受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

此外,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银行,其出于对风险的厌恶,以及避免增加坏账、风险把控的考虑,往往会降低贷款意愿,减少对企业的信贷规模;或加深对企业的调查、加长审核期限,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原本银行的信贷就比较偏向风险相对较低、经营相对更有保障的国企或者千亿级企业,在老赖的这番操作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能会受到更大的阻碍。

在融资成本提升的打击下,受老赖影响,该地域的企业合作成本也会有所提高。毕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地区内老赖的占比越高,合作方面临的风险越大,出于安全考虑其可能会提高货款首期比例、缩短交易周期或提出增加抵押物等。

从整个市场来看,老赖的频繁出现也不利于信用环境的建设,影响国内市场的形象。

打击老赖,政策先行

打击花式百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老赖行为,我国早有相关的政策作为法律支持。

较早与打击老赖行为有关的措施,还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三角债”有关。所谓三角债,通俗来讲就是甲公司拖欠乙公司款项,乙公司拖欠丙公司款项,而丙公司又拖欠甲公司款项及与此类似的关系,形成拖欠货款的连锁环。

在该种情况下,企业很容易陷入债务死扣中。信用观念淡薄的企业不愿意还钱,自身债权也难以得到清偿,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市场的信用以及社会的进步。

为清理三角债,1990年国家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企业拖欠货款实施方案》;1991年,还提出了治理三角债的5项指导意见,掀起了一场清理热潮,至1992年初步取得成效。

2011年、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出台了《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件对失信行为进行打击支持与指导。

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针对老赖继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除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从事特定行业或项目、获得政府的支持与补贴、任职与准入资格、荣誉和授信及某些特殊市场交易行为外,还限定了失信被执行人的高消费及有关消费。

比如在出行上,限制其乘坐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民航飞机等;在住宿上,限制其住宿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国家一级以上酒店与其他高消费住宿场所,并限制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行为;同时也限制了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入学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具的《限制消费令》中明确指出,在失信被执行人仍未履约期间,“如违反限制消费令,经查证属实的,本院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00

2017年,经修改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还对老赖纳入与否的条件、失信信息的删除等行为作出规范。

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家有关部门也严厉打击老赖行为。法院判决纠纷后,拒不执行的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对其行为作出限制。

如某互联集团曾于2018年10月被判决执行标的共计92245元,但其在有能力履行清偿责任时,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最终于同年12月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法人的名单中,公之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再如毕某2018年曾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违法所得人民币49万元在追缴后返还被害人(款项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但时隔近7月,毕某仍未履行相关义务,最后也被纳入老赖名单中,行为受到限制。

平台助力在路上

除颁布的政策外,国家有关部门创建的失信曝光平台或与其他平台合作、媒体的曝光,都会提高老赖的失信成本,对其造成冲击。

首先,在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之一的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能查询到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人员等信息;将老赖的行为曝光在大众视野下,避免不知情的人落入老赖的陷阱中。

各地方的国家机关也有创建失信曝光平台,对老赖的行为进行搜查与打击。如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江西日报社主管主办、其他机构携手共建的“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由于对老赖具有强大的打击力度,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等媒体与网站关注。

在该平台上,可通过“公告-催收公告”、“举报老赖”栏目曝光老赖,在打击老赖、维护司法公正与他人权益的基础上,还能通过提供线索获得奖励。

如一则公告中提到,由于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本院受理社会公众对上述被执行人的行踪及财产线索举报,凡向本院提供被执行人下落并协助本院有限控制被执行人或提供被执行人有效财产线索经查证属实(不含本院已掌握线索)并执行到位的(执行到金额大于悬赏金额),申请执行人自愿支付实际执行到位款的10%赏金。”

此外,在“失信名单”、“新闻关注-执行快报”等栏目可查询到老赖信息与相关案例或执行动态;通过“专家解读”、“回头释案”等板块学习法律知识。

在这个首创了人民法院、新闻媒体、银行金融机构三者联合惩戒老赖的新模式的平台努力下,自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底,其数据库纳入了24.2万名老赖、重点曝光人数4.43万名,限制乘飞机、火车分别达到50.08万例、18.38万例,平台上的失信名单查询也达到了1290万人次。

另外,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也与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签署了《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最高人民法院向芝麻信用提供老赖信息,而芝麻信用通过“采信-评信-用信”链条来限制老赖在芝麻信用中的各类服务。

研究显示,由于出行、借贷、电商等方面受到限制,开通了芝麻信用的老赖中履约人数占比较未开通芝麻信用的有所提高,赖账时间也更多地缩短至了0-3个月或4-6个月。

500

另外,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分别通过“抖音晒老赖”、自主研发的微信小程序“老赖地图”来打击老赖行为。2020年11月5日,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高铁湛江西站的电子屏与100辆公交车内LCD屏直接曝光了100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老赖信息!

在媒体的曝光下,政府、法院会更重视案件,老赖自身或身边的人受影响也会更大。如曝光的某知名爱豆周某某父亲是个老赖,就对其事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老赖更加无处遁形,履行效率会更高。

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都别继续做个老赖企业了,否则最终都会得不偿失。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国家发改委: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效果不断显现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信息网

http://jszx.court.gov.cn/1150/CentralLayer/36557.jhtml

拖欠农民工工资却“人间蒸发”!涉案44起,终于逮住你了_京报网

https://www.bjd.com.cn/huawei/2021/07/26/136810t318.html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2016-09/25/content_5111921.htm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http://zxgk.court.gov.cn/thirdPage.html?href=shouye/html/sfjs/fy_2018042102431000001835931157.html&system=sfjs

限制消费令_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http://zxgk.court.gov.cn/shixin/restrainingOrder.html

李焰,王琳,苏剑晓,唐语勤,王朴宁.从惩戒“老赖”看用信与失信成本——以最高法与芝麻信用合作为例[J].中国银行业,2017(12):74-77.

王春,杨妍妍. 查询两个平台,起底“老赖”根脚[N]. 法治日报,2021-08-01(005).

廖卫芳. 用“曝光老赖”形成更大震慑力[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11-10(002).

筠溪. 长效治“老赖”,就该“政府+专责”[N]. 焦作日报,2020-12-08(A11).

张新理. 严惩“老赖”,为农民工抚平“薪酸”[N]. 驻马店日报,2019-12-18(005).

2020年我国新增“老赖”250万,浙江、河南、广东最多-企查查

https://news.qcc.com/postnews_7856e9845632fe4dcf4db919bef11a45.html

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 - 中国记协网

http://www.zgjx.cn/2019-06/23/c_138162094.htm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