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武四郡到中国女排,为什么江山代有才人出?
前天看了中国女排对战意大利女排,年轻的姑娘们在连败三场后,终于取得了一场久违的、酣畅淋漓的胜利,也完成了心智上的蜕变。在队长朱婷因伤缺席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一时间乱了阵脚,但是主攻手李盈莹也慢慢找回了状态,表现越来越到位,俨然是明日之星。
1981-1988年,中国女排,也就是袁伟民教练、铁榔头郎平、孙晋芳那一届五连冠团队,可谓是黄金一代,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夺冠,那时全国人民扬眉吐气,欣喜欲狂;中国对苏联一战,分别以15-4, 16-14, 15-0 取胜,第三场甚至刷了苏联一个光头。
等到88年后,中国女排原有的中坚力量陆续退役,新人新血虽然不断涌现,如副攻的李月明、赖亚文和吴咏梅、主攻的许新、孙玥和王丽娜、接应二传的邱爱华等,但她们遇上了古巴女排八连冠的辉煌时代,那个时代就连中国女排也只能屈居亚军。
2000年开始,陈忠和担任女排主教练,培养出了中国女排的黄金二代,特别是周苏红,2003年,日本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扫之前阴霾;然后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里,决战对战俄罗斯队,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上演了惊天大逆转,(28-30, 25-27, 25-20, 25-23, 15-12),让所有质疑的人闭嘴。
2010年开始,中国女排又出现了黄金三代,郎平做了教练,队员包括惠若琪、朱婷(MVP)、魏秋月、徐云丽、林莉,2016年里约奥运会终局之战对阵塞尔维亚女排,以3:1战胜对手,在雅典亚运会时隔12年后,再度获得奥运金牌,核心朱婷荣膺最佳主攻和MVP(最有价值球员)。
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惠若琪已经退役,在核心C位队长朱婷因伤未能上阵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还是找回了感觉,新一代核心人物李盈莹(2000年生)开始崭露头角,中国女排还是长期看好。
mark
为什么中国战队总能只用上十来年,就能涌现出一茬黄金战队,而在其他的国家,却只能靠运气等待一批惊才绝艳的队员?比如古巴女排,在1991-2000年期间,曾经连续获得女排三大赛八连冠,但是2000年之后,骨干流失,人才凋零,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盛况?
mark
为什么大国(特别是中国)总能群雄逐鹿,江山代有才人出,而小国却只能等待一位英雄的诞生?我这次休假一周,偕女友自驾青甘大环线,正好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统一的文化传承。
因为这次我走过河西走廊,翻越了祁连山,探访了丝绸之路上的阳关、敦煌、瓜州、锁阳、嘉峪关、张掖等地区,也一直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吐蕃和吐谷浑,都有过相对辉煌的帝国历史,但是最后却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面了?
吐谷浑(青海),本来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283年,慕容吐谷浑率众(1700户)西迁到了内蒙古的阴山,30年后又从阴山南下到了陇西(今甘肃临夏),巅峰时期统治了青海、甘南、四川,领土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
后来吐谷浑人才凋零,等到608年,隋炀帝派宇文述攻入吐谷浑境内,尽取其地,设置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遭受打击后,吐谷浑可汗伏允在615年成功在青海复国,算是又有20年国运。634年,伏允可汗不自量力的跟唐太宗叫板,635年,唐军杀死吐谷浑可汗伏允,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没想到吐蕃又兴起了。
等到658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叛逃吐蕃后,把吐谷浑的虚实全卖掉了,随后吐蕃松赞干布和禄东赞大举进攻吐谷浑,到663年,吐蕃彻底占据了吐谷浑全境。
吐蕃历史上只有硕果仅存的几位英雄人物,除了吐蕃创始人聂赤赞布,就是平定各地叛乱并且征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如理塘、甘孜、玉树、昌都)的松赞干布(同时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在位32年,618-650,与他齐名的,还有禄东赞。
而松赞干布的下一任,赤德祖赞,还能够与当时的大唐拉锯争夺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打得有来有往。
属于吐蕃的辉煌时代,是755-797年,赤松德赞在位的时候,吐蕃国力达到鼎盛,疆土西到大食,东到川陇、南召,曾经派马重英率20万军队于762年攻陷长安(安史之乱期间),也算是兵力极盛。
但是等到841年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结果自己被僧人拉垅贝吉多吉射死,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赞普职位爆发了伍约之战;从此内战开启,877年,起义军发掘了赞普的陵墓,追杀王室,意味着吐蕃王朝彻底崩溃。
抛开西北,还有大明朝的死敌瓦剌(元朝灭亡后,蒙古分成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三大部),当时瓦剌小王子也是惊才绝艳的人物;而瓦剌的也先,在1449年先是在土木堡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然后攻占大同,最后是在京师脚下遇上于谦于少保。
中国周边的小国,即便偶尔出现英雄人物,建立了强大的王朝,但是当英雄过世之后,小国或者小部族也就会一蹶不振,民族英雄不复现世,就像蒙古再也没人复现过成吉思汗的霸业一样。
而中国不一样。中国绵延两千五百年,历史英雄称得上是群星闪耀,无论是终结乱世的帝王将相,还是盛世之下的文臣贤士,数不胜数。
细化到国家战队更是如此,特别是女排、国乒、跳水、艺术体操、举重、游泳、射击这种传统优势项目,中国从来不缺人才,不需要寄希望于天才扭转局面。因为人才经过内部竞争和外战洗礼,一定有人会成功蜕变成领军人物。郎平如此、朱婷如此、刘国梁如此、马龙如此。
而对于中国传统弱势项目,比如田径这种,那就要靠层层选拔找出天才苗子,然后悉心培养,这才能偶尔涌现出来一个飞人刘翔。
而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决赛上跑了9.98秒拿到第六名,但是他在小组赛上跑了9.83秒,是首次跑进百米决赛的亚洲人,而博尔特在里约奥运会的成绩不过是9.81秒!中国飞人太牛掰了!可惜他已经32岁了,但是他的成功证明亚洲人同样有跑步的潜力,我们只需要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里等待下一个天才就好。
至于中国男足,即便出了天才,估计也缺少成长的土壤,不提也罢。
所以,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至今的核心,就是中华民族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有完整的文化传承;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够保证中华文明能够诞生各行各业的天才,带领父老乡亲改天换地;完整的文化传承,可以保障中华文明培养出足够量的人才。
天才可不会只出生在富贵人家,比如织席贩履出身的昭烈皇帝,比如皇觉寺出家的明太祖,比如石勒,比如冉闵,比如刘裕,他们靠的是天赋而不是知识。
而科举、高考和举国制度,则能把天才有效的吸纳进来,为国所用。当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放着一位出生于湖南韶山的图书馆管理员天才不用,还拖欠薪水,结果最后被逼得转进万里,虎踞台湾,就是用不好天才的前车之鉴啦。
天才总会脱颖而出的,那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1、天才离开了他的领域也是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我的天赋是搜索与整合一样;
2、努力把自己训练成人才,保证自己有用;
3、看准人跟准人,保证自己能被使用;
4、只要我们能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努力,已经是不普通的人了。
而且,相比于那些曾经靠着一两天惊才绝艳的领袖取得历史上最大成就的小国国民,我们能生在英雄人物层出不穷的中华,当大国子民,绝对比龙应台笔下的小民尊严幸福得多。
至于中国女排这次没出线,也没啥大不了的;毕竟中国女排的天才选手必然能一茬一茬出现的,只要有一个意志坚定、踏实苦练、有大局观又众望所归的队员出现,就像郎平、朱婷这样,带领一群水准以上的队友,那唐家霸王枪就必然能重夺兵器榜首位!
PS:好久没见。前段时间我全神贯注连续投标,在屡败屡战后决定放空一下,于是跟女票一起走了趟青甘大环线,全程7天6夜2400公里,每天到酒店都是后半夜,所以完全没时间写东西,但这次采风之旅,获益良多,容我陆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