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那个年代农村的状况,才认为老师为升学率拼命补课

【本文来自《中办国办: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环球同此凉热

    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升学状况和老师的考核还是挂钩的,所以为了升学率,老师玩命给学生补课。现在不同了,现在学校在淡化升学率,学生中高考考得怎么样,基本和老师无关,上面又要求减负,所以老师对学生自然就是爱学你就学,不爱学就拉倒的态度。

可能你不懂那个年代农村状况,所以才有为升学率老师拼命补课的说法,至少于我的经历就不是这样。父辈们大多出生50末60头,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文盲,每天起早贪黑养猪种地,对孩子的学习有心无力,唯有指望老师。三年级起,全班都要到校晚自习。

我们的课桌是两人一桌的长桌,很多桌子上面刻画至少好几个“早”字以及若干条三八线。没有电灯,老师在教室中间挂个煤油灯,我们每个人桌角点蜡烛,用铁盒子收集蜡滴以再次利用。歌词里唱的是在窗前见老师在灯下批改作业,我们的老师是在30多根蜡烛的照耀下为我们解疑释惑。

到五年级,新教室盖完,装上电灯泡,小学毕业后,才全部装上日光灯。顺便再说一下,我们那会儿一个年段一个班,一个班级40人左右。我还挨过老师的教鞭,有次自习课,教室里乱哄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被校长发现,讲话的人都被罚站,手都伸出来,我头一个被打,学习委员讲话,不先打打?记忆深刻,比上台领奖都深刻,感念至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