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的真面目就是中医!要否认?要借此打倒中医???
扁鹊是谁?无需多问,乃是中国先秦上古时的一位神医,也是中国中医史上的一位“扛把子”人物。不过呢,“江山代有人才出”,最近就有人钩沉索微,考证出这位神医扁鹊乃是一个“胡言乱语”的“医盲”——《短史记|上古“神医”扁鹊的真实面目》。写文的这位先生的论证过程据说是有证据的,据他说就是太史公为扁鹊立的传记。你看他是这么讲说的:
【中国人知道扁鹊,大多源于《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对扁鹊的印象,也多局限于“一位以望闻问切来治病的上古神医”。
其实,《史记》里的扁鹊并不靠“望闻问切”来治病。
司马迁叙述扁鹊的医术由来,说他年轻时做“舍长”(大概是指在旅店工作),有一名叫做长桑君的客人经常过往。扁鹊“常谨遇之”,提供的服务很不错。如此这般十余年后,某日,长桑君突然邀请扁鹊“私坐”,也就是单独聊天。长桑君说自己老了,有一个“禁方”要传给扁鹊,但需要他得到之后对外保密。扁鹊允诺后,长桑君给了他一种“怀中药”,命他去取“上池之水”(大概是指没进入到池子的水)一并服用,然后又给了扁鹊一堆禁止外传的方子。交代完这些后,长桑君便消失了。之后,扁鹊按长桑君的嘱咐将药吃了,过了三十天,得到一双透视眼:“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可以直接看到人的五脏六腑,因为长桑君不许神迹外传,扁鹊只好拿诊脉当成幌子。
司马迁叙述扁鹊的行医履历时还提到,在治疗虢太子时,扁鹊曾亲口对人说:“越人(即扁鹊)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我扁鹊治病,是不玩望闻问切这一套的。
司马迁笔下的这个扁鹊,与其说是一个历史人物,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拥有特异功能的神话人物。】
这位先生说到的证据,就是《史记·扁鹊列传》的第一段。他写的这一段,对《扁鹊列传》的释读准确么?靠实吗?怎么说呢,严格的来讲,五六分靠边是没问题的,在酒桌讲说奇闻异录显示自家多知,这五六分靠边的“译说”够了,不过要认真到桌面上考校文本,这样的释读就很成问题了。因为至少有两个大毛病。分开来讲,第一个毛病出在“上池之水”。
这个“上池之水”,据张大可先生《史记通解·八册》(3459页)的解释是:未至地之水(没有落在地上的水),乃是露水,其余江河湖海之水不算,哪怕当下某个“大自然的搬运工”搬来搬去的“XX山泉”也不算,一定要是“未至地之水”。这个水要用专用工具——盘盂承接。说起这个工具,可俭可奢,奢侈的如汉武帝的承露盘,《资治通鉴·二十》记载:
【春(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起柏梁台,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云可以长生】
仙人手掌状的承露盘承接的露水和玉石研磨的粉末和在一起服用,可以长生不老。不过呢,这位写文章要深扒扁鹊真面目的先生,却望文生义,只看见“上池”二字就胡解释:“大概是指没进入到池子的水”,哈,有学问!
对这个词,韩兆琦先生《史记笺证·9》(5241页)的解释与此类同, 都是“未至地之水”,露水,不过又加上“竹木上水,取之以和药”。
由此,古人对“上池之水”的来源是很讲究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因为配得上与其同服的药,都是有些神力的。那么,“上池之水”也是有神性的,而这个神性对扁鹊先生的故事很重要,胡乱解释“上池之水”,于扁鹊先生的医术实际上是种亵渎。所以说,“上池之水”在古人心里的地位,至少要重于现当代制药工业中用到的蒸馏水。尽管现在我们看来,这是荒诞、荒谬的,但是,这个的确是古人的观念看法,想把与之相关的古籍看懂、说明白,那就一定要把这类看似荒诞的内容读懂弄通,老老实实的讲说出来,而不能望文生义胡乱解释“大概是指没进入到池子的水”。这位深扒扁鹊老底的先生对“上池之水”给出的解释显然没下案头功夫,这两套书市面上很难找吗?不可能!懒得找也许是个理由,但是上台面的文章居然不去认真做案头功,这起码对古籍没有一个平视的眼光。这样的望文生义言语明显有种侮慢中医的“豪横”!这个治学态度,他真的能深扒扁鹊的“真面目”吗?
第二个毛病,就是这位先生在他写的这一整段里,着重强调扁鹊的“透视眼”的由来和功用,并强调扁鹊根本不用寻常医生的望闻切问来诊知病人病状,进而给这位中医史上的神医扁鹊重新安排了一个“身份”:
【司马迁笔下的这个扁鹊,与其说是一个历史人物,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拥有特异功能的神话人物】
看,扁鹊不光不是一个中医,而且近乎于一个子虚乌有的神话传说人物。那么依着这先生的思维理路顺推下来,传说中的扁鹊神医,即便有其人,但是相对于中医史上的中医医生群体,乃是一个出圈者,不应该被算作是中医的!两千多年来的中医史把这个圈外人拉进来,是不是有点扯虎皮拉大旗的意思啊?中医有自己宣传的那么堂皇吗?
那么太史公为扁鹊立的这段传文有这个意思吗?太史公真的是在突出扁鹊中医圈外人的身份吗?当然没有!太史公的文章当然不能这么解读!因为传文的原文里还有一句话说的明白:
【(长桑君)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这位引导扁鹊走上行医路的隐士高人,不只是给了扁鹊一双可以洞见人体腑脏的神眼,还把所有的治病秘方给了扁鹊,扁鹊才有行医救世的根基。没有这些秘方/禁方,只有一双透视神眼,即便能发现病人的病症根由,但是没有经过实践确认有效的“禁方”——药方,那同样不能治病做医生。这样的“禁方”就是中医验方!扁鹊用实实在在的中医验方治病救人,那他就是中医,绝非、也绝不像什么“拥有特异功能的神话人物”!在故事的文字里,透视神眼只是辅助他救人活命的一种别样有效的手段!这一点,是释读扁鹊传记更应着重注意的。只是把“透视眼”大写特写,不去在“禁方”上也做解说,难道这位先生在做切割、裁剪史料的工作,用加工过的史料来证明自己想证明的东西?这么写文章厚道吗?!
由扁鹊的“透视眼”,想到了当今西医的医学影像:X光啦、超声啦、CT啦,功用不是和扁鹊的透视神眼一致?我们知道,同样一张医学影像底片,在良医和庸医的手上,功用大不相同。良医能根据影像制定好的治疗方案,开最合适的药方;但是庸医用这个影像图片,不至于延误、加重患者的病情就阿弥托佛了,这就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二者的区别,有经验的因素,但终归是理论上是否扎实精通的区别。说回到扁鹊的透视神眼,如果扁鹊没有扎实的医学理论造诣,不精通医学理论,即便他的透视神眼看到了人体内脏腑不正常的地方,但这个脏腑发生了什么样的病变他明白吗?脏腑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病变,他知道原因吗?他拿什么根据开药方治病救人?扁鹊治病救人必然有精深的医学理论造诣加持,这样的理论是什么理论?当然是中医的理论!难道是西医的?
太史公记录扁鹊不寻常的“透视眼”绝无意凸显扁鹊非中医,他实际上是要用这个神化的故事对扁鹊的医术做高度肯定。上古以及秦汉时代,是一个崇神敬鬼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某些杰出人物的特出成就、以及某些运气亨通之辈的飞黄腾达,人们常借诸神力眷顾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荒诞固然荒诞,但是在当时的知识大背景、思想大环境、信仰大氛围中,这样的解释却是必然的。神眼故事,就是对扁鹊能力的高度的肯定,这样的肯定有设譬取喻的意味。太史公记载这样的神话故事,作用仅此而已,是不能用来论证什么特异功能的!非要用这故事考证扁鹊的“真实面目,把扁鹊打扮成一个神话般的特异功能者,近乎于郢书燕说!这样的说辞再巧舌如簧,也不可能把真实存在的扁鹊神医从中医史上隔离出来的!窃以为,某些网络写手与其在“透视眼”上对古籍中人物做无聊的“考证”,不如下功夫把“上池之水”的真意论证扎实,用一种客观平实的心态对待中国古籍如何?
按着太史公的原文,神眼的说法是扁鹊先生的“夫子自道”,那么扁鹊神医做这样“夫子自道”目的何在?这就要看这样的神化故事会对他有什么助益:这样的说辞配合扁鹊的高明医术,在当时来讲,是能够提升他的知名度的——他是个有神力加持的名医。那么扁鹊先生讲说这个故事是为自己扬名,这其实是他运用的一种很高明的营销手段——推广自己名气、扩大自己影响力的高明的营销手段。
扁鹊会营销术?
会,而且很精通!请看《扁鹊传》最后边的一段话,在这里,俺不打算原文征引古文,俺照抄张大可先生的《史记通解》(8册3486页)的译文:
【扁鹊的医术声名传遍天下。他来到邯郸,听说当地人尊重妇人,就当起妇科医生;来到洛阳,听说周人敬爱老人,就专治老人耳聋目眩,风湿病症;进入咸阳,听说秦人怜爱小儿,就当起儿科医生;随着各地不同的民俗而改变行医的重点。】
这就是营销术,高明的营销术!如划线部分总结的。从《史记》原文看,扁鹊先生可说是各科都有深湛造诣、各类病症都精通的不世出人才。不过在一般人看来,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某一科病症上苦心孤诣的成果,必然高于样样都能顶对两下的泛泛之材。所以,扁鹊先生顺从一般人的思维习惯,根据各地的不同民俗把自己包装成专攻一科的专科医生,达到最好的行医效果。这是他精通营销的铁证啊!既如此,他用这样的包装(营销)术讲故事,讲说一个神赐神眼的神话故事,宣传自己有一双神力加持的慧眼,是不是能争取更多患者来寻医问诊呢?
当然能!
扁鹊与长桑君的交往故事,以及他故意泄露自己神眼秘密的言语,其实就是营销术!如果有谁把这样的营销讲故事当做“史料”,硬要考证出扁鹊是“一个拥有特异功能的神话人物”,那么此人的脑筋连郢书燕说的边边都够不上了,简直驴唇不对马嘴!
扁鹊是神话般的特异功能者,就是这篇深扒文章最终的“考证”结果吗?不是滴!这篇文章最终的考证结论:扁鹊是一个“胡言乱语”的“医盲”!这个结论,是文章作者看过了扁鹊见齐桓侯(蔡桓侯)那一段后“考证”出的结果。那么,扁鹊神医在齐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能让这位作者愤怒至此?俺接茬引用张大可先生对此节的译文:
【扁鹊行医到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接待。他入朝拜见齐桓侯,说:“您有疾病已侵入皮肤之下,不治疗将会深入体内。”齐桓侯说:“我没什么病。”扁鹊走出宫门之后,桓侯对左右的大臣说:“当医生的人好利,想在无病的人人身上显本领邀功。”过了五天,扁鹊再见桓侯,说:“您有病潜入血脉,不治疗恐怕会加深。”齐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齐桓侯不愉快。此后第五天,扁鹊再见齐桓侯,说:“您有病进到肠胃间,不治疗将会加深。”齐桓侯不答话。扁鹊退出,齐桓侯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来拜见齐桓侯,远远望见却后退跑了。齐桓侯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疾病在皮肉,是汤剂加药熨的效力所能救治的;在血脉,是针刺加砭石的效力能救治的;在肠胃,是酒药的效力所能救治的;病入骨髓,即使是主宰生命之神也无可奈何了。如今桓侯的病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再过五天,齐桓侯病危,派人召请扁鹊,扁鹊已经逃离齐国。桓侯终于病死。】
那位写文要深扒扁鹊“真实面目”的先生,对这一段大发议论,尤其是文中划线部分阐发的医理猛烈抨击:
【文中所谓疾病先发生在腠理(皮肤),然后蔓延至血脉,最后进入肠胃与骨髓的说法,即属于医盲凭空想象出来的胡言乱语。】
是不是胡言乱语,那要证据的!你要把证据摆出来才能服人。可是这位先生自后的文字里,无片言只语证明这个,一副“我就这么说了怎么滴吧”的派头。这恶狠狠、毒辣辣、凶霸霸的口气,一下子让俺想起了要把中医药置于死地的美国人方舟子。难道这是方舟子的大作?或者是方舟子的稿子被洗了一遍?再或者,此文作者是方舟子的弟子、拥趸——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医黑?如不是,怎么这样的口气?难道扁鹊真是个“胡言乱语”的“医盲”?
以俺八、九年里和中医黑的网络打斗经验,所有的中医黑诋毁抹黑中医,都有一个立足点——西医,站在所谓西医的“角度”疯狂攻击中医,窃以为这位要深扒扁鹊“真实面目”的先生亦不过此。这样的话,倒有几句话说在这里:
就西医而言,有一类疾病害人的机理,和扁鹊先生阐发的那个医理高度重合——皮破血流的创伤救治。先说其中一个分支——战场的战伤救治。危重程度极高的战场战伤救治中,如枪弹伤,炸弹、炮弹造成的破片伤,正规的抢救步骤,首先就是对伤口、创面进行清理消毒。为什么?就是杜绝外界的病菌、病毒由皮肤的创面、伤口感染人体,进而再深入到血液循环系统,由这个系统对人体的其他器官、系统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这其中就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的骨髓等等。这个病源由外而内地对人造成伤害的过程,和扁鹊阐发的医理是一致的!固然,现实情况不见得都有那个由肠胃到骨髓这个过程,可是,扁鹊说的,病源由皮肉到血脉这个过程是一定有的!由外而内的方向也是确定的!急迫程度稍次,但是更常见的普通百姓的日常创伤救治也是同样的医理。西医对流血外伤救治的医理,和扁鹊阐发的医理高度一致重合!其实也不要说这些复杂点的创伤救治,就是医院打针不也在注射点那一片涂点碘酒消毒?这不就是怕外界致病微生物由针眼处侵入人体?难道说,可以被西医救治外伤的道理是科学的,中医根据实践总结的理论推演,就该被贬低为“胡言乱语”?那我倒想问一下这位要深扒扁鹊“真实面目”的先生,同时也是问询方舟子那样的中医黑: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您(你们)的列祖列宗从不看中医、吃中药?纯粹凭着硬扛杠过了N多病源,等到了西医普惠中国,惠及您(你们)家?这么看,你们家的抗病基因也太强大了吧?有这么超然而强大的抗病基因,连西医也能藐了,何必……算了,不说也罢!
这个问询,我和网络中医黑们打斗了八、九年都没得到任何一个中医黑的回答!怪哉了,这帮人抹黑中医的勇气哪来的?!
扁鹊神医阐发的医理,简略的讲:
【病邪入体,首入肌肤,渐次入里,病入骨髓,无以为治。】
西医的创伤救治原理也不过这样,也没比扁鹊高明多少,怎么能说扁鹊是个“胡言乱语”的“医盲”?!扁鹊阐发的医理:“属于医盲凭空想象出来的胡言乱语”??俺倒是觉得,说这个话的先生实是在胡言乱语!实在是个医盲!
不过,有一点我们也需明白,中医的医理中也有漏洞,有些病原体,未必要深入到人的骨髓一样能致人死地。骨髓云云,推想的成分更大些,但是,病源体由外而内侵入人体这个路径方向那倒是对的,比西医认识得要早的多!其实何止创伤救治,就是更高端的癌症研究,同样在践行着中医医理解释的疾病入体的路线。
据说二十年前对癌症的研究就指向了基因——是体细胞的基因出问题了,才产生了癌细胞。这似乎能推翻中医医理——基因的事,人体内部的问题,与外部“病邪”何干?其实呢,癌细胞的产生,内部的原因固然有,但是外部的原因却更大,至少一半要有。癌细胞本来就是人体内的细胞,但是,属于那种“刁民”——异常分裂蜕变的一类。不过,人体也有遏制这类细胞作恶的机制,体细胞内有一些阻止细胞异常分裂的基因在起作用。这些基因里,有种叫做P53的对偶基因在二十多年前就被研究的很详细、透彻。这对对偶基因的作用就是遏制异常分裂进而蜕变为恶性增殖的癌细胞的。如果这对对偶基因出了问题,异常分裂的体细胞就会不加节制的恶性增殖,最终蜕变为癌细胞。这个P53出问题的原因,有先天遗传因素——某类人只遗传到了这对对偶基因中的一个,一旦这唯一的基因出问题,这类人得癌症的风险大得很。
而正常遗传到一对P53基因的正常人,倘若有一个P53出了问题,另一个具备完全功能的P53就可以补位。但是,种种原因,余下补位成功的P53也会被一些外来的病源给破坏掉。比如日光中的紫外线就能诱发P53突变失去遏制癌细胞形成的作用(看来学洋人日光浴,是个灾难性的健康选择)。如P53这样的抑制癌细胞的基因还有几种,不列举了,而P53是其中抗癌作用最大的一种基因。(参考《基因密码——解读人体的天书》王琪编著 西安出版社2000.8. 67页)。
无论是因为遗传原因,只得到一个P53对偶基因的不幸者,还是拥有一对对偶基因的正常人,他(她)们体内的P53(以及其它抑癌基因)突变失效的原因,除了上述日光中的紫外线之外,至少还有被病毒感染这个要命途径。病毒对人体的感染,就和西医创伤救治里,要预防的病菌、病毒侵入人体是一个路径,遵循中医医理揭示的“病邪入体,首入肌肤,渐次入里,病入骨髓,无以为治”的原则。
当然还有,接触剧毒物这个途径更是我们防癌的日日功:吸毒,抽烟,过量饮酒,高毒性工作环境,大气、水源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的生熟食材食物,洋品牌服装里的致癌物,学洋人把头发染得桃红柳绿的不明化学药剂,日韩以及德国生产的含有剧毒物的化妆品……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在西医看,都是危险致癌物,在中医看来,都是“病邪”,都是致病的外部邪祟!它们侵害人体的路径,大都是“首入肌肤,渐次入里”这个方向!虽说没有“病入骨髓”,但是它们深入到比骨髓更深的分子层面的基因上祸害人类,这种种危险致癌物入体,实际上还是重复验证中医医理:人的病痛根源,就有外部病邪入体这个主要途径!中医医理早说的明白,俺可看不出西医有什么医理比中医高明!倒不知想扒出扁鹊神医“真实面目”的那伙计,是不是真知道医学常识?
这个文章,抹黑中医是瓤,包装的外皮却是历史考证,第一,它考证这个传记的政治象征意义,用所谓政治话题冲淡他抹黑中医的赤裸裸。为此作者征引朱维铮先生的话发了议论:
【按朱维铮的理解,司马迁为扁鹊立传,其用心并不是为了“保存史实”,而是欲借扁鹊的故事来传递一种政治见解,即“治国如同治病,不可讳疾忌医,更不可弃良医而信庸医,致使轻恙变重症,自招乱亡”。支撑该解读的一个重要证据,是司马迁将扁鹊的传记,安插在田叔与刘濞两人的传记之间,而没有按常规方式,将其与天文、气象、占卜之人的传记放在一起。】
无论朱维铮先生说了什么,他总还没有抹黑中医的意思吧?怎么能用这位学者的名头包装抹黑中医的内瓤?不厚道吧?不过就是想把扁鹊给“洗没了”,直说嘛。
不仅如此,为了力证扁鹊神医是个神话人物,这先生在扁鹊治疗虢国太子这个史上也有议论:
【第二段是“扁鹊医虢太子”。说的是扁鹊来到虢国,听说该国太子暴毙,于是前去王宫自荐,说有办法让太子活过来,然后果然将其救活。因虢国(无论是东南西北哪一个)皆早在第三个故事“扁鹊医赵简子”之前——少则百余年,多则两百余年——便已灭亡,这也是一个很可疑的故事。较为合理的解释,便是此扁鹊非彼扁鹊,正如这个“再世华佗”不等于那个“再世华佗”。】
确实如他所说,扁鹊时代——战国时代无虢国。扁鹊进虢国治病的故事的确虚妄,对此,治《史记》成就极高的日人泷川资言说:
【扁鹊古良医名,后世遂称良医曰扁鹊,犹称相马者曰伯乐也。其人既非一,时代亦异,史公误采古书所记扁鹊事迹,凑合此传,宜矣其多乖错。(转引自韩兆琦书9卷5247页)】
太史公固然出了错,但是,这对于这位写文的先生抹黑中医的目的而言,也没占到便宜:因为这个误被采信的故事在说,春秋时就有一位以扁鹊称号名世的杏林高人,只听别人对病人的诊治结果和“死亡”时间,就能制定出正确的救治方案,可证,中医源流久远,成熟、发达亦早。史书里以扁鹊名头出现的神医、良医很多!证伪(打倒)一个战国时的扁鹊,也不可能动摇中医!
这个文章发出的时间有点意思。6月30日,世卫组织发布的新闻公告称,
【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公报说,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3000万减少到零,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这是青蒿素的功劳,是屠呦呦先生和她的同志们的集体辛劳智慧与汗水的凝结,归根结底是中医的功劳。而这篇攻击扁鹊、抹黑中医的文章却在6曰28日发出,看日期二者无关,然而中国的中医黑势力都是有国际背景的——洛克菲勒们、西方跨国西药巨头们。世卫组织的公告对普通中国人来讲,是不发布不知道,但是对国际上想打垮中医的这些势力来讲,未发布先知道,却是办得到的。这个文章在世卫组织发布新闻公告之前抢先“上市”,就意在搅局,暗搓搓地暗示人们,中医不高明。但是这又能怎样?去年有名女人,想仗洋人势力压人一头,要张伯礼院士向她道歉。但是,国家最高层向张伯礼院士授勋,这位名女人成了小丑,呵呵!而今这篇不通医理,看不懂“上池之水”的文章,在青蒿素这三字前,也不过一个笑话;在“中医”二字前,更是个跳踉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