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安全丝:跳蛛空中平衡的生物力学 | 关贯之
导读
有拉丝的跳蛛,它们可以在空中保持一定的姿势,在落地前稳住身体,平稳落地。
文/关贯之
漫画/鄂禹臻
我的研究领域叫做比较生物力学,是专门研究非人类的生物运动背后的物理原理,时常要跟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起合作。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沟通过程会产生许多分歧,其中一部分是来自对严谨的定义。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列英国的火车上,有三个科学家坐在一起,分别是生物学家、物理学家与数学家,他们正要参加一个科学聚会。此时火车经过一片草原,窗外有一只黑色的羊正在吃草。生物学家首先开口,他兴奋的说:「原来英国的羊是黑色的!」物理学家皱了皱眉头说:「你们生物学家真是不严谨,你只可以说英国的羊,这一只是黑色的。」然后数学家也皱了皱眉头说:「你们物理学家真是不严谨,你只可以说英国的羊,这一只,这一面是黑色的。」
这个笑话很生动的呈现了我研究过程中会遇到的场景,由于我自己是生物学背景,所以我通常就是闹笑话的那一个。生物学在动物行为这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基于观察。在描述行为的过程中,生物学家时常会加入主观的臆测,有时候并不完全正确。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跳蛛在跳跃的时候,为什么要在跳跃起点拉一条丝线?
跳蛛科是蜘蛛的一个科,这个分类群里的物种大多数不会结网,而是依靠跳跃捕捉猎物。可能是因为它们跳向苍蝇的动作大有猛虎扑兔之势,因此它们也被称作蝇虎。生物学家发现,虽然跳蛛不太会结网,但是他它腹部仍然会产生蜘蛛丝。跳蛛会在起跳前用腹部末端点一下地面,附着一条丝,等它跳起之后,腹部会一直拉着这条丝,就跟电影中的蜘蛛侠在纽约大楼晃荡一样。如果跳蛛没有跳达预定目标,从空中掉下去,这条丝可让它悬挂在空中,蜘蛛可以拉着丝回到原来位置,或是垂降到地面。因此,生物学家把这条丝称作安全丝,就像是攀岩时用的安全绳。
Marvel蜘蛛人(惊奇蜘蛛人vol.4 #1封面)
然而具有较强物理背景的生物力学家,对这个说法产生了质疑。从人类的角度来说,从比自己身体高数十倍的位置摔落,当然是一件恐怖的事。但是跳蛛的身体又小又轻,空气阻力对其影响甚大,下落的终端速度应该不快,即使从高空落下,也不见得会受伤。有没有可能这条丝其实有别的功能呢?
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是一位高中生,陈永康。他就读台中一中时便对跳蛛拉丝的行为很感兴趣,因此他请了在中兴大学物理系任教的纪凯容博士指导研究。纪凯容博士是我大学专题的指导教授,我们曾经一起合作发现目前已知最快的生物运动速度。可惜陈永康进实验室的时候我还在念初中,没有机会认识。许多跳蛛研究的事情是后来听纪老师说的。陈永康和纪凯容等人以一种校园内常见的跳蛛,安德逊蝇虎(Hasarius adansoni)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室中饲养27只跳蛛。接着,他给跳蛛设计了一个室内跳台,并且用高速摄影机记录安德逊蝇虎跳跃的过程。有趣的是,他发现其中5只跳蛛在跳跃的时候竟然不会从起跳点拉丝。这样一来,刚好有了对照组,可以比较拉丝与否对于跳蛛跳跃运动的影响。经过比较两者跳跃的影片,研究团队发现了这条丝线一个重要的功能:平衡。
平衡!这可是生物力学领域的热门项目。别看我们人类可以轻易地在走路、跑步或跳跃时保持平衡,对于机器人来说,平衡是非常难的,尤其是跳跃。一旦起跳时施力的反方向没有通过质心,身体便会在空中旋转,很难平稳落地。而陈永康等人在实验室观察到的跳蛛也发生类似的事情,没有拉丝的蜘蛛会在空中失去平衡,最后摔落在目标物上。反观有拉丝的跳蛛,它们可以在空中保持一定的姿势,在落地前稳住身体,平稳落地。
图/跳蛛跳跃时平衡丝的重要性(漫画/鄂禹臻)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跳蛛是否拉丝,都能跳出相似的高度跟距离,但是有拉丝的个体展现出较高的滞空时间、水平减速以及平衡性。两者落地的情况差异最为明显,有拉丝的个体是头前脚后的水平姿势落地,平均只要0.01 秒就可以站稳身体,而没有拉丝的个体则是以头上脚下的垂直姿势摔落地面,平均需要花费0.05 秒的时间才能站稳身体。拉丝稳定身体的代价,便是消耗较多的机械能。没有拉丝的跳蛛在空中主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落地前会损失33%的机械能。而拉丝的跳蛛因为透过对丝线的施力改变仰角,连同空气阻力的效应,跳跃过程会损失76%的机械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结果,会发现跳蛛能否平稳降落,很大程度的影响捕食能力,头上脚下的摔落显然难以抓捕猎物。而如果跳蛛正在躲避天敌,要以5倍的时间才能站稳,也可能就此被天敌抓获。
这个发现为动物跳跃的平衡方式提出第三种机制。过去生物力学家把跳跃平衡归类为两种,分别是四肢的摆动与尾巴的摆动,这两种方式都是靠角动量守恒原理,透过肢体运动在空中产生角动量,进而使得体轴产生相反的角动量以保持平衡。而跳蛛所使用的平衡则不属于这两种,而是透过蜘蛛丝拉扯地面,产生额外的旋转,如此一来,蜘蛛不需要大幅摆动肢体,也不用演化出厚重的尾巴。
图/安德逊蝇虎的落地过程(a)有拉平衡丝的个体 (b,c) 没有拉平衡丝的个体 (Chen et al. 2013)
这个研究结果于2013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界面》(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题目为《不只是安全丝:跳蛛科的跳跃平衡丝》(More than a safety line: jump-stabilizing silk of salticids),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8 /rsif.2013.0572。
这个研究同时受到蜘蛛学家与仿生学家的关注,目前被引用了19次(Google 学术的统计)。这个结果打破了生物学家既有的认知,表明跳蛛起跳前所拉的丝线不仅仅是为了安全,更重要的功能是帮助跳蛛在空中平衡身体,并且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捕食率以及逃跑的机会。而从引用此研究的论文名单中可以发现,这个生物力学研究至少启发了两个研究团队的跳跃机器人设计。以下为其中一个团队公布的影片,它们的跳跃机器人遇到了空中无法平衡的问题。在给机器人做了一条平衡丝之后,就能安稳的落地。
影片:受跳蛛平衡丝启发的跳跃机器人(Shield et al. 2015)
这段影片最后一段,是拉了平衡丝的跳跃机器人,画面在平稳落地的瞬间戛然而止。我想有可能是接下来机器人发生弹动并翻覆,所以停在这里,很可能还需要有落地时的缓冲机制,不过至少已经能解决空中翻转的问题。
让我惊讶的是,另外一个引用这篇论文的研究竟然是在国际太空站进行的。这个研究起源于太空站实验计划征选,有人提出要测试跳蛛是否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捕食,并且被主办方采纳。因此两只跳蛛被带到了国际空间站,其中一个个体成功跳起并抓获了漂浮在空中的果蝇。有趣的是,它起跳前也有拉丝,并在捕获果蝇后利用这条丝回到了容器表面。虽然这个行为没办法看出丝线是否仍然扮演了平衡的角色,不过倒是让安全丝名符其实了一回。现在我们也有自己的空间站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带跳蛛上去蹦一回呢?
图/被带上国际空间站做捕食实验的跳蛛(David 2016)
引用文献:
Chen, Yung-Kang, et al. "More than a safety line: jump-stabilizing silk of salticid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10.87 (2013): 20130572.
Shield, Stacey, Callen Fisher, and Amir Patel. "A spider-inspired dragline enables aerial pitch righting in a mobile robot." 2015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IEEE, 2015.
Hill, David E. "Jumping spiders in outer space (Araneae: Salticidae)." Peckhamia 146 (20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