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竞:左手糖果,右手匕首
作者丨 震惊叔
来源 | 当时我就震惊了
如果说鲁豫那句标志性的“真的吗?我不信”是一种反问、设问的采访风格。
那常把“你是怎么想的?你真的是这么想吗?”挂在嘴边的易立竞,她的采访风格则更像是审问、拷问式的。
也难怪以“啥都敢说”闻名的易立竞被人称为鲁豫的妹妹——鲁莽。
如果要说内娱装X艺人的噩梦,其中之一恐怕就是接受易立竞的采访。
进行采访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的问题好不好,易立竞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她说:“当我问完一个问题的时候,嘉宾说,我们可以不要聊这个了吗?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只要聊这个。”
郭敬明: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得了。
艺人访谈节目众多,但易立竞在《易时间》中采访郭敬明这一段,什么时候拎出来看也堪称经典。
当年的郭敬明身陷抄袭风波,本来敏感的话题到了敢说的易立竞这里,习惯了“冒犯式”提问的她可学不会婉转。
易立竞开门见山,直白的问道:“你也发生过作品抄袭案例的风波,和你现在关注知识产权保护,这二者有没有矛盾?”
这一问直戳郭敬明痛处,他试图把话题岔开,说到自己已经跨向其他领域,但易立竞在一番追问中牢牢把话题扣死在“抄袭”的关键词上。
于是,诡辩学大师在表情管理失控的边缘开始战术性喝水,佯装淡定地说:“差不多了这个问题,讨论十年前的事情,没有意义。”
《乘风破浪的姐姐》有一档名为《定义》的衍生栏目,易立竞访问万茜的片段令人拍手叫绝。
针对万茜“人淡如菊”的佛系女星形象,易立竞问到:“你说你不想红,还有综艺焦虑症,怎么现在又参加综艺呢?”
万茜淡定表示自己参加的很少,易立竞立即追问:“你不是参加过《舞林大会》吗?”
万茜开始找补:“你不说我都忘记了,我还参加过这个。”
只见易立竞淡定给出温柔的致命一刀:“你参加过两届。”
其实,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中,许多明星艺人出现在闪光灯下或者舞台上,都戴着虚假的人设面具。
而刺破这一切最有利的武器就是“真实”,绝对的真实。
易立竞如此“狠辣”的采访并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人,那些虚假的、不真诚的人设外壳,都会在她的层层盘问下剥落的一干二净、无处遁形。
如果非要说易立竞的采访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许就是她足够直白坦率和理智客观,用绝对直白换对方的坦白。
“敢说”这件事情,也曾让她饱受过争议。
早前她曾参加过一档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现场的妈妈团四舍五入就是催婚催孕团。
而在现场妈妈的夹击之中,易立竞依然坚持发出独立女性的声音,她说:“传统婚育观念要求女性要负责生育、家务、还要挣钱,那么婚姻能给女性什么?”
在易立竞看来,应该允许这个世界有多项选择,婚姻是一个选择项,不是人生的必选项。
这样的观点在坚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父母眼里,显然是一种不孝的论调。
但易立竞说:“该孝顺父母的时候,我一分都不会少。但我不认同,把自己的自由意志交付出去,来行使孝顺这部分的东西。”
然而,很多人开始知道她,还是因为她在《吐槽大会》上令人感到别开生面的“冒犯式”、“审问式”吐槽。
面对事业发展比周冬雨慢的马思纯,她问:“七月与安生,你现在安生么?”
“你把周冬雨当朋友,可人家周冬雨有时间和你做朋友么?”
面对嘉宾李若彤她一样毫不手软,毒舌发言:“中年女性为什么要追求少女感?那让少女追求什么呢?中年富商么?”
短短几句话戳中对方几个要害,既提到50岁的李若彤营销少女人设,又内涵了一把她曾经和中年富商一段情史。
就连请她来当嘉宾的李诞她也无差别横扫,夺命连环问:“你知道《吐槽大会》越来越不好笑了吗?”
“你听过评论说《吐槽大会》已经变成洗白大会了吗?”
“你想过停办《吐槽大会》吗? ”
你要说她的底气来自哪里?叔只能说这个号称让“李诞想了十年”的女人并不简单。
十年前,李诞进入《南方人物周刊》成为实习生的时候,易立竞已经是那里的高级主笔了。
其实,在混迹娱乐圈成为一名娱乐采访记者之前,易立竞一直做的是经济、社会调查和文化方面的记者。
这样的记者经历培养了她极好的采访经验和综合素质,之所以能对采访对象进行一针见血的的窥探,都离不开她事前详细的工作准备。
“把受访者的资料从百度的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一个不落。从这些点滴的信息中,我有了新发现。”
秉持着这种工作精神,易立竞耗费极大精力将百度上有关“崔永元”的35300000多个搜索结果都浏览了一遍。
最后和身患抑郁症的崔永元进行了长达7小时的访谈,期间对各种敏感问题进行拆解。
这才有了2005年那篇封神的人物访谈范本——《病人崔永元》,而这篇文章也被评为“传媒致敬之年度文化报道”。
随后,她还写出了《李亚鹏:我不是个放浪形骸的人》、《赵本山:上春晚我并不快乐》等极为优秀的人物访谈报道。
易立竞关注人,采访人,也许跟她早年做记者的经历密不可分。
1999年烟台那场特大海难,或许早已被很多人淡忘,但它已然成为易立竞心里抹不掉的一块烙印。
304名乘员中仅有22位生还者,他们的尸体堆积在海滩上,像破败的麻袋一样。
逝者没有留下名字,他们成为了遇难者记录上一串冷冰冰的数字。
生命如此脆弱,那时的易立竞发出喟叹:“每片沙滩上都是灵魂。”
易立竞也曾只身前往河南艾滋村,在那个死寂的村庄里,扑面而来的全是一种无力和悲哀。
她坐在庭院里进行采访,倾听那些绝望的人细细讲述各自的无助,而她所在的庭院就是曾经的杀人现场。
那些受访者失去理智说出的话,易立竞也不会为了卖点将其刊出。
好的人物采访是在尽可能的还原真实人物的同时,让受访者进一步认识真我,而不是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将人物变成工具,使受访者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去河南的那一趟一趟采访,除了必备的采访的工具,易立竞还随身带了一把匕首和一包糖果。
糖是给孩子的,匕首用来自我保护。
在沉稳睿智、客观冷静的外壳之下,仍然保有着对人本身的柔软和同情。
左手糖果,右手匕首,这就是易立竞。
信息、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百度、知乎、豆瓣 |
作者:震惊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