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英军的“去中国元素”,空客启动了“欧机欧造版直-15”
据6月14日英国防务网站“谢泼德传媒”(Shepard Media)报道,空客方面当天发布了在其法国工厂制造的一架H175直升机机身照片,空客直升机英国分部发言人指出,这是第一架完全由欧洲提供零部件,并完全在欧洲制造而成的H175。
▲空客直升机发布的“全欧产”H175机身
作为与空客直升机合作研发H175(国产型为AC352/直-15)的中方公司——航空工业哈飞,从2008年起,就开始制造向全球民用客户交付的所有H175直升机机身,其他一些零部件也由中方制造提供。为何这架H175非要“欧机欧造”?这就得从其比较特殊的身份说起。
▲图为2016年12月首飞的AC352/直-15原型机,对比可见,该机适配涡轴-16发动机排气管开口的形状和位置,与适配PT6C-67E发动机的H175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国机国发”之路并不容易,也难怪任何国发新机型号的一飞冲天,都时刻牵动着军迷们的心
这架“全欧产”机体将是H175M——即H175首个军用子型号的首架原型机,用于竞标英国的新直升机采购项目。在英国下议院图书馆今年3月30日发布的2021年度“国防指挥文件”(Defence Command Paper)中,提出了英国未来军用中型直升机的“新中型直升机”计划(New Medium Helicopter Program,NMH),希望“用一种平台,取代目前服役所有类型的中型直升机”。
根据一些分析报道指出,“新中型直升机”最主要将取代的,是英国空军的韦斯特兰“美洲豹”(即英国版本的AS330)直升机,英国空军自1971年开始装备“美洲豹”HC Mk1,2008年又将其延寿升级为HC Mk2标准,目前在英国空军第33中队仍有23架服役。这些“美洲豹”直升机历经了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许多其他海外行动,差不多是英国空军最老的现役装备,亟待更换。
▲“美洲豹”算是英国空军的“古董”了
同时还有消息称,英军中数量较少的贝尔-212、贝尔格里芬HAR2(贝尔-214的加拿大版本)以及“海豚”直升机未来也将由“新中型直升机”替换,这些杂式机型与“美洲豹”加起来约有40架的规模,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欧洲防务市场上也算个正经生意。
说到英军直升机机队机龄普遍偏长,也不只“美洲豹”一型。除2014年进入英国陆、海军服役的AW159“野猫”(著名的“山猫”家族改进型,最大起飞重量5.8吨)之外,英军许多直升机都服役了20年以上:1974年开始在英军服役的韦斯特兰“小羚羊”轻型直升机,截至2019年仍有19架在英国陆军服役;而1980年-2001年期间采购的波音“支奴干”直升机,现在也仍有40余架。
▲英国陆军的“小羚羊”着实是高寿(咱们的不仅很早就转入航校了,而且论机龄也比大英这批年轻不少),但英国空军的同型机早就退了
即便是一般不被认为是老旧装备的EH101/AW101“灰背隼”直升机,也都是在2002年前交付完成的。英军早年曾预定它们将在2029-2030年间退役,不过本月11日,从英国国防部又传出将其退役时间延长至2040年的消息。而随着国防部今年4月确定将以20亿美元的价格采购新一批14架“支奴干”,推动机队的年轻化,作为“大英最老寿星(咦)”的“美洲豹”寿命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没有机头气象雷达的老构型“支奴干”,在英国空军的服役最早也可追溯至1980年……既然这四十多年用着挺顺手,赶上“降价”了(相比2018年美国人开的价,降了近四成)趁机入一批新品也正常
参与英国“新中型直升机”计划这份换装刚需的,当然并不止空客直升机,阿古斯塔·韦斯特兰也拿出了AW149(最大起飞重量8.1吨),与H175M进行竞争。其实在这份直升机采购计划中,阿古斯塔·韦斯特兰的竞争力甚至犹在空客直升机之上:且不说AW149基本型号即为军用型,且已经有泰国陆军和埃及海军两个客户,公司的AW159“野猫”和AW101“灰背隼”这一轻一重也早已占据了英国陆海军直升机机队的很大一部分阵容,有着足够的“用户黏性”。
▲出厂试飞中的泰国陆军AW149,作为一型研制时野心颇高的新机,该机在首飞10年后才逐步打开外销工作局面,相比小了一圈的(7吨级)前辈AW139的全球畅销,可谓差距明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市场对这个级别军用直升机的“高不成低不就”之虑
▲AW159“野猫”是目前英国海军的主力反潜直升机,同时也是陆军航空兵的突击/侦察直升机
另一方面,尽管阿古斯塔·韦斯特兰现隶属于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但其直升机业务在历史上是由意大利阿古斯塔直升机与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合并而成——名字里都带个“韦斯特兰”,所以它某种意义上还能算作半个英国“自主品牌”。2013年,AW149的民用型号AW189还在英国萨默塞特郡的约维尔建立了第二条生产线,更加确立了其“本土造”的地位。
▲遭遇了商业失败的韦斯特兰30,让大英一代航空巨子韦斯特兰陷入财务危机,最终被阿古斯塔并购,有了如今的阿古斯塔·韦斯特兰
▲范堡罗航展上的AW189,姑且能算作“荣归故里”的半个英国“自家娃”
虽然据媒体分析,美国的贝尔与洛克希德·马丁(西科斯基)两家厂商也有可能将加入“新中型直升机”的订单竞争,但贝尔-525技术上“过于先进”,还曾在2016年发生过原型机坠毁的事故,而西科斯基“黑鹰”并不受英国人的待见。同时相比替换“美洲豹”的要求,起飞重量5吨上下的S-76过小、而起飞重量12吨上下的S-92又未免过大,新的推进式高速直升机不仅也不够成熟,且同样遭到过英国方面的“点名拒绝”,所以目前来看它们只能算作“陪跑选手”。
▲尽管它是全球第一款同时应用侧杆操纵和三余度电传技术的民用直升机,但这并不意味着贝尔-525一旦参与竞标就能夺得订单——英军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保守
所以这么一圈看下来,H175的竞争力还是不错的。首先作为民用直升机,H175的销售成绩尚可,而且也在使用中把起飞重量限制从7.5吨放宽到了7.8吨以上,证明了设计的成功性;至于军用发展潜力的问题,虽然有称其是“纸飞机”的“误导性暗示”(这是空客直升机英国分部总经理科林·詹姆斯引述“某个竞争对手”的说法)——这同时也是对H175合作方航空工业哈飞的质量质疑,已经交付全球各用户、特别是在气象海况条件恶劣的英国北海海上油气业务中使用的20余架H175,正是对这种言论的有力回击。
▲2020年7月16日,比利时NHV直升机公司的H175机队累计安全飞行已达4万小时(图为在北海油气平台上着陆的H175)。该机体现出的优良海上性能,也让计划今年完成取证的AC352得到了国内一些用户的关注——但其中的“特定用户”,目前仍主要是海警直升机部队
然而作为竞标军用型号的项目,其“中国元素”现如今成为H175获取英国军队订单的不利因素,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所以空客直升机才只得为此再次重新打造“全欧产”,也是全新的军用型H175M。另起炉灶,意味着H175M相比原本就是军用型的对手AW149,首先有着明显的时间劣势——谁也不知道英军那些越来越老、越来越破的“美洲豹”还能再撑多久;而且重新建立欧洲供应链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也难以回避——可谁都知道大英现在买点东西这个抠劲儿;所以说,并不是实现了“欧机欧造”,H175M就能成功中标,兴许它首飞的时候风头又变了,兴许空客直升机还有些咱们不知道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