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伊朗迎来强硬派总统莱希,拜登政府有点“急”?

不出所料,伊朗司法总监、强硬保守派代表人物莱希赢了。伊朗内政部19日宣布,莱希以近62%的得票率“碾压”其他三位对手,赢得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

500

外界认为,莱希此次胜出,不仅让他离伊朗最高领袖“接班人”更近一步,也让伊朗的“政治钟摆”从温和的鲁哈尼政府回摆到强硬派一侧。这将对伊朗未来国家发展走向、美伊关系,以及地区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消息传来,美国方面略显不安。美媒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拜登政府希望重返伊核协议谈判能在8月莱希就职前取得成果,因为拖延的时间越长,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最高领袖的“呵护”

头戴黑头巾、身穿黑长袍,莱希在其他西装革履的候选人中格外引人注目。19日,他以“伊朗当选总统”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醒目位置。

事实上,自上月底7名总统候选人名单出炉到前两天3位候选人退选,莱希已被广泛视为一骑绝尘、胜券在握。理由大致有几方面。

政治生态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伊朗总统选举已形成强硬派和改革派/温和派此消彼长的‘钟摆效应’,基本都是8年一个轮回。”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指出。

从较为温和的哈塔米时期(1997年至2005年)到强硬保守的内贾德时期(2005年至2013年),再到温和的鲁哈尼时期(2013年至2021年),新一届政府“摆回”强硬派一侧并不让人意外。再加上美国2018年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导致鲁哈尼政府国内威望大受打击。去年2月的伊朗议会选举,强硬派已稳稳控制多数席位。

个人实力上,莱希被公认为伊朗强硬派的领军人物。他于1960年出生在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15岁起进入宗教学院,师从显赫的宗教人士,伊斯兰革命后长期供职于司法系统,2017年大选时率领强硬派与鲁哈尼对决,2019年获任司法总监后掀起反腐风暴,进一步积累人气。

此外,莱希还顶着几个重磅头衔:被哈梅内伊任命为伊马姆·礼萨圣地监护人、掌管伊朗财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会、担任由教法学家组成的伊朗专家会议副主席。外媒称,作为伊玛姆·礼萨圣地监护人,莱希担任最高领袖职位的机会增加了30%至40%;伊朗专家会议则负责最高领袖的选举、任命等事宜,加入该机构相当于跨过成为领袖的初级门槛。

舆论支持上,莱希深得哈梅内伊信任,被哈梅内伊形容为“经历出色、值得信任”。上月底,改革派/温和派两位热门人物(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前议长拉里贾尼)未能通过候选人资格审核,也被视为最高决策层的意愿表达。此外,自2016年获任圣地监护人后,莱希与伊朗革命卫队建立起密切关系。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指出,这次选举,最高领袖对整个过程格外“呵护”。因为莱希不仅将出任新总统,还是最高领袖的储备人选,这个选择直接关乎伊朗未来国家的整体方向。外界认为,从履历、宗教地位和影响力等因素看,莱希可能是哈梅内伊最合适的接班人,出任总统也是让他积累最高行政方面的经验。1989年哈梅内伊接班成为最高领袖时,身份就是时任伊朗总统。

“正是因为受最高领袖器重,未来伊朗行政权和最高领袖的意志会更加合拍,莱希和革命卫队之间的关系会非常融洽。”李绍先说,因为革命卫队被视为伊朗保守势力最坚固的堡垒、伊斯兰体制最坚定的保卫者。而伊斯兰体制的核心就是最高领袖,革命卫队将坚定贯彻最高领袖的意志。

政治“色彩”的变化

作为中东地区大国,伊朗大选历来吸引国际社会关注,但在伊朗国内,今年的大选并不像往届那样牵动人心。数据显示,5900万合格选民中参与投票的约为2900万。

外界认为,选民热情不高可能与新冠疫情未退、选举悬念不大、不满情绪累积等因素有关。伊朗现政府面临的诸多难题,也将成为莱希政府上台后的主要挑战。

“新政府面临两大挑战——疫情和经济。”华黎明指出。自美国重启制裁以来,伊朗外贸遭受重创,外汇短缺、货币贬值、通胀加剧。莱希19日与鲁哈尼会晤后表示,新政府将特别关注民生问题。但很多经济问题与伊朗当局的长期处理方式有关,经过40多年积累,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与此同时,伊朗仍是中东疫情重地,单日新增病例仍维持在5位数左右,完成疫苗接种的人数仅为全国人口1%。

李绍先认为,伊朗经济处于危急关头,这是莱希政府的首要任务。内部而言,民众收入急剧减少,对腐败现象越发厌恶,一定程度上也会危及体制和政权的稳定。因此,莱希强调,反腐是提振经济的重要一环。外部而言,伊朗需尽快摆脱美国制裁,必不可少的就是恢复伊核协议,这也是最高领袖的意思。目前,伊核协议各方的维也纳会谈进入最后阶段,美伊在放松制裁和采取核步骤方面取得进展,但伊朗似乎希望放慢节奏,等8月莱希出任总统后参与其中。

“从长远看,这次选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哈梅内伊想继续推进理想中的伊朗国家发展战略。”李绍先说,他认为,伊朗国家发展需经历五个阶段:伊斯兰革命、伊斯兰政权、伊斯兰政府、伊斯兰社会和伊斯兰文明。目前,伊朗已完成前两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建立伊斯兰政府。何谓伊斯兰政府,需具备三重特征:进一步将伊斯兰价值观融入政治生活;进一步打击西方对伊朗的渗透;增强最高领袖对政治生活的引领。莱希执政后,伊朗社会的这些特征应该都会得到加强。

“自1979年以来,伊朗一直是伊斯兰共和国。”华黎明说。它有两个层面,既是以议会和总统选举为基础的共和国,又保留伊斯兰色彩,实行教法学家治国的宗教领袖制度。“从这次选举看,随着强硬派总统的产生,伊朗政府的伊斯兰色彩可能会越来越强,共和国色彩似乎有所淡化。”

美国政府的“焦虑”

莱希胜选的消息传出后,鲁哈尼、其他三位对手和多国领导人纷纷表示祝贺。相比之下,美国媒体五味杂陈。

《华尔街日报》称,奥巴马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愚蠢之处在于,相信德黑兰的领导人会让伊朗成为正常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美联社称,美国对莱希抱有深刻怀疑,莱希所在的强硬派同样对美国极不信任。美国Axios网站称,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称,有必要等待伊朗新政府的到来,但拜登政府官员称,希望在莱希上台前与伊朗敲定重返伊核协议的相关交易。因为与鲁哈尼政府比,与莱希政府达成协议可能更为困难。

伊朗强硬派总统上台,对于维也纳谈判、美伊关系和中东局势究竟意味着什么?

舆论发现,到目前为止,莱希表现出务实和强硬的两面,既主张维护伊核协议,又提出不会就伊朗导弹项目、地区影响力等问题让步,要依靠“强有力”的政府将协议导入正轨。因此,莱希任内的美伊关系恐怕不容乐观。“即使重启伊核协议,外国在伊朗的投资仍会受限,伊朗与西方之间的鸿沟会进一步加深。”美国风险评估机构欧亚集团称。

华黎明认为,伊朗政府更迭,对其外交政策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总统只是“大管家”,最高领袖才是“拍板人”。自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已决定从中东抽身,希望淡化美伊紧张关系。除了继续保护以色列,中东的其他包袱,它不想一直背下去。因此,美伊关系应该不会像特朗普时期那么紧张,但敌对状态仍是无解。与此同时,伊朗准备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其与海湾国家之间缓和关系的趋势会继续。不过,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依然会紧张。

李绍先从几个层面展望莱希上台对伊朗外交和地区局势的影响。

个人方面,莱希目前仍因人权问题受美国制裁,他或将成为首位受美国制裁的最高行政首脑。8月,美国将如何处理这个难题仍未可知。

美伊关系上,莱希不会反对维也纳会谈,但会在谈判中更坚持原则,表现得比鲁哈尼更强硬。美伊关系的走向会更趋复杂,莱希的内外政策会更不对美国的“胃口”。

地区影响上,几乎可以肯定,伊朗革命卫队会保持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也门等地的影响力,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相关摩擦会有所增加。在伊核协议有望恢复、以色列对伊朗动作频频的背景下,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暗战令人担忧。

外交方向上,伊朗对欧洲和美国感到失望,会进一步加强和东方国家的关系。2015年前后,伊朗国内对外交优先方向曾有较大分歧,但特朗普任期的最后两年,伊朗外交的“东向”趋势已较为明显。莱希就任后,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凸显。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