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杜的优势是什么?

500

  很多人都谈过金杜。

  1993年,28年前,那么多律所成立,

  多年来在榜单沉浮,为何它那么稳定?

  它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亦或者,它真正的优势是什么?

  本文14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01/ 金杜的合伙人人均创收,与其他律所的人均创收,在数字之外,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02/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看似容易,但其实非常不容易。而理解金杜的密码,也藏在其中,而不是在什么制下,或者现有的管理框架下。

  03/ 为何这样说呢?先说一个军事迷的话题。1915年,英国工程师F.W.兰彻斯特出版了《战斗中的飞机》,这是第一次用方程式描述如何获得斗争的优势。

  04/ 这就是所谓的兰彻斯特的战斗力方程:战斗力=参战单位总数×单位战斗效率。简单的比喻,就是三个人打一个人的时候,战斗力不是3:1,很有可能是9:1。

500

  05/ 这种战斗力的对比,在法律服务业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实际非常重要。现代法律服务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精细化,需要团队协作,已经不适合个人英雄主义了,比如在金融、破产等领域,集合的战斗力非常重要,靠非常知名的个人律师来硬撑,已经不现实了。

  06/ 我们总喜欢分配方式的逻辑,去将律所划分为公司制和合伙制。其实不是这回事,公司制的核心不是分配逻辑,而是协同作战能力。

  07/ 一个项目,可能涉及到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普通的律所,也会调配人员来完成,但是这种效率很慢;更糟糕的是,哪一个项目,都要在律所内部做一次协调、价钱谈判、时间规划等等,这种效率其实抵消了协同作战的意义。

  08/ 金杜的体制厉害就在于协同作战能力超级强,全国一盘棋,收放自如,可以很快调集资源,比如大笔钱、大量的人员、资源网络等等;一个项目,可能全国各地抽调上百个律师过去,没有人提异议,很快大家都形成一股合力。

  09/ 这种协同能量,估计所有做破产业务的律师都感同身受,在破产业务领域与金杜展开竞争是很痛苦的,特别是一些非常大的项目上。据说海航破产业务,合同都没有开始签,金杜都已经数百位律师进场工作,开始奉献了,就是前期投入,都会让很多律所望而却步。

500

  10/ 金杜的制度优势,也在于对未来的探索能力。法律服务业会何去何从?科技会如何改变?很多律所都在谈论,但是真正花钱去尝试的非常少,而金杜对法律科技的投入,早已经超过了1亿。为什么这很重要呢?这代表对未来的探索能力。

  11/ 所有的厉害企业,要保持优势,必须在研发和人力资源上花大钱;律师事务所面临的问题也一样,投入的多少,代表至少保持优势的概率会更大一些。这很重要。

  12/ 说真的,要获得这样的制度优势非常不容易,因为这其实涉及到主要负责人的利益舍弃。都在谈长期主义,但是轮到钱的时候,很少人还能坚持长期主义,金杜其实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核心人员放弃了短期的自我利益,比如金杜工资最高的几个人,每年或许还不如其他律所的一些团队合伙人拿得多。

  13/ 只有从自我做了一定舍弃,才能使机构变得更有价值。不吝赞美的话,金杜十几年前就放弃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建所模式,是真正按照现代企业结构做出来的现代律师事务所。这种优势,是长期的,长期而言,这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别看此刻很多排行榜有人异军突起,但再过10年,金杜的厉害之处还会更明显。

  14/ 但是,金杜的好,也是金杜的问题,自成体系的机构,很难被外界所破坏,而容易因为内部缺乏迭代的基因,变成利益固化的组织形态;

  15/ 拿法律科技来讲,内生于金杜,就难与其他形态的法律服务发生交集,与外界的合作不够丰富,从而缺乏更多元的反馈机制,也就是很容易沦为小众。

  16/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不管怎么样,作为第一批为中国律师在国际上博得声誉的律所,他所探索的,他所付出的,都真正值得我们敬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