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是山东很多地方就不吃煎饼,有些吃也很少直接卷大葱
【本文来自《关于外地人总是把山东和煎饼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们沂蒙山区有些地方吃煎饼的,但很少直接卷大葱。对和错是显然的,很多人就是片面化、标签化。但这有啥丢人不丢人?事实上也是山东很多地方就不吃煎饼。
被小编揪出来了……补充点家乡记忆。山东沂蒙山区,早年以地瓜为主粮,而地瓜的主要吃法就是做成煎饼。
这个家伙叫鏊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平底锅。抹糊糊之前要先摸一下油。抹糊糊的时候有点烫,要适应。我小时候很痛苦的记忆就是经常在这个平底锅前坐着烤一天,烧一天的火。成品:
这个成品可能有1米多高,够一家吃一个月。下面垫的是高粱杆做的板,之前的农村必备。这种煎饼应该很难买到,主要是不便运输。每次吃前需要洒水变潮湿,不然很容易碎成片。
生活好的时候,里面卷上各种家常菜,炒鸡蛋、炒白菜、炒豆腐、炒肉……基本上没有不能放的,关键是菜里不能有太多汤水。煎饼的特点是实在和硬,所以要配汤,所以老家的饮食习惯主要煎饼配各种粮食粥,玉米糊、小米粥、杂粮粥,加自己自留地的时令蔬菜(从前会间断的,那时会上咸菜疙瘩,各种炒法的都有)。
可是小时候穷,我小时候还有人民公社,长辈们有直接卷猪油+盐的,有放炒咸菜疙瘩的,当然有卷根葱的、直接卷辣椒的……将就一下就好(其实是没得吃)。当然,还有直接把煎饼捏碎、泡开水、加一点酱油连吃带喝的……不过这是在称不上美味、好吃。有钱谁不做俩好菜。
我小时候被这地瓜煎饼吃伤了……那时最喜欢的是吃面粉(细粮),刚出锅的馒头能直接干3-5个,大个的那种,那种香甜的气息对我是一种难得的奢华……煎饼本身谈不上好吃,好吃有否取决于配菜。个人感觉煎饼配炒肉或配大葱炒鸡蛋、配鸡蛋炒香椿味道最好,因为那时小时候很少能吃到的。当然,很多人现在无法了解之前农村的穷,鸡蛋都拿来换盐巴了,不过节吃啥鸡蛋。我小叔的名言是“鸡蛋有啥好吃,和地瓜的味道差不多”。
老家的鏊子煎饼是带着诸多回忆的一种食品。现在鏊子煎饼应该做的少了,毕竟烤一天是种辛苦活,但还是有。现在更多的是机器煎饼了。而且各种粮食、各种配比的都有,但口感肯定和鏊子煎饼不一样。
现在还有很多变形的煎饼,比如大城市里的加煎蛋和油条的煎饼摊,直接加各种炒菜的煎饼摊……更乱了,还有大饭店里袖珍型的可以卷黄瓜、葱条、片烤鸭的煎饼……随自喜好,哪里有丢人不丢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