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些专家的逻辑,顶尖富人应该是生育率最低的群体?事实如此吗?

【本文由“月影流星”推荐,来自《新华社调查:这届年轻人为啥不结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种所谓调查和所谓研究结论就特别的可笑。

人类还是过去那个人类,还是两性繁育,吃喝拉撒一样没变过。

不结婚,不买房等等这些变化是因为不想结还是不想买?

是结不了,买不起吧!

不然青春偶像剧和偶像怎么没变少?怎么言情剧没变少?

核心的问题就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从更广阔的人类历史看,人类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是因为生产力进步,生活更好,技术更先进反而不愿意生育了。而事实上总是乱世、灾难、压力中会让人极大降低生育意愿。

而今天看似和平,实则危机四伏。看似不打仗了,可是类似于打仗的掠夺从来没停过。(打仗的根本还是要实现利益目的,不打仗一样可以抢钱抢人抢控制力,抢势力范围,那形态的上打不打仗又有什么太大根本利益上的区别呢)

而从近几十年的历史来看。最核心的是财富复配不均。从70年代开始,进入撒切尔里根主义的新自由主义以后。世界上凡是受这些影响的地方财富分配就开始不均,然后战后婴儿潮就从此往老龄化一去不返了。

而世界上,凡是还能保持高生育率的,无一不是自然带有的文化宗教属性,对新自由主义有天然冲突性和抵抗度。

例如伊斯兰和印度这种。宗教和社会的特性,使得其行为准则依然受宗教社会传统控制。那么天然具有高抗性。所以生育生活逻辑并没有随新自由主义完全起舞。

而历史和地缘政治上,谁不加入华盛顿共识,谁不加入这个自由体系,谁就是不自由的,就要被西方制裁抵制颠覆。所以,客观结果成了想要富,就必须加入这个体系。

那么,这就成就了社会科学上最大最可笑的一个错误结论:经济越发达,科技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就越低。

这种理论简直笑死大牙了!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就信。这种说白了就是给资本主义打掩护,忽悠人掩盖事实真相。再通过一些所谓的“单身经济”“丁克”“不婚主义”“女权主义”乱七八糟搞进来模糊焦点视线。构成一幅多重“证据”的“有理有据”。其实都是骗人。

如果理论成立。人类的经济水平在历史上一直提高,科技越发发达,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怎么没见其他时候生育率降呢?怎么没见人类今天物种要消亡呢?毕竟今天比部落时代水平不知道高哪里去了,生育率应该同比低的没边了才是…咋就还能生呢?

所以,从70年代开始,美国人中产收入就停滞。全球两极分化狂飙突进到今天依旧没停。这就是最大的时代背景。这就是最大的不愿意生育的核心。

然后再辅助上舆论宣传,不断抬高的“恋爱结婚”调门,不断“童话式”的渲染权利和要求…用资本再叠加一波攀比,然后有绝对优势的资本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完成因为人预期提高和资本差异,使得资本越发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和统治力来控制奴役世界。

如果专家的逻辑成立,那么这个世界顶尖富人应该是生育率最低的群体。但是实际上呢?实际上是广大劳动群众工薪阶层越发的生育率低下。而其中越是受城市化进程影响,越是无产阶级打工人就越困难。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商品经济地方,受资本主义侵蚀和影响就越大。反而就越容易被资本裹挟控制。

然而事实上也的确就是这样。沿海富裕地区离婚率高,生育率低反应的就是这个过程。如果以国内为例,典型的越世俗化就越容易掉进新坑。这里世俗化并非广义,而是狭义上说宗教、宗族、社会文化传统保有度。因为这个影响对“西方现代性”的抵抗程度。举例说例如国内彩礼,尤以广东地区最为特别。个人认为,这和广东一带社会文化传统以及其宗族观念,传统的大家族文化有一定的相关程度。而早年广东属于先富地区,这种经济上领先的优势反过来在国内促成了其“认为”其文化传统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典型的长三角上海,其宗族文化和这种社会传统就小很多,人更加的市民单元化,所以表现上就也是经济先发,但是没有类似的情况。

所以,说回来,核心就是经济问题和社会财富结构问题。再次一级的就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凡是越是价值观西方化资本化的,缺少原来文化宗教等传统的,无一不沦陷。

而什么又是价值观?例如这篇文章中的观察理论,就是价值观渲染。等于在说你穷你活该,你结不了婚生不起活该。然后人们听多了,也的确觉得我活该,我活该被剥削,这很合理。

搞笑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和一切的落后主义一样,都会洗脑你,让你觉得不合理不应该的事情变得合理应该。不然,人家怎么统治你奴役你?你不生孩子关富人资本家什么事?老龄化了,说句难听的,人家关心你不能传宗接代还是关心你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人家核心出发点是关心没有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了!没有更多的接盘侠了!没有更多的韭菜来收割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