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文明的艺术品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如同记忆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一样重要,历史可以表明我们如今正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过去又是怎么样做的。历史清楚的指出人类的过失,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成就,历史关注人类的希望与恐惧,也注重人类的创造与发现。我们通过历史来认识我们这个世界。历史用过去的光芒照亮了现在的道路。没有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继承的历史遗产财富包含了流传至今的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西方文明中,爱琴海文明流传下来的琳琅满目的艺术品,细细欣赏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爱琴海文明从前往后有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希腊和小亚细亚,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在克里特的发掘使得这些文化遗物重见天日。
在克里特岛以北季克拉季斯(公元前2600年至前1100年)出土的大理石雕刻弹竖琴石俑。石俑表面光滑,身体扁平,面部刻画仅有鼻子。学者将它概括成抽象的几何形体。这一时期出土的陶器造型优雅,有饱满的曲线,饰以几何纹样。
克里特岛上米诺斯王宫上的壁画(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角斗士》
展示了克里特人崇尚运动与力量,构图随意,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却不浓艳。
《巴黎女郎》(修复)
考古学家们发现壁画的第一眼映像觉得像时尚的巴黎女郎而得名,描绘的是克里特贵族女子的风貌。红唇细眉说明当时女性化妆技术已有纯熟的发展。
《黑皂石公牛祭酒器》
公牛对克里特人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斗牛》湿壁画
壁画上展示了克里特人独有的斗牛运动,男性斗牛者正面飞奔而来的公牛,从公牛背上一跃而过。
古希腊神话中,米诺斯的王后爱上了神庙里的神牛,和神牛生下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国王建造了一座迷宫关押牛头人,并强迫雅典人每年送九对童男童女作为贡奉给怪物的祭品。雅典王子特修斯立志为民除害,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用一个线团破解了迷宫,又用公主交给自己的利剑砍下了怪物的牛头。
克诺索斯王宫,又称为“米诺斯宫”,约建于公元前22~前15世纪,曾多次被毁又重新改建。占地约2万平方米。其特色在于内部结构复杂,层次多变。也许就是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
可惜现在王宫遗址很大一部分是埃文斯在20世纪发掘时凭自己的想象复原的。这也是质疑西方文明造假论最喜欢用的“事实”。
克里特岛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雕塑和陶器。早期陶器多用几何图案装饰,后期改为写实手法,多以动物和花草做装饰。
16厘米高的《持蛇女神》雕像,
女神的身体、裙衫使用象牙做的,蛇、腰带、臂环、裙子上的装饰条纹则用黄金薄片制成。女神头戴高冠,身穿敞胸的宽大裙衫,露出丰满的双乳,表情严肃庄重,双手各持一条头部向上昂起的金蛇。
克里特岛出土的早期陶器,纹饰以几何线型为主
《章鱼瓶》
高27.94厘米,瓶身略呈扁圆形,浅色底上满满地画了一条张开肉爪的大章鱼,空隙处还有一些水草珊瑚。陶瓶的图案和陶器的形状完美贴合,背景的浅色和图案的深色鲜明对比。
公元前1500至公元前1100年,爱琴海文明新加入了希腊迈锡尼文明,当时生产力迅速发展,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制造技术超过了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遗迹是狮子门,此外还保留完整的是一些圆形墓室。
《狮子门》
高约290厘米,石灰石堆砌而成,大门门楣上巨大的三角形石龛中刻有一块立于祭坛上的石板,两侧一对昂首咆哮的石狮将前爪搭在祭坛上。迈锡尼文明艺术风格相比克里特文明有较多大陆文化气质和风采。
保存较完整的圆形墓,陵墓陪葬品中出土过青铜短剑和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
高约30.48厘米,黄金敲击而成。
自公元前7世纪起,爱琴海文明进入发展的高峰,古希腊不仅确立了奴隶制城邦国家,更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殖民地。这一时期在艺术创作上表现的更加细腻和精致,希腊人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希腊人热衷户外裸体锻炼。希腊人对人体美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表现,艺术风格以人为主体。
《陶制几何图案双耳大口杯》
高约108厘米,口杯腹部是两条较宽的纹带,举行葬礼的人和马拉战车构成了画面的主要内容。古希腊早期的陶器艺术制品大多是这种几何纹样风格,主要用于祭祀和陪葬。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出现了在陶器的胚胎上用素描画出的黑色图画的技法,简称黑绘,黑绘的题材大多来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在这些画面中人们既可以感受到前人们对神祇的信奉和对人神合一的敬仰,也能体会到在吟游诗人在口中叙述历史的真实情节。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
整个陶器的主体突出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描绘了二人在围攻特洛伊的战争间隙玩掷骰子的游戏。画面大胆的突破了以往陶器瓶画以条带形分割图案的传统,以线条造型,三角构图。艺术家长于细节刻画的特点在人物精美的衣甲花纹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与黑绘陶器制作方法相反的红绘陶器。用黑色线条勾画图形轮廓,图形内古保持陶胚本色,图形底色涂黑。
《三位醉酒者》
人物表现不再是正面或者侧面的单一表现手法,作者用透视法将人物以3/4正面的角度表现出来,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动感。陶器瓶画的主题从神话传说转变到了日常生活。
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希腊各地的彩绘陶器,先在陶器上刷一层含铁成分较少的石灰水,器皿烧成以后再彩绘,但颜料没有经高温处理,容易脱落,器型多为香油小瓶
古希腊人在雕塑上承接了埃及的雕塑技艺,同时融入了对人体美的理解。把塑造生动、自然、充满活力的人作为创作目标。表达对生命、健康的追求。
《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
大理石雕刻,高约1.93米,
可以看出受古埃及神像雕刻风格的影响,但开始摈弃了埃及模样的静态平衡,即两腿张开,头发成圆珠、刻板的波浪状,身体两侧完全轴对称,逐渐向动态平衡,即一腿后撤,肌肉感开始明显,头发也更加细腻、卷曲度接近真人面部表情带着微笑,人体细节的处理运用了圆雕手法。
《掷铁饼者》
大理石雕复制品,原作为青铜。高152厘米,取材与现实生活。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构图上充满了张力,肌肉线条更加圆润,人物造型生动。
《命运三女神》
大理石雕像,最高处134厘米名,描写希腊神话中阿特洛波斯、克罗托和拉切西斯的雕塑。原来位于拍提农神庙的东山墙,虽然头部都已损坏,但仍然生动展示了古希腊雕刻艺术所达到的高超水准。三女神的长袍衣褶纤细而又繁复,随着人体的结构起伏。女神们的身形优美、饱满而丰腴,使人忘记了她们是冰冷的大理石雕塑。
《米诺岛的维纳斯》
大理石材质,高约208厘米。古希腊雕刻鼎盛时期作品,雕刻头身比例是8:1,整个雕像的比例可以分为1:3:5,这是后世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雕刻构造呈“S”型,雕刻家通过塑造矜持而智慧的形象完成了将神灵人性化的创作。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高293厘米,公元前190年,为了迎接凯旋的安提克王朝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大胜托勒密王国而放置在今天希腊的萨莫色雷斯岛的悬崖上。女神双翼迎风张开,身上的衣纱在海风吹拂下飞舞飘扬,风的意象和女神的胜利姿态栩栩如生。后世基督教天使的形象雕塑借鉴了胜利女神像。
古罗马是欧洲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个大陆的国家,鼎盛时期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其艺术风格承接古希腊,并吸收埃及、西亚各民族艺术风格,注重艺术的实用性,题材多取自现实中的帝王将相或罗马历史上的英雄事迹。
《母狼》
青铜铸造,高约80.1厘米,以罗马城诞生的传说为蓝本创作,罗马的创建者孪生兄弟罗慕诺斯和勒莫被母狼抚养长大。母狼下方的两兄弟为文艺复兴时期添加。古罗马青铜制造技术日臻完善,青铜器物使用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首饰盒》
青铜材质,高约76.2厘米,盒身呈圆柱形,盒盖顶部是长着羊耳朵的西列诺斯扶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小雕像。盒身以线刻的技法刻画了古罗马神话,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的陶器瓶画风格。
古罗马的肖像雕刻和浮雕也令人赞叹,古罗马热衷炫耀自家门第和张扬自身实力,崇拜和祭祀祖先。
《奥古斯都像》
大理石材质,高约204厘米,雕塑的奥古斯都身披甲胄,手持权杖,向将士们训话。主雕像下方还有一个以奥古斯都孙子为原型雕刻的丘比特雕像。可以看出还保留着古希腊神话雕塑表现的风格。
《马尔克.奥瑞列骑马像》
青铜雕塑,高约424厘米,雕像神情忧郁,刻画出人物的内心特征和个性,这种带有抒情意味的雕刻对后世欧洲的雕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建筑上装饰精美的浮雕是古罗马艺术的一大特色。浮雕反映的古罗马历史和社会风貌比建筑本身更富有传造性。
《图拉真记功柱》
为纪念罗马皇帝图拉真的战功而修建的圆形柱,直径3.83米,围绕柱身23圈长200米的浮雕记述了图拉真率军征服达吉亚人的经历。全部浮雕共有2000多个人物,详尽描写了兵营、桥梁、攻城、捕俘、祭献等历史场景。对两军的服饰、武器、异国的风光具有实录的意义。为保持叙事的流畅性,全部人物使用同样的尺寸雕刻。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纵深7.4米。它拥有3个拱门,中央的拱门高11.5米,宽6.5米;两侧的拱门则高7.4米,宽3.4米。拱门上方由砖块所砌成,表面则有雕刻图案。它赞扬了君士坦丁在战争中获胜,这座“历史性”的建筑则描述他在罗马活动的核心思想:同时在战争及执行公民任务方面赞美皇帝。
古罗马的绘画艺术和雕刻艺术一样受到古希腊的影响,遗存至今的古罗马绘画多为装饰性壁画,这些壁画以庞贝与赫库兰尼姆古城的发现为代表。不同时期风格各异,题材既有神话、宗教故事,又有世俗生活场面,后世教堂壁画深受其影响。
学者们出于研究需要,通常将现存壁画风格分为第一(装饰镶嵌)、第二(建筑)、第三(华丽)、第四(复合)四种。实际上这四种风格往往混为一体,同时出现。
《神秘别墅:酒神狂欢》
高约162.66厘米,位于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神秘别墅第五室,第二风格。
除了装饰壁画,庞贝古城遗迹中还发现了肖像壁画。肖像壁画承袭了保存祖先肖像的传统。
《丈夫和妻子》
壁画约58.42厘米x52.07厘米,画中男子手握羊皮纸,女子一手那笔一手拿书写用的板,这种象征婚约的典型姿态表明了画中两人的身份和关系。人物神态刻画细腻,似乎还能感受到两人的害羞心情。这大概可以算古罗马的结婚照。
考虑到必定有很多人要来无根无据地否定或者质疑西方的文明历史,我上面列出的艺术品都没有给出创作的时间,算是做个小测试。我希望那些否定质疑的人,是真的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看了两篇何新的微博或者听说过《古希腊伪史考》就深信不疑。想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认为造假的人,能至少说出一件艺术品考古学界判定的创作时间。
后面打算探寻一下大家质疑的西方文献作假的问题,欢迎一起探讨。
最后我再放出点西方出土陶器和中国出土陶器的照片吧,大家一起来玩“大家来找茬”,看看你真能分出来西方和中国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贴资料来自《外国图形艺术简史》(清华大学出版社)、《世界通史》(中国华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