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基因,仍然存在于广大劳苦大众的身体里

【本文来自《肠粉蛋饼热干面,油条馄饨小笼包:为什么全中国好吃的早餐都是高碳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回答楼主的标题提问:在中国最近这一千年的历史上,广大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早餐高碳水是高配,因为高碳水的早餐制作简单,抗饿啊。

尽管如今生活持续改善,吃喝不愁了,但是饥饿的基因仍然存在与广大劳苦大众的身体里。在旧时代,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态,所以遇见高碳水的食物,大家自然眼馋。

在一千年的时光里,饥荒年代的时间不算短,不敢说一半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里面大家都吃不饱饭,参见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等,历史都有印证。

比如我小时候上一年级那会儿,背书笨,放学后被老师留在教室里背书,背不完不给回家吃饭,还好同班一个要好的同学跑去我家跟我母亲说我回不来吃饭了,是我母亲用保温盒装了一大缸猪油红糖汤来给我当午饭。时至今日,我记忆深处,那年那一份靓汤,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煲汤了。

现在不敢喝太多,不过本地的稀豆粉这个早餐真心不错,楼主要不要来尝尝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