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小丑并存,这位间谍之王,bug一样的存在
二战时期,有一个间谍,靠着编小说把纳粹上层忽悠瘸了,依靠提供假情报获得了纳粹铁十字勋章,从德国纳粹获得巨额的活动资金,希特勒本人还亲自写了评语,称他是「特别罕见能够配得上这个荣誉的人」。他把希特勒骗得团团转,最终左右了二战的走势……
他是一位英国间谍,一人分饰 28 角,自己一个人组成了一个情报部门,简直是 bug 一样的存在。严格来说,与其说他是一个间谍,他大概更喜欢人们称他是出色的编剧。
一、英国小丑加尔西
1941 年 4 月 2 日,英国伦敦军情五处的一间办公室里,负责招收和训练特工人员的米尔斯少校无可奈何的看着面前这个喋喋不休的秃头男子,感觉有些头疼。
事情还要从整整一年前说起。
众所周知,英国的情报机构主要有两大部门,分别是负责国内安全和反间谍工作的军情五处(MI5)和负责海外间谍工作的军情六处(MI6)。
然而,因为「二战」前军情六处负责人奎克所·辛克莱始终缺乏权威,军情六处一直处于组织涣散的状态。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打,军情六处在欧洲看似强大的间谍网一夜之间就被德国方面摧毁殆尽。
军情六处垮了,军情五处只能硬着头皮国内国外一肩挑,很快就出现了人手紧张的问题,于是他们史无前例地在 1940 年面向社会进行了一次公开招聘,并委托米尔斯少校负责此事。米尔斯少校为显郑重,就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
结果就是这张招聘启事,硬生生炸出来一位旷世大神。
不过,当 1940 年 4 月 2 日,这位名叫胡安·普约尔·加尔西的「秃头」大神走进招聘办公室的时候,米尔斯毫无「天选之子降临人间」的觉悟,只是单纯地觉得面前这个人的长相属实有点……说相貌平平都算昧着良心,公允一点应该叫「长相奇丑,难以接受」。
加尔西自我介绍说他是西班牙人,1912 年出生,父母跟妹妹都死于纳粹德国挑唆的西班牙内战中,他怀着对纳粹德国刻骨的仇恨流浪到了英国,现在只缺一个机会,一个能向纳粹德国复仇的机会。
米尔斯看着这个号称只有 29 岁却已经谢顶的男人:潦草的大胡子,肥胖的大肚子,浑身上下毫无一名特工该有的精明跟干练,怎么看都不像「只缺一个机会」。
外貌观察给了零分的米尔斯耐着性子继续追问加尔西,都会些什么。
加尔西没有让米尔斯失望,他果然不是「只缺一个机会」,而是什么都缺……一名特工人员应该具备的速写、译码、格斗、射击、驾驶等技能加尔西通通不会,甚至英语都说得磕磕绊绊,一句话里要加好几个西班牙语单词……全身上下唯一厚的只有脸皮,明明什么都不会却依然在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
米尔斯终于忍不住了,直截了当地问他:「既然什么都不会,你哪来的自信应聘海外特工人员?真把你派去了海外,你准备靠什么来获得情报?靠你的大秃顶吗?」
面对米尔斯刻薄的质问,加尔西不但毫不尴尬,反而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你猜得没错,少校,正是靠我这聪明绝顶的头脑!你知道,情报不应该是被发现的,而应该是被推理出来的,如果不是这该死的战争,我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编剧……」
在确认了这家伙确实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应聘者,而不是同事们在愚人节找来整蛊自己的演员之后,米尔斯毫不犹豫地在他的申请表上打了个×,然后挥挥手赶走了加尔西:「你的特工基础太差了,等学会了再来吧!」。
在英国伦敦的加尔西
如果真的有时光穿梭机,相信米尔斯一定会穿梭回去狠狠扇一年前的自己两巴掌——「蠢货,谁让你告诉他再来的!」
在之后的 1940 年 7 月、10 月和 1941 年 2 月,加尔西又「如约」回到了军情五处,每次都大摇大摆地跟门口的警卫说:「是米尔斯少校约我来的!」
见到米尔斯之后,加尔西分别向米尔斯展示了自己新学会的间谍技能:
1940 年 7 月,学习了射击技术,但因为自己没有配枪而无法向米尔斯演示;
1940 年 10 月,学会了驾驶汽车,但因为自己没有汽车也无法向米尔斯演示;
1941 年 2 月,学会了电报发报技术,这次因为军情五处就有发报机,终于有了演示的机会,但整个演示过程中发报手法生疏,速度极慢,看上去真的是「刚学会」的;
最后是 1941 年 4 月 2 日,在被米尔斯拒绝了整整一年之后,加尔西第五次来到了军情五处米尔斯的办公室,请求米尔斯能够录用他,而这次他展示的技能是——学会了简单的德语。
米尔斯已经实在没有耐心跟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磨牙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来,英国方面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不但在军事上遭受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主要盟国法国投降、伦敦大轰炸等一系列打击,情报战线上也是屡遭重创,来自欧洲大陆的情报源越来越少,整个欧洲大陆都快陷入到「战争迷雾」当中去了……
想到这些烦心事,米尔斯不由猛地一拍桌子,把依然在喋喋不休「秀」德语的加尔西吓得差点咬了舌头:「够了!等你学会了德语,说不定希特勒都已经加冕欧洲皇帝了!」
「我可以阻止他!你们一定会需要我的能力的!」加尔西急忙表态。
「我们需要的是精英!是天才!不是你这种一无是处的废物!骗子!」米尔斯把一年来积攒的怒火全部发泄了出来!
「就是因为你这种不学无术的蠢材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战争才会变成现在这个糟糕模样!外面的人都进来,给我把这个人赶出去!不要让他再浪费我们一秒钟!」
说着,怒不可遏的米尔斯在几名下级军官的帮助下,亲自拽着加尔西的衣领,不顾加尔西的挣扎,拖死狗一样将他拖出了军情五处的大门,把他当一块抹布一样扔到了街上。
余怒未消的米尔斯又当着加尔西的面严词命令了军情五处门口的警卫:「下次再见到这个人接近军情五处,立刻把他赶走!只要我还活着待在军情五处一天,就决不允许这个人踏进军情五处的大门!」
二、德国英雄加尔西
眼看着米尔斯怒气冲冲地走回了军情五处,又看看冷冷注视着自己的警卫,加尔西默默叹了一口气,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当天午夜,加尔西神秘地出现在了土耳其驻英国大使馆门口,全身西班牙政府官员打扮,指名道姓要见德国军事情报局特工人员。
当时的西班牙就是欧洲的间谍乐园,充斥着各个国家和组织的情报人员,所以土耳其大使馆一时也被整得有点蒙,不知道这到底是何方神圣,谨慎起见就把他放了进去。
而当时躲藏在土耳其大使馆里的德国军事情报局特工听说有人指名道姓要找他们,也觉得有点好奇,于是派了几个人穿着土耳其大使馆的制服在旁边不露声色地观察。
这是加尔西间谍生涯中的第一个舞台,在土耳其大使馆的会议室里,加尔西将自己装扮成了一位狂热的西班牙亲纳粹官员,自费潜伏在英国整整一年,终于打探到了英国军情五处的重要情报,特来汇报。
朗朗乾坤之下,还有如此忠贞的异国志士?
德国军事情报局的特工们也来了兴趣,主动跟加尔西攀谈起来。经过一番询问后,这些特工们不由惊叹,加尔西真是一名特工天才,不到一年时间竟然将素以保守严谨著称的英国军情五处渗透得如此之深。不但熟稔一大批军情五处下级军官的姓名,而且就连军情五处的发报机是什么型号,办公室走廊上的灯泡是什么颜色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眼看着那些身着土耳其制服的德国军官们一个个面露钦佩之色,加尔西不由得心中发笑:那几个下级军官的名字和军衔是米尔斯招呼他们动手拖他时听到的,发报机的型号是他跟米尔斯演示自己发报技术时顺手记下的,至于走廊的灯泡颜色……你要是也被人仰面拖着从走廊过去,你也能记得!
心里发笑,加尔西脸上反而表现的更加大义凛然,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德国人的现金奖励和免费送他回西班牙的试探,慷慨激昂地表示一定要为纳粹事业「做更大贡献」,然后再回西班牙。
刚好,当时德国在英国本土的间谍网其实展开得并不是很顺利,面对如此忠贞又「天赋异禀」的加尔西,德国特工们简直如获至宝,高喊着「天佑德意志」就通过秘密渠道把加尔西送回德国本土去了。
1941 年 8 月,加尔西来到了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军事情报局大本营,在这个德国情报机构总部里接受了系统培训。1941 年 12 月,这位被德国方面认证的「情报天才」顺利出师,军事情报局为他伪造了全套身份证明文件,给了他充足的活动经费,挥泪将他送上了去英国的轮船,准备让他借道瑞典前往英国。
结果加尔西一走就是一个多月没有消息。
这可把德国人急坏了:这位爷虽然看上去「聪明绝顶」,但凸起的大肚子,满身的大肥肉已经暴露他资深「宅男」的事实。现在「宅男」出门失联,不知道是在北欧的冰天雪地迷路了,还是被英国的情报部门抓获了。
正在着急的时候,加尔西的情报终于传了回来。在情报里,加尔西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抵达北欧,如何变换身份搭上前往英国的轮船,如何在轮船上巧妙摆脱了英国特工的跟踪,又如何在英国「伙伴」的帮助下顺利潜伏下来的全过程,情节惊险曲折,整个就是一出「北欧历险记」。在情报的最后,加尔西提供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因为这一趟潜伏工作过于曲折,之前发给他的活动经费已经全用光了,请求立即增加经费,以方便自己马上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虽然对加尔西一个多月就花光了预计半年的经费有点疑惑,但好歹自己的「天才特工」已经顺利在英国潜伏下来,所以慕尼黑方面也没有太多抱怨,爽快地又拨付给了加尔西一大笔钱。
要说这笔钱的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没过多久,加尔西的情报就源源不断地传了回来。更难得的是,这些情报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涵盖了军事、物资、矿产、政治等多个领域。
军事情报局的领导们简直激动坏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全才!
当然,秉持着德国人特有的谨慎性格,军事情报局专门通过其他渠道对加尔西传回来的第一批情报进行了鉴定跟实地核实。结果核实结果是:准确度非常高,甚至有的情报跟德国空军冒死突袭英国所拍摄的照片一模一样!
这下德国军事情报局算是彻底放了心:原来他们无意中发现的这个西班牙小伙子真的是一名对纳粹忠心耿耿的情报天才!
作为嘉奖,慕尼黑方面马上又打了一大笔钱过去,并且给予了加尔西单独组建自己情报团队的权力。
要说这位加尔西还真是无所不能,不但自身的情报搜集能力特别强,策反跟组建团队的效率也高得惊人。不到半年功夫,在慕尼黑军事情报局的花名册上,加尔西团队成员已经扩大到了 27 人之多,其中有因为酗酒被处罚而心生怨恨的英国皇家空军军官,有厌恶共产主义的大学教授,也有因为领不到失业救济金而忿忿不平的前政府公务员,每一个成员从发现到策反的全过程都有详细的情况说明。而且,此后传回的每项情报里加尔西也都会特别写明,有哪些成员参与了这项情报的收集工作,并请求为这些人记功嘉奖。
半年时间里就在防卫森严的英国本土组建起了规模如此庞大的间谍网,德国军事情报局的领导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夸加尔西了,唯一能表明心意的方式就是打钱,大把大把地打钱!每个月军事情报局不但要给加尔西寄付 28 个人的薪水,而且每次情报传递成功后,他们对加尔西要向有功人员发放奖金的要求也是通通批准,从不驳回。
当然,能如此爽快地发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加尔西团队的谍报效率实在太高了,德军按照加尔西提供的情报频频出击,竟然没有一次落空的。到了 1942 年底,德国方面对于加尔西的情报信任程度已经到了最高的「蓝色」等级,所有加尔西提供的情报无需再跟其他渠道情报交叉印证,直接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准确情报。
三、德国小丑加尔西
就在慕尼黑德国军事情报局里载歌载舞、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英国军情五处的米尔斯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虽然之前阴魂不散纠缠了自己整整一年的那个西班牙谢顶男再没出现过,自己也顺利晋升了中校,但他觉得似乎刚一上任就被一个更邪恶、更庞大的间谍组织盯上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英国国内的很多秘密计划似乎都被德国间谍组织用某种他们理解不了的方式窃取了。他们秘密修筑的高登尔军事基地刚刚建成还未投入使用,就被德军飞机径直飞过来炸了个粉碎;布防严密的斯卡帕湾每次部队换防时都会遭到德军出其不意的攻击;甚至就连大西洋上的德军潜艇每次攻击民船,都能恰巧赶上英国的反潜舰艇回港休整的间隙……
根据其他部门的整合信息,一个庞大到覆盖了军队、政府、商业和学校的间谍网已经在英国上空打开了!米尔斯中校的上级严令他必须在半年内把这个间谍网揪出来,否则军法处置!
按理来说,能够为德军提供如此精确的情报,这个间谍机构肯定需要大批间谍潜伏在英国本土,随时监视英国各个军事基地的情况才行。但是米尔斯率领部下倾巢而出,在各个军事基地外蹲守设伏了一个多月却一无所获。最后,被逼急了的米尔斯甚至想到了发动「人民战争」的主意,在英国本土大张旗鼓发动群众「联防联治」抓间谍,闹腾了好几个月,甚至还误伤过好几个英国平民和休假的军官,结果除了弄得英国本土群众疑神疑鬼紧张兮兮外,依然一无所获。
就在米尔斯准备自暴自弃去领导那里认怂领罪的时候,下属特工突然满脸疑惑地给他送进来一份从德国寄来的匿名举报信,信上还专门写了「米尔斯少校亲启」。
打开来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罗列着近半年来十几个英国银行的转账清单,从清单上可以发现,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大笔钱被分头存进十几个英国银行账户里去,然后这些钱在账户里没放几天,就会被再次分头转移到一个德国斯图加特本地银行的户头里。
战争年代,普通人谁会用如此繁琐的操作方式转移资金?米尔斯觉得有必要去调查一下,但是下属们纷纷认为这很有可能就是德国情报部门的一个陷阱,毕竟如果真有德国间谍想要叛变的话,他肯定会拿着这种绝密级别的转账记录跟军情五处讨价还价卖个好价钱,怎么可能跟雷锋似的白送给米尔斯?
但米尔斯还是决定去斯图加特冒一次险,他的理由也很充足:反正半年的期限也快到了,留在英国也是被军法处置,倒不如鱼死网破搏一把,就算最后死在了德国人手里,好歹也算烈士,总比死在自己人的监狱里强……
就这样,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米尔斯挑选了几个精干特工,冒险潜到了德国斯图加特,并很快买通了那家当地小银行的工作人员,拿到了那个账户持有者的住址。
秘密监视了那间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民房几天后,完全没看出什么异样的米尔斯咬了咬牙,命令手下特工分散警戒,自己偷偷溜进房间侦察,并且特别叮嘱他们一有风吹草动,不要管自己,马上逃回本土报信,回去后无论如何要把自己「为国牺牲」的名分落实了……
交代完后事后,米尔斯径直走向民房,大喊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脚踹开了房门。
然后特工们就见到英勇的米尔斯中校跟看见鬼一样猛地往后一跳,手指着房内憋得满脸通红:「你你你你你不就是那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嘛!」
没看过《还珠格格》的特工们好奇地围拢过来望向屋内,很快有人尖叫了起来:「哎哎哎你不就是之前那个被我们拖出去的大秃头嘛!」
房间内的正是胡安·普约尔·加尔西。面对突然闯入的米尔斯等人,加尔西显得毫不意外,甚至微笑着想要跟米尔斯打个招呼。
但反应过来的米尔斯没有给他打招呼的时间,直接照着加尔西的秃头给了一巴掌:你长本事了是吧?会自己给自己写举报信了是吧?跑到德国来跟我逗闷子来了!老子都快被军法处置了你还阴魂不散地缠着我!非要缠死我你才甘心是吧?
可怜的加尔西被这突如其来的暴击完全打乱了方寸,只能一边手舞足蹈地护自己的光头,一边奋力辩解:「我相信你要找的人就是我,我现在真的在向德国方面提供你们的情报!」
逐渐冷静下来的米尔斯也确实发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巨大问题:如果加尔西真是骗子的话,那如何解释每月打到他账户里的那些巨额资金?
于是他停止了继续在加尔西的秃头上留几个手印的想法,招呼手下关门隐蔽,然后郑重其事地询问加尔西:「你说你向德国人提供情报,你的那些情报又是从哪儿来的?」
「我自己在这个房间里推理出来的啊!」
「啪!」
话音未落,加尔西的头顶上又挨了一下。米尔斯怒气冲冲地站起来:「我们这一年来被窃取的都是本土的最机密情报!那些情报是你在这间远离英国本土的民房里能推理出来的?你现在当场给我推理出来一个看看!」
「看看就看看!」加尔西罕见地对吼了回去,真的当着米尔斯的面打开了抽屉,拿出来了一大叠材料。
米尔斯翻了翻,这些材料里有一本英国旅游指南,一本英国各地的旅游地图,还有近期发行的各种英国报纸、刊物和列车时刻表之类的印刷品,全部都是英国国内公开发行的东西。
只见加尔西指着列车时刻表问米尔斯:「这个区域的列车之前都是每天对开十二对,为何近两周变成了每天对开八对,消失的那四对列车用来干什么了?是不是用来运输军用物资了?
「按照旅游指南的说法,这个区域近期应该是旅游淡季,为何周围交通反而会出现堵塞?
「战争时期各种木材加工厂都不景气,为何这个区域的几家木材厂反而在报纸上刊登了增聘短工的广告,他们在为谁生产产品?
「所以综合来看,你们在这个区域正在修筑国防工事,对不对?」加尔西笃定地看向米尔斯。
说着,他又拿出了一份写好的报告,推给米尔斯。只见报告里详细描述了英军在这个区域的国防工事修筑情况,还包含了很多诸如工事周围已经竖起了崭新的木质电线杆,电线杆下有士兵在守卫,电线杆周边有伪装的树木等等细节。
米尔斯目瞪口呆地看向加尔西:英军真的正在这个区域修建国防工事,而且除了电线杆下并没有士兵守卫外,其他细节居然跟加尔西在报告中描述得一模一样!
那一刻,米尔斯深恨自己早生了几十年,没有看过《亮剑》,否则他也可以把帽子一摔,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看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米尔斯,加尔西开始淡定地讲述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当年走投无路之下,加尔西凭借自己的过人演技获得了德国军事情报局的青睐。他本来是准备骗一笔钱就跑路的,但是军事情报局居然对自己写的跟历险小说一样的情报依然深信不疑,于是抱着「钱多人傻速来」的想法,加尔西再次潜回了德国,就近在斯图加特这间民房里,靠着英国国内的公开资料潜心「虚构」起英军情报来。为了能够在被戳穿前多骗些钱,他一口气虚构了二十七名下属,其实全部角色都是自己在扮演。
但是,当他从报纸上发现古板的英国人居然真的按照他的推理想象在按部就班地布置国防工事,并因此遭到了多次损失后,他的内心开始遭受强烈谴责。他无法接受自己竟然真的成了纳粹德国的帮凶,于是才有了那封寄给米尔斯,自己举报自己的匿名信。
只不过,因为他不知道米尔斯已经升为中校,所以那封写着「米尔斯少校亲启」的举报信被刻板的英国军情五处行政人员拖延了快一个月才送达米尔斯手中。要是米尔斯这几天再不来,加尔西就准备卷钱跑路了。
听完加尔西的叙述,耿直的米尔斯先是左右开弓扇了自己几耳光作为赔罪,然后向加尔西推心置腹: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他之前向德国军事情报局提供的那几份情报都让英国的反法西斯力量遭到了很大的损失。那么,应该如何去抚平内心的罪恶感呢?逃避显然不是办法,只有像个男人那样坦然去面对,反戈一击,去跟纳粹德国作战才是正确的方式。
最后,米尔斯甚至又提到了 1940 年的那次招聘经历,坦言当时的加尔西确实不具备一个普通特工人员应有的素质,但他也没有想到,加尔西的天赋点居然如此奇特,所以诚挚地恳求加尔西原谅。米尔斯希望加尔西能够把这次谈话当作一次新的面试,军情五处愿意接纳他,并给他全力的支持。
本来加尔西写那份匿名信时就已经有了弃暗投明的意思,眼看着米尔斯虽然性格暴躁,却也有坦诚耿直的一面,在赚足了面子之后,加尔西顺坡下驴同意了军情五处的招纳,唯一的要求就是——薪资要比德国军事情报局更高。
于是,在 1943 年 4 月,已经向德国提供了一年半「英国绝密情报」的加尔西终于踏上了英国国土,但此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英国军情五处的「双料间谍」。在他自己的强烈要求下,军情五处还给他编了一个颇为财运亨通的代号:嘉宝。
四、英国英雄加尔西
抵达伦敦后,加尔西真的变得财运亨通了起来。在米尔斯的大力斡旋下,军情五处给予了加尔西极大的信任,他们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来为加尔西服务,不但各种资金、设备应有尽有,甚至为了让加尔西能够继续获得德国方面的信任,军情五处的所有情报资源也毫不吝啬地向加尔西敞开。加尔西终于摆脱了孤身一个人靠着过期杂志冥思苦想「虚构情节」的苦日子,现在只用从军情五处的情报资源中抓取一些无关紧要的提供给德国方面,就能够获得高额奖励。
从 1943 年 4 月到 12 月的大半年时间里,德国给予了加尔西上百万的奖金和活动经费,专门为他建立了英德之间直达的无线电台,并且因为他「高效率的情报收集工作」彻底取消了再向英国增派其他间谍的打算。
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 1944 年,德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开始显露出颓势,英美盟军开始策划反攻欧洲大陆的诺曼底登陆行动。此时的德国情报机构也发现了英美盟军不寻常的军事调动,于是急忙命令他们的「王牌间谍」加尔西迅速搞清盟军的军事意图。
这条命令很快由加尔西汇报给了军情五处,此时军情五处正在为如何掩盖盟军的主攻方向而发愁,此时突然发现德军居然把探查主攻方向的任务交给了加尔西,不由得大喜过望,急忙成立了以米尔斯为首的特别情报小组,专门配合加尔西去「忽悠」德军。
加尔西也明白,最后的决战时刻快要到了,一反平时懒懒散散唯利是图的模样,他马力全开地对德国方面展开了「忽悠」行动。
从 1944 年 1 月到 6 月,加尔西疯狂向慕尼黑发送了超过 500 条情报信息,平均一天 3 条。德国方面被加尔西的劳模精神感动得一塌糊涂,屡屡来电嘉奖加尔西是「德意志精神的代表」,承诺一旦他任务完成,军事情报局一定会把他的事迹上报希特勒,请求领袖亲自嘉奖。
当时,德国方面判断盟军登陆的地点要么是加来,要么是诺曼底。加尔西经过跟军情五处探讨后,给德国发送的情报中有关盟军在诺曼底方向的情报多而庞杂,但几乎没有准确的部队番号和武器装备部署情况。在加来方向的情报却少而精,且每次都明确说明了盟军的部队番号跟武器装备,尤其数次提到「加来方向发现美军,番号为第一集团军群」,甚至给德国方面送去了一张号称是偷拍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加来视察」的照片。
当时为了迷惑德军,盟军方面真的在加来对岸的多佛尔海岸设立了一个大本营,并在这个大本营周围布置了无线电台、作战物资、数百辆假坦克和延绵数公里的空帐篷。而在盟军的无线电联络序列中,这个大本营内的部队番号正是「美国第一集团军群」,司令恰恰是巴顿中将。
这样,加尔西所汇报的情况跟德军监听到的情报恰好能两相印证,德军冥思苦想后,觉得自己似乎看透了盟军的伎俩,他们的理解回路是这样的:
诺曼底方向虽然感觉盟军在频频调动,搜集到的情报也非常庞杂,但就连我们的王牌间谍都探查不到究竟哪些部队在诺曼底,而且那个方向的无线电联系也非常少,就说明诺曼底方向上可能根本就没有部队,所以间谍才探查不到部队番号,而无线电联系稀少也印证了这种可能。所以盟军是为了迷惑我们,才主动暴露了如此多的庞杂却无用的情报,他们只是在释放烟雾弹!
反观加来,我们的王牌间谍跟无线电监听互相印证了美国的第一集团军群就在那里,我们的王牌间谍加尔西甚至拍到了巴顿就在加来对岸的照片,铁证如山!盟军的主攻方向就是加来!
就这样,在加尔西跟英国情报系统的联手「忽悠」下,纳粹德国被彻底忽悠瘸了,将大量部队部署在了加来方向。
而直到 6 月 5 日,盟军准备实施诺曼底登陆前的 6 个小时,加尔西才向德国方面发送了一份紧急情报,声称根据自己刚刚截获的秘密情报,盟军的主攻方向是诺曼底!
本来这只是盟军进攻前给德军灌的最后一口迷魂药,想要让德军在开战后思想更加混乱,但没想到,德国那边负责联系加尔西的军官认为加尔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直到诺曼底登陆后的第二天才开机收到了加尔西的紧急电报。
最终,在诺曼底登陆当天,部署在加来地区的德军 19 个师始终在原地一步没敢动,坐看诺曼底守军全军覆没。
本来,这次「忽悠」任务到此就算大功告成了,但是加尔西眼看着纳粹的丧钟在自己的推波助澜下敲响,觉得自己虽然大仇得报,但一方面经此一役自己名声有点太大了,而且双面间谍的身份彻底暴露,害怕会遭到纳粹余党的报复;另一方面,他也怕盟军彻底胜利后「兔死狗烹」,追究自己为德军效力的那段经历,便起了「全身而退」的心思。
于是,趁着米尔斯等人欢庆胜利的时候,加尔西偷偷出门,找到了那个专门派来英国支援他的德国无线电台小组,接通了跟德国军事情报局的联络,然后……破口大骂!
面对着沮丧的德国人,加尔西手拿话筒,将演技直接飙到了一百二十迈,忽而暴跳如雷,把军事情报局从局长到低级情报官的母亲问候个遍,斥责他们尸位素餐,浪费了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获得的准确情报,导致了伟大的第三帝国的失败!忽而又声泪俱下,表示任何道歉跟借口都无法弥补他此时心中巨大的痛苦,他为之奋斗了数年的帝国正在瓦解,他的心血正在付诸东流!
这一通看上去完全是因为情绪崩溃而不顾任何保密准则的长时间通话,让德国方面完全感受到了他们最优秀、最忠诚的间谍人员内心的痛苦跟沮丧。为了安抚加尔西,军事情报局领导向加尔西保证,此后他们的无线电台将 24 小时为加尔西开机,而他们也将立刻兑现承诺,将加尔西的功绩直接汇报给元首!
于是,1944 年 7 月 29 日,完全被加尔西忽悠瘸了的纳粹德国抢在英国前先授予了加尔西纳粹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本人亲自写了评语,称加尔西为「特别罕见能够配得上这个荣誉的人」。
而十七天之后,英国乔治六世国王也亲自向加尔西颁发了大英帝国勋章,以奖励加尔西在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的卓越表现。
加尔西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获得过同盟国和轴心国最高荣誉勋章的人。
加尔西获得同盟国和轴心国最高荣誉勋章
最开始的时候,米尔斯等人都把加尔西在任务完成后的「主动加戏」理解为狂喜下的冲动,或想要趁机敲竹杠要钱要荣誉。
但在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后,加尔西主动约见了米尔斯。两人坐在了军情五处前的石凳上,加尔西提出了想要「退出江湖」的想法,并表示自己已经彻底规划好了退路。
大吃一惊的米尔斯急忙挽留,加尔西却指着军情五处的门口,回忆起当年他被拖着扔出军情五处的场景:
「那时候我记得你说过,只要你还活着待在军情五处一天,就决不允许我踏进这里的大门。那时候我一心想着要报仇,不仅是要向纳粹德国报仇,也要向你报仇。我想看着纳粹德国覆灭,也想看看我踏进军情五处大门时你脸上的表情。现在这两件事我做到了一件半,纳粹德国已经快要灭亡了,我也踏进了军情五处的大门……但跟原来的设想不同的是,你变成了我最好的朋友。而我双面间谍的经历对你我都太过危险,我想要你永远活着待在军情五处,那么就只有我去死了……」
于是,1944 年 10 月,加尔西的「死讯」传来。
在米尔斯的安排下,伦敦《泰晤士报》公开报道了「德国间谍加尔西」落网的消息,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位王牌间谍因为长时间使用无线电设备跟德国通话,被英国无线电监听人员截获电台位置,在第二次试图同德国联系时被逮捕,并在结尾特意指出,加尔西因为拼命反抗,在抓捕过程中已经被英国特工击毙……
显然,那个倒霉的无线电台小组就是加尔西留给米尔斯的最后一件小礼物。
几天后,从报纸上得知「噩耗」的德国方面痛心疾首,大呼「天灭德意志」,还赶紧又给加尔西的账户打去了 34 万美元抚恤金,同时鼓励加尔西的下属们要继承遗志,继续将「加尔西情报网」维持下去。打到账户里的钱立刻就被取走了,但可惜的是,那二十七名下属似乎在加尔西死后立刻做鸟兽散,从此再没有任何人对德国方面的问询做出回应。
如同人间蒸发一样,加尔西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据说只有米尔斯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但米尔斯直到去世都没有吐露半句,加尔西的行踪也就成了「二战」后期最大的谜团之一。
1959 年,从安哥拉一度传出了加尔西的死讯,美国好莱坞还因此专门拍了一部名为《间谍嘉宝》的纪录片,以纪念这位史上最成功的「双面间谍」。但没想到纪录片播放后没多久,加尔西又公开在古巴露面了……
就这样,加尔西数度传出死讯,又在此后数度重新露面,似乎一直在世界各地游荡。
直到 2015 年,英国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 71 周年前夕,加尔西的儿子才将他的日记公之于众,人们才知道加尔西早在十几年前就已于委内瑞拉去世。
而那本日记,也让人们第一次完整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在日记最后一页,写的正是加尔西第一次被米尔斯面试时说的那句话:
「你知道,如果不是这该死的战争,我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