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的破圈战略,需要再审视

勿大惊小怪,顺丰只是在“破圈”

 

昨日刚以快递业为例,来看破圈战略之“产业链势力范围”论。

马上看到二则新闻,一是顺丰一季度巨亏;二是唐山货车司机自杀。

置于产业格局下看,顺丰的战略实质上是破圈战略。这是顺丰的产业位置决定的。

早在十年前,我们在操作美的厨房电器战略项目时,就已经看得很明白,产业内看上去是领导者的高端品牌,只能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先者,而无法成为行业领导品牌。高端品牌定义不了产业规则,但现实是,很多二三线品牌在模仿高端领先品牌做法,即所谓最佳实践,错的离谱。

快递业的顺丰,类比的就是彼时厨电行业的方(方太)老(老板)帅(帅康)。

产业龙头顺丰巨亏,货车司机无奈自杀,只是在快递物流行业发展下2B、2C的两个极端罢了。

区别在于,B端的顺丰,也已无法坐视极兔、四通一达掀起的电商件、特惠件价格战,成立“丰网”,下场厮杀;C端的货车司机,更无议价权,其利益被不断蚕食,走向了极端。

顺丰执行的破圈战略,需要再审视:

一、顺丰的破圈,全方位构建生态,需再审视。稳固时效件的利基盘;出击电商件低端市场;顺丰快运股份进击快运市场;顺丰同城进击同城件新业务市场;加速顺丰国际化,收购嘉里物流51.8股份;顺丰冷运提速;顺丰供应链在仓储、供应链管理和金融等领域驱动闭环。

或者时不我待、野心太大,或者顶层设计尚需思考。无论何种,硬着陆的战略,不是上佳选择。

二、进入低端价格战的存量市场,需更深审视。顺丰的基因在于服务,差异化源自直营,虽然成立“丰网”品牌切割,但与加盟式快递企业的成本结构截然不同,据报道,顺丰特惠专配价格最低可至3元,你知道极兔价格压到多低吗?1元以下。成本劣势明显,其目的仅是搅局?意义多大?烧钱多少达到目的?

“不破高端圈,难成产业真正的王者?”,多少前车之鉴,毋需赘论。

三、杀向领导品牌之路,更应该引领行业规则,净化行业作风。顺丰破圈,从快递为主的快递服务公司破圈成为供应链服务公司,从传统物流走向数智化物流,均是破圈战略主攻方向。也和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顺丰致力于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的定位不谋而合。其他,均需再审视。

对于顺丰而言,阶段性亏损并非大不了的事。更需要的,是系统审视战略及设计及落地举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