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持派系平衡蔡英文或将谨慎操作
台铁太鲁阁事件发生已经五日,按照行政伦理及以往惯例,「行政院长」苏贞昌和「交通部长」林佳龙应该引咎辞职。林佳龙确实有在到现场指挥抢救的同时,以电话口头提出辞职,但苏贞昌却以他必须指挥抢救为由未有批准;而苏贞昌本人则老神在在,对民众要求其辞职的呼声充耳不闻。国民党按奈不住了,昨日在清明长假结束的首日上班,就在「立法院」提出决议案,要求苏贞昌、林佳龙及台铁代理局长祁文中下台,蔡英文向全民道歉,并成立调阅小组厘清事故真相,但在表决时,遭到民进党扙着议席优势予以否决。
这样的结果,「用膝盖想」也可以想得到。这是因为,其一、决议案只是口头呼吁,不具法律效力;其二、具有法律实效的途径当然有,即是按照「宪法」规定在「立法院」发动和通过「倒阁案」。实际上,国民党「立委」陈玉珍透露,若苏贞昌不主动下台,国民党团将会考虑提出「倒阁案」。
但是,要通过「倒阁案」,谈何容易。因为按照「宪法增修条文」第三条第二项第三款规定:「『立法院』得经全体『立法委员』三分之一以上连署,对『行政院院长』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时后,应于四十八小时内以记名投票表决之。如经全体『立法委员』二分之一以上赞成,『行政院院长』应于十日内提出辞职,并得同时呈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获通过,一年内不得对同一『行政院院长』再提不信任案。」「宪法增修条文」第二条第五项又规定:「『总统』于『立法院』通过对『行政院院长』之不信任案后十日内,经谘询『立法院院长』后,得宣告解散『立法院』。但『总统』于戒严或紧急命令生效期间,不得解散『立法院』。『立法院』解散后,应于六十日内举行『立法委员』选举,并于选举结果确认后十日内自行集会,其任期重新起算。」一方面民进党党团必将会充分利用人数优势,全力狙击,难以通过,后续就是在一年内不得再次发动对苏贞昌的「倒阁案」(倘其在此期间继续在任的话);另一方面,即使「倒阁案」获得通过,就将引发「宪政危机」,不但是整个「行政院」「一锅端」集体总辞,并非只是苏贞昌、林佳龙离职,对其他阁员不公平,而且蔡英文将会宣布解散「立法院」,并重新选举「立委」。而单是一宗台铁太鲁阁事件,尚未需要严重到如此。
此显示,国民党提出决议案此举,只是赚个版面流量,没有实质意义。但倒也是代表部份民众发泄了对民进党当局不满的情绪。
苏贞昌是否需要辞职?这要看蔡英文的态度。本来,据传民进党内部是设定了一个时间点,在今年八月间,「反莱猪公投」通过,苏贞昌就必须辞职负责,让郑文灿接任。但讵料郑文灿此刻同样也遭遇「公投」,那就是「藻礁公投」已经完成通过第二阶段连署,目前正由「中选会」核查连署书。如果核查通过,正好也赶得上八月二十八日付诸「公投」。虽然郑文灿并非是中油三接损坏大潭藻礁的第一责任人,但毕竟大潭藻礁位于桃园市境内,必须为蔡政府灭火挡子弹。
还有一个微妙因素,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黄子哲揭露指出,在陈水扁当政,苏贞昌任「行政院长」,蔡英文任副院长时,苏贞昌曾指派蔡英文兼任台铁改革小组的召集人。亦即蔡英文并不是不了解台铁的问题,但执政近五年,既没把台铁的改革放心上,也没要求「行政院」要好好督导「交通部」,大刀阔斧解决台铁的人事、工程、或运安等问题,难怪事故一再发生。这个关系,反而成了苏贞昌的「护身符」。
至于林佳龙,他确实有同时以电话向蔡英文、苏贞昌提出辞职。但昨日林浊水却在其脸书职责说,「重大交通事故,部长辞职是惯例」。但林佳龙却是同时向「总统」及「行政院长」请辞,依体制,部长请辞对象是「行政院长」,因而是越级请辞。林浊水更进一步指出,时任陆委会主委的蔡英文也曾做过越级请辞,而且更干脆的完全跳过「行政院长」直接向陈水扁请辞。林浊水批评,这意味的是「私人关系」先于体制的心态,不利于体制的正常运作。
林浊水的批评,不但揭露了林佳龙的「小心思」,而且也把蔡英文「拖下水」。
这是继蔡英文曾任台铁改革小组召集人之后,又一让蔡英文处于尴尬境地的状况,在处理台铁太鲁阁事件后续的人事及责任问题时,就必须小心翼翼,避免误踏地雷。
林佳龙的越级请辞,固然是要利用蔡英文必须维持民进党内派系平衡的心理,寻求庇护;而林浊水的批评,则表面上是就事论事,但却更是挟带了派系私利。实际上,林浊水是民进党「新潮流系」的元老之一,今日「新潮流系」的不少骨干,都是由他悉心培养。尽管他近年已经不参与「流」的事务,但仍关心「流」的发展。因此,他在一片要求林佳龙引咎辞职的呼声中,别具一格地批评林佳龙越级请辞的做法,就是要为「新潮流系」的派系斗争增添弹药。
「新潮流系」在民进党内最大的对立派系,就是由林佳龙任会长的「正国会」(游锡坤是精神领袖)。「新潮流系」正可籍着台铁太鲁阁事件,「趁佢病,攞佢命」地追打林佳龙。一方面是狠挫「正国会」的锐气,使自己在民进党内进一步坐大;另一方面为现任「立法院」副院长的「流员」蔡其昌,参选台中市长扫除障碍。实际上,政坛上一直有传说,林佳龙将会卷土重来,参选台中市长,从卢秀燕手中抢回台中市政府。
实际上,发生台铁事件后,林佳龙在民进党台中市长党内初选中,将可能不敌蔡其昌。蔡英文为维持派系平衡,可能将其安排在「总统府」或「国安会」任职。因为林佳龙此前确实在「国安」尤其是两岸关系事务领域进行过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但毕竟也只是停留在学术研究上,而非用在实务操作上。
本来,「新潮流系」应趁此机会炮轰林佳龙,但却出奇地平静。可能一方面目前并非追究责任的时候,应集中精力处理善后事务,林佳龙也确实是一直在现场指挥,在这方面更没有失职;另一方面倘是由「新潮流系」出面迫使林佳龙辞职,会被党内其他派系甚至社会上,解读为派系斗争高于行政伦理,正当性被削弱。
站在蔡英文的角度,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职务,是民进党主席,因而必须顾及党内派系平衡。蔡英文虽然是倾向于「新潮流系」的,并一直在依赖「新潮流系」,但与此同时,却又担心及防范「新潮流系」坐大,变成「巨无霸」,反过来挟持自己,因而又利用「正国会」和「涌言会」对「新潮流系」进行制衡。本来,「涌言会」已经因为王定宇的绯闻而元气大伤,再来一个林佳龙受损,对「新潮流系」的制衡将会减弱。因而蔡英文对林佳龙的辞职问题,必须综合考量,并思考在其辞职后,安排一个拥有一定「含金量」的职务,足以制衡「新潮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