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光无限的“康弘药业”一度跌停,或去或留?
2021年3月28日晚间,康弘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剂量范围试验,评估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试验项目中试验二(KHB-1802),在法国暂停。
公告显示,此前,公司已经做了大量沟通工作,补充了相关数据和大量的专业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法国药品注册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3月29日,开盘仅仅几分钟,康弘药业的股价被死死按在跌停板上。
01
康弘药业一度是被寄予厚望的一家制药公司。
当有人问起“谁能成为下一个恒瑞”,曾经有很多人将期许的目光投向康弘药业。
当2015年康弘药业刚刚上市的时候,乍一看去确实有点早期恒瑞的影子:既有稳定的化学药、中成药收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又有重磅创新药在手,如果沿着恒瑞的轨迹发展下去,前途不可限量。
康弘要有我手里的创新药康柏西普,是货真价实的“重磅”。
康柏西普,是一种眼用注射液,主要治疗的疾病,叫“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老人病,年龄超过了50岁,大概100个人里面就有2个会中招。
一旦得了这种病,轻则视力严重下降,重则失去光明,跟漆黑为伴。
传统药方是没什么好办法的。
直到进入生物医疗时代,人们才找到了解决这种疾病的“光明之药”。
尝头啖汤的,是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和瑞士诺华制药联合开发的“雷珠单抗”,这款药2012年进入了中国。
第二个,就是“康柏西普”,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抗新药,2014年上市,比前者仅仅晚了两年。
在那个同行还靠着化学仿制药躺赚的时代,康弘药业的原创生物创新药已经上市了,绝对是引领行业的存在。
这款药的优秀,不仅是中国市场的自封,更有来自大洋彼岸的认可。
2016年10月,东方的“康柏西普”,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直接进入WAMD III期临床试验,将进入百亿美元的美国市场。
跳过I期和II期临床,直接进入美国III期临床试验,这是中国生物创新药历史上的第一次。
康柏西普自2014年上市至2020年上半年,6年半的时间共为公司贡献营收38.95亿元,贡献毛利共计35.8亿元。2014-2019年,康柏西普产品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73%。
02
说到康弘,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现任董事长柯尊洪,康柏西普发明人俞德超博士。
柯尊洪先生1992年初还在在华西附一院担任药剂科副主任,1994年创办了康弘药业。1998年以后开始规划公司业务领域,准备集中精力着手肿瘤,眼科,CNS方面。康柏西普上市以前康弘生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成功上市验证了柯尊洪当初坚持:决定走专利药品道路。
俞德超,美国加州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后,也是康柏西普的主要发明人。
2006年,42岁的俞德超决定放弃美国事业,告别妻女,孤身一人回到国内,当时选择的是加盟成都康弘药业并组建生物团队;此后,俞德超博士在康弘药业主导了5个一类生物药的研发。
然而,2010年8月俞德超就从康弘药业辞去副总裁职位,此时康柏西普前期研发已经完成,正处于临床试验的关键时刻。
康弘药业在《招股说明书》中做了解释:俞德超博士与公司在未来发展战略、新项目的选择和引进及部分技术上存在不同看法,因个人原因离职。
2011年10月,成立两月的信达生物完成A轮融资,创始人为俞德超博士,主要投资人为美国富达投资集团。双方牵手走到一起,媒人却是成都的康弘药业。
此后信达生物在大分子药物领域一发不可收拾,在中国创新药企第一阵营中牢牢占据一席。
03
反观康弘药业,上市近6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依靠康柏西普高速的增长和传统业务的稳健现金流,应该说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只是创新之路似乎戛然而止,从此再无重磅新药推出;看似不菲的研发投入,主要也是用于康柏西普拓展适应症的各种临床试验。
可以说,康弘药业在俞德超离职之后,一直在吃康柏西普的老本,公司上市之处雄心勃勃的"围绕VEGF靶点构建的单抗药物研发平台"的规划,基本就是梦幻泡影。
康柏西普上市7年,也逐渐显露出了疲态。
2020年前三季度康柏西普实现收入7.65亿元,同比下滑13.16%,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底医保续谈时,产品价格也从之前的5550元/支下降25%到4160元/支。
同时,康柏西普的直接竞品阿柏西普的下一代产品Brolucizumab,已于2019年10月在美国上市。Brolucizumab早在第16周和第1年就显示出中央视网膜厚度大幅减少的效果,且视网膜积液显著减少,给药频率更低,只需3个月一次。
而康弘药业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下一代产品。
即使此次康柏西普在国外临床一切顺利,考虑到国外下一代竞品已经上市,其实也很难对于康柏西普在国外的表现有太大的期待。
此外,公司的化学药收入增长越来越缓慢,中成药收入逐年下滑,整个公司收入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04
在生物医药行业,人才实力几乎就代表了企业的全部实力。
如果俞德超博士没有从康弘离职,就不会有今天的信达生物,而今天的康弘药业又将是怎样一副让人激动的宏大景象?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