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里掺止血药,对得起国家每年给你烧钱吗?
1争议回顾
最近几天,云南白药牙膏添加氨甲环酸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先是微头条用户“科普医生博雅”发文称,去超市买牙膏,偶然发现云南白药等中草药牙膏的成分表中含有“氨甲环酸”,该药是血液科的常用止血药,也是处方药。
作者疑问“这种牙膏的止血作用成分,到底是中草药还是止血处方药?”
话题引发网民议论,“难道云南白药牙膏是中药负责宣传,西药负责效果?”
10月22日凌晨,不知道何种原因,“科普医生博雅”删除上述文章,并发布《关于某中草药牙膏添加处方药“氨甲环酸”补充说明》,表示“一时激愤有些话可能偏激了一些,措辞不够严谨,希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博雅说:
“后来有专业人士(化妆品配方师)告诉我说,氨甲环酸是可以添加在化妆品里的,牙膏里也可以加,但具体应该加多少剂量不确定,经口腔吸收后对人体有多大影响也不确定,是我这个临床医生孤陋寡闻了,特此向被吓到的朋友致歉。”
“关于这种牙膏的止血作用的成分,到底是中草药还是止血处方药,我还无从得知,静待官方回复。”
晚间,云南白药集团回应媒体询问时称:
“我们没有欺骗消费者的意思,如果欺骗消费者,它上面肯定不会标这个成分。它里面主要是含有云南白药的药物活性成分,来帮助减轻牙龈问题。”
10月23日上午,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官方说明,称云南白药牙膏所用成分均符合国家规定和国际的相关通用规定,无违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且称,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种常用成分,目前国内外多种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
不过这份官方说明中,并没有提到氨甲环酸的剂量、具体作用等内容。
下午,云南白药在官网发出《关于媒体就云南白药牙膏含有氨甲环酸成分报道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称:个别人员对云南白药牙膏存在过度解读、歪曲事实、甚至恶意引导的情况,已对公司造成损害。对于没有科学依据,违法造谣中伤云南白药牙膏的信息制造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10月24日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在其官网发为云南白药站台,称氨甲环酸不是牙膏原料禁限用物质,1962年日本即开始生产含氨甲环酸的牙膏。为确保使用原料安全,协会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综合考虑暴露量、作用部位、摄入途径等方面,对产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安全评估方允许产品上市。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暂告一段落的时候,10月25日上午,湖南长沙一消费者将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集团)告上了法院。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该起诉。
起诉的消费者名叫刘高,是长沙一名职业律师。由于牙龈偶尔有出血现象,他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多年,是该品牌牙膏的忠实粉丝。而选择云南白药,就是因为云南白药牙膏在广告中宣传的“富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护龈洁齿、强健口腔……”
10月23日,刘高看到云南白药集团关于氨甲环酸成分报道的信息披露公告。他认为,云南白药集团通过大量宣传牙膏中富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将公众对云南白药止血功效优良的品牌认知嫁接到云南白药牙膏上,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消费者,长期以来均误以为是牙膏内的中药成分云南白药起到了减轻牙龈出血的作用,从而一直购买消费,未曾想所谓的“云南白药活性成分”难觅踪影,反而是其中添加的西药成分氨甲环酸在起作用。
刘高认为,云南白药集团的虚假宣传及违法添加处方药的行为,侵害了自己及全国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等消费者合法权益。据此,刘高将云南白药集团和销售牙膏的大药房告上法院。
2算账
2018年的半年报显示,云南白药主要有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医药商业四大业务。截至今年5月,云南白药牙膏市场份额为18.1%,在国内品牌中排名第二,同比增幅11%。
云南白药与同行相比,销售费用相当惊人,市场亚军地位要靠超额营销维持。
2014年销售费用24.3亿,2015年增长到27.1亿,2016年为28.4亿,2017年大增至36.84亿,增长率为29.68%,超出了营业收入的增幅。
与之对比,云南白药的研发投入几乎可以忽略。2017年研发投入8403万元,占营收比例为0.35%。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252万,占营收0.4%。
与其同时,按照相关规定,上市企业的审计报告要公布各种资金的分项进出情况。我们统计了10年来的云南白药集团的审计报告,获得了一组云南白药每年拿到的政府资金数据。
本文主要讨论云南白药牙膏的中医药和止血问题,所以我们排除那些“普通”企业也会获得的政府资助,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一般的工商奖励资金。剩下的资金,分别属于科研补助和传统医药项目补助。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7年,云南白药集团平均每年从政府拿到4742万的补助,高的年份甚至有七八千万。详细列表如下:
云南白药10年来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近年来稳定在七八千万的水平
近年来的补贴项目,和传统医药相关的项目越来越多
政府补贴中用于科研项目和传统医药的金额
用于科研项目和传统医药项目占政府补助的比例
3反思
云南白药已经不是第一次因配方惹上纠纷了。2009年和2013年,云南白药曾先后两次因配方问题被律师起诉,原因是“没有在说明书中标明药物成分,侵犯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知情权,未尽到警示义务”。2014年,河南湛河工商局以云南白药生产销售的云南白药牙膏利用产品包装对商品性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为由作出处罚。云南白药则将工商局告上法庭,最终法院撤销了工商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而我们在超市中可以看到,云南白药牙膏要远高于同类产品。像前述律师购买的云南白药薄荷清爽型牙膏一支价格为26.8元。
按常理说,作为(工商局定性的)化妆品,掺入一些副作用比较明确的药物添加剂,只要不遮掩成分,不误导消费者,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至于价格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愿打愿挨,别人也管不着。然而,在宣传上,云南白药牙膏从来是以自己的治疗效果做主要卖点,从而在较高的价格上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这显然不是化妆品的营销方式。只要云南白药牙膏不放弃自己作为“传统药品”的额外利润,恐怕年年都会有类似的法律纠纷。
更值得讨论的是,作为一种国家特许配方保密的传统医药,原料却包括非常明确的西药止血成分,稍有逻辑,就知道这意味着很难鉴定“秘方”的止血效果。到底“云南白药活性成分”的止血效果有多好,完全是无从测定的数据。
然而这不耽误云南白药牙膏用治疗牙龈出血的名头赚钱。
最后,前面的数据显示,云南白药集团每年的研发费用低的可怜,还不到广告费用零头的零头。而且就这么一点费用,大多数还是由国家补贴支付。那么,既然国家出了钱,还指明了让你研究传统医术,你拿出来的东西还是“秘方”掺西药,是不是应该给消费者,给纳税人一个明确的交待?
4中西药问题
每次云南白药遇到法律纠纷,替企业辩护的一方总是能成功地转移话题,把“秘方是不是骗人”的争论变成“你们是不是要毁掉中医”。然而,作为一种采集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秘药”,云南白药开发其实和中医、和传统都没什么大关系——设计配方时没有考虑阴阳五行属性,确定成分的时间也不是古代,而是上世纪的1914年。最多只能说这是依据经验主义的“民族医药”,借助民国战乱迅速扩大市场,最终在解放前夕成为一种“文化”。
当然,不是传统,不是中医,也可以有保护价值。但是,既然拿到了配方保密的特权,拿到了国家补贴的科研资金,云南白药集团就有义务说明自己的贡献,证明治疗效果的确明显超出普通药品。现在白药掺西药卖,被质疑的时候不是公开做实验,而是说自己是化妆品无需检测。这好比运动员参加比赛却拒绝兴奋剂检测,还说自己其实是演员,你们管不着我——就算你是国家一级演员,比赛规矩也不能按演艺圈的来吧!
本文自马前卒工作室微信公号
作者: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