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如何走出去

  

500

  安克雷奇会谈之后,拜登政府在反华道路上新招频出,完全不同与特朗普政府的粗暴无知和莽撞,拜登政府更灵活的运用了美国政府依然强大的软实力,以NGO为白手套,联合欧洲打出了一记组合拳。近期各家分析都很多,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直接打击新疆棉原料,争夺棉花定价权,同时迫使中国进口更多美棉。

二:进一步打击产业链,不光是不买新疆棉(事实上新疆棉也基本都在国内消化使用掉了),也要求产业链剔除新疆棉,提高成本,降低竞争力。

三:通过一二两条,打击我国纺织业出口,间接打击国家对新疆扶贫支持的资金来源。进一步织造社会和边疆矛盾。

四:通过制造动荡,进一步挑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祸水东引,西方做壁上观。

 

客观说,以上手段很毒,而且我们一时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简单的抵制就如同岛蛙一天吃18公斤菠萝一样,徒增笑料。而且会实打实的影响近千万劳动人口就业(19年纺织服装业从业人口2000万,占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口10%,其中纺织业占60%,纺织业中新疆棉占比又高达8成)。不能简单的让这些工厂另接订单,工人再找工作。外敌当前,我们不能再对自己人指指点点。

 

美帝霸权深耕多年,我们要超越也不是一朝一夕。与敌人的斗争要讲策略,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一:首先要打造自己产地品牌

这里说的品牌不仅仅是服装品牌,也是原料品牌。美国棉花有 “美棉协会”,有认证,使用美棉的服装品牌都可以挂一个“美棉协会”的挂牌,我们也要出我们自己的“疆棉”认证,把新疆棉花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如同 盱眙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一样。

二:推广我们品牌的影响力

有了棉花原料认证,我们还需要纺织工厂和品牌商背书,广大纺织企业要结束散乱小的无序化竞争,尽快形成几个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纺织工厂,如华孚,天虹等,统一为原料背书,把使用优质原料作为买点,作为拳头产品主推。下游服装品牌商要加大研发投入,真正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品牌,配合文化输出,与西方品牌争夺话语权。有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才能真正为原料背书。

三:我们是最大的新兴市场,西方企业的增长要靠我们,但西方市场整体规模也还很大,很多企业也难轻言放弃,我们也要适当体谅他们的难处,在反击的时候进行区别对待。毕竟我们的位置,把朋友处的多多的远比四面树敌要好。因此,我们不接受他们对于新疆棉花的抹黑,但应允许他们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不使用新疆棉,毕竟他们还不是全面禁止中国原料,山东棉和河北棉也是很好的。另一方面,我们要拉拢欧洲市场,我们无须欧洲在美国和我们选边站,要么放弃中国市场要么放弃美国市场。我们可以参照“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互认的模式,欧洲认同“新疆棉”品牌,我们也认同你欧洲“波尔多”“荷兰乳牛”等等一系列品牌,做到互利共赢。

四:既然美国会打伊斯兰牌,以后也会打非洲牌,东南亚牌。我们的品牌认证也要搞国际背书,“新疆棉花”品质毋庸置疑,同时生产合规,我们之前邀请过多国政要记者参观新疆,对新疆人权发展状况背书。我们还可以邀请阿盟、非盟、东盟,包括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再来新疆,见证新疆的发展,再由他们认可“新疆棉花”认证 ,在中阿,中非,RCEP等等经济组织内认可我们的品牌,真正实现走出去的战略。

 

西方发达国家领先多年,在多个议题如人权,环保,气候等等方面长期把持话语权。产业链内可下手的地方还有很多,真正要摆脱现状还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摒弃粗放式生产,产学研结合,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同时让更多的区域加入到我们的经济协作体系内。中国的崛起必然带动整个亚非拉的崛起,这样才能真正对抗整个西方体系。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站务

全部专栏